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2010年5月1日起,卫生部发布的两部餐饮新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如餐饮经营着使用潲水油、地沟油以及擅自滥用添加剂,违规生产自制饮料、果汁,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等行为,最高可处罚10万元。
【艾凯资讯】随着部分“鲜榨饮料”黑幕的曝光,不少市民心存疑问:这些鲜榨果汁看起来冰凉可口,真的是100%的纯果汁吗?据调查发现,这些身价昂贵的鲜榨果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品质标准,消费者喝到的所谓“鲜榨”果汁中存在诸多“猫腻”。
2010-2015年中国纯果汁饮料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暗箱操作滥用添加剂
在某些餐馆,一壶鲜榨橙汁的售价可达28元,虽然餐厅服务人员一再明确表示:“绝对100%用水果压榨而成,里面保证没有其他添加剂。”但是如果商家不同意让消费者去看鲜榨果汁的制作过程,这种鲜榨果汁你就要当心了。
在一些快餐店,添加剂勾兑鲜榨饮料的现象较普遍。工作人员只是拿出少许水果,放入榨汁机内加水搅拌,接着取出一些不明粉末状物体倒进量杯,加水冲泡,一 杯“鲜榨”果汁就算新鲜出炉了。另据了解:不少餐厅为了提升口感和降低成本,在鲜榨果汁内加入适量的糖精、果味粉等添加剂,以增加果汁的香味。
“鲜榨饮料”危害大
据四川省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协会此前调查:个别餐厅、火锅店,打着“天然”.“健康”、“营养”旗号的自制鲜榨饮料一扎要卖到30元,甚至更高,但是为了 可观的利润和控制成本,一些餐饮场所用极少量的鲜榨原料或浓缩粉通过稀释和添加剂调配,制成所谓的“鲜榨饮料”,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这一现象在餐饮场 所较普遍,特别是一些中、低档餐厅、火锅店尤其突出,屡禁不止。
那么,“鲜榨饮料”的原料是如何来的呢?在一些食品批发处,制作果 汁、花生奶等饮料的各种食品添加剂随处可买到。但细看配料,则令人吃惊。例如:在一桶制作橙汁的添加剂外包装上,其配料为:砂糖、香精、酸味剂等,但就是 没有一个“橙”字。而制作花生奶的配料里也完全没有“花生”。据调查:一包(桶)重约5斤的添加剂售价十多元,但却可以制作出50斤~60斤各种“鲜榨饮 料”。
“这些靠餐饮店人员自己操作、完全没有任何技术指标、使用各种添加剂量自制的饮料,不但没有任何营养,而且给身体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四川省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协会投诉部主任吉礼如是说。
违规“鲜榨”饮料小心被罚10万元
对于这种滥用添加剂,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现象,7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征求意见稿》,首次对现榨饮料进行监督。《意见稿》规定,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不得声称鲜榨饮料;现榨饮料加工后到食用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同时,从2010年5月1日起,卫生部发布的两部餐饮新规《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如餐饮 经营着使用潲水油、地沟油以及擅自滥用添加剂,违规生产自制饮料、果汁,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等行为,最高可处罚10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转载,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