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市机电产品2009年出口额5337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10.1%,同比下降43.8%;2010年上半年出口额4178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13.4%,同比增长71.7%。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市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机电装备制造实力的逐渐提高和新能源、数码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引进,我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出口额逐年增长。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下,机电、高新类产品出口受到很大冲击,也暴露出机电、高新出口产业科技实力不强、产业链欠完善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根据省厅的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对全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走访,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我市机电产品2009年出口额5337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10.1%,同比下降43.8%;2010年上半年出口额4178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13.4%,同比增长71.7%。

    2009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802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1.5%,同比增长150.7%;2010年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40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4.5%,同比增长490.2%。

2007-2008年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

    此次调研我们共走访了17家企业,发放了33份问卷调查表,收回28份出口情况调查表。通过统计分析走访调研情况(表格附后),总结得出我市机电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以下发展现状和特点:

    1、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较好,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密集。首先,我市拥有包括湘潭电机集团、江麓集团、江南机器集团等历史悠久的大型国有机电企业,具备机电制造的资金、技术、研发和劳动优势,从而带动以机电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机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裂变或衍生出企业群,如湘潭电机、湘潭钢铁集团、江南机器集团等利用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合资等方式建立了湘电风能、湘电重型装备、中冶京诚、江南汽车等大型高端机电制造企业。同时,国有机电企技术人才密集优势也为我市的民营机电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不少技术人员创业建立了如精正设备、牵引机车等相关机电配套企业。

    2、机电产品出口以金属制品和电子产品为主。我市有实力的机电企业以制造工程机械设备等为主,包括湘电风能的风力发电机组件、湘电重型装备的矿冶车斗、工矿自卸车、电机进出口的工矿用电机车、江麓进出口的塔式起重机、新天和工程设备的压桩机、海诺电梯的无障碍电梯等,在国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中新天和工程设备的静压压桩机占国内市场份额15%,居全国第二。但产品出口却不多。我市出口额较多的主要是金属系列制品,其出口企业和产品主要包括迅达科技的炉具、韶山环球铸造的铸铁井盖板、恒久脚轮的脚轮系列等。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的引进,我市电子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其出口企业和产品主要是全创科技的仪表元器件、电路板等。

    3、机电、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技术优势明显。根据调查统计,26家机电和高新企业中,有15家配备了研发人员,有12家设立了专项研发经费,品牌数量12个,累计获得专利39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大部分通过国际和国内各项认证。其中,碧绿环保产业的脱硫脱硝脱汞技术、湘电风能的风力发电机及组件、新天和工程设备的压桩机、铁路电机的轨道交通车油压减振阻尼器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海外客户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仅有少数企业如恒久脚轮、爱铭数码电子、韶山环球铸造等金属制品加工企业还在使用贴牌出口方式。但多数企业对申请海外商标热情不高,尚未有企业申请海外商标,这对今后出口产品维权留下隐患。

    4、出口市场以亚洲为主,销售渠道以自销为主,代理为辅。由于亚洲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环境等的相似性,我市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出口亚洲市场。在填写调查表的26家企业中,有20家的产品主要面向亚洲国家,仅有少数产品供应欧美市场。通过了解,多数企业通过参展或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式,主动寻求海外市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海外客户群。少数企业是通过国内贸易公司统一采购代理、国外客户主动上门等途径间接出口。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