导读:公司在中国有色集团和中色股份的支持下新建的占地6万平方米的铸造分厂即将竣工投产,该厂采用先进的大型精炼炉,环保树脂砂,配套大型炉窑,实施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将为沈冶机械的发展提供后劲。同时,中色股份和沈冶机械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债项目隔膜泵研发基地的筹建已经拉开序幕,14台先进数控加工设备的陆续投入使用,也将为产品的升级和专业化生产插上翅膀。

       自2004年实现国产制铝设备出口"零"的突破起,具有70余年历史的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简称沈冶机械)坚持走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道路,在中国冶金装备业中创造了诸多第一,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隔膜泵供应商和第三大铝电解设备供应商。记者日前从公司获悉,2010年沈冶机械外贸订货额28750万元,占当年公司订货总额的25%,创历史新高。

    沈冶机械是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公司(简称中色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铝设备制造基地和隔膜泵研发生产基地。1984年,我国第一台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在这里诞生,随后,我国第一台焙烧机组、堆垛机组、第一台三工位转台式振动成型机也相继在这里问世。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司又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隔膜泵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市场的局面。

    据沈冶机械总经理刘万年介绍,近年来公司制铝设备、隔膜泵两大核心业务的市场竞争力持续上升,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保持第一,分别为79.1%和65%。到目前,公司已制造了700多台制铝设备在国内外90家客户运行,投入工业运行的隔膜泵共300多台,被50家客户使用。

    从上世纪末开始,沈冶机械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形成了自行出口、国内与国外代理出口、合作制造等全方位的对外贸易格局。目前,公司产品遍布有色、钢铁、冶金、矿山、石化及电力等领域,销往美国、德国、加拿大、印度、日本、俄罗斯、伊朗、冰岛、巴西、挪威、哈萨克斯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公司外贸出口额9774万元,占当年公司总销售收入的13%。

2010-2014年中国道路工程机械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沈冶机械党委书记祝庆国说,近年来公司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逐年增加,并建立起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成果,其中"新型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固、液两相介质输送隔膜泵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近五年来,公司申报专利120项,已授权专利87项;多功能机组三项产品标准升级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主导产品占领了行业技术的制高点。

    2010年1月,沈冶机械成功交付了为中色集团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制造的回转窑。该回转窑直径5.5米,长115米,是目前国内设计制造的亚洲最大的回转窑,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回转窑制造技术上的诸多第一。这种用于红土型镍矿干燥和还原的大型回转窑,之前只有美国、德国能够制造,在我国尚无设计制造的先例。

    沈冶机械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从小而散的手工作坊生产管理模式向大规模集约化的现代专业化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型。2002年,沈冶机械从工厂制改制为公司制;2007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批准将辽宁省国资委持有的沈冶机械公司51.9%的股权无偿划转中国有色集团;2007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中国有色集团兑现中色股份股改时特别承诺,将持有的沈冶机械51.9%的股份注入中色股份。至此,沈冶机械成为上市公司中色股份的控股子公司,进入了规范治理。

    "加入中国有色集团和中色股份,不仅增强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拓展了全球化的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中色股份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沈冶机械原董事长姜英先说。

    在沈阳铸锻工业园,记者看到公司在中国有色集团和中色股份的支持下新建的占地6万平方米的铸造分厂即将竣工投产,该厂采用先进的大型精炼炉,环保树脂砂,配套大型炉窑,实施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将为沈冶机械的发展提供后劲。同时,中色股份和沈冶机械共同出资建设的国债项目隔膜泵研发基地的筹建已经拉开序幕,14台先进数控加工设备的陆续投入使用,也将为产品的升级和专业化生产插上翅膀。沈冶机械已确定:力争3至5年,成为世界制铝设备供应商前两强。

沈冶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