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柴油不够用 柴油轿车喝什么 我国该不该发展柴油轿车,目前在汽车行业内还存在着赞成与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然而,在供应轿车“口粮”的石化行业,观点已经非常明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元一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柴
柴油不够用 柴油轿车喝什么 我国该不该发展柴油轿车,目前在汽车行业内还存在着赞成与反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然而,在供应轿车“口粮”的石化行业,观点已经非常明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元一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柴油、汽油消费比相当高,为2.3∶1,已经很不平衡了。我们认为,柴油轿车只宜适度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柴油供应一直十分紧张,闹油荒的事几乎年年发生。今年年初,南方遭到罕见的冰雪袭击,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更加剧了这种供应紧张状况。从6月开始,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石油企业,一方面调减乙烯、汽油等产品产量,加大柴油产量,另一方面开始从国外紧急进口柴油。 据了解,原油中提炼出的汽油和柴油是有一定比例的,而社会汽柴油的使用也应该有一定比例。目前,全球的汽柴油使用比例平均是7∶3,我国为1∶2.3,已经出现了严重倒挂。与我国的情况不同,欧洲国家的轿车多,汽油用量大,柴油相对富裕,大力发展柴油轿车合情合理。而欧洲也正是这样做的,经过多年努力,欧洲,特别是德国在轿车柴油机、柴油机后处理技术方面,走到了世界前面。向世界推销、推广柴油轿车,是欧洲汽车发挥竞争优势,扩大市场最便捷的路。中国应该大力发展柴油轿车的积极倡导者也恰恰是欧洲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 杨元一说:“我国的农业生产、海运和内河航运、发电、铁路、高速公路运输等使用的柴油量很大,柴油、汽油消费比几乎是世界上最高的,大规模发展柴油轿车不现实。”而杨元一的部下、中国石化集团科技部副主任徐惠则进一步解释了杨元一“适度发展”一词的真实含意:作为一个汽车大国,柴油轿车搞一点就可以了。“比如占轿车保有量的10%,或者再多一点,但绝不赞成欧洲人提倡的50%多的比例。如果那样,我们的柴油供应承受不了。” 看来,我国是否发展柴油轿车,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品种问题,而成了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成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排放标准加严 柴油轿车难发展 多年从事汽车排放研究的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庄副教授说柴油发动机的工作有一个特点,颗粒物与氮氧化物的生成呈翘翘板模式,此高彼低。即氮氧化物生成少时,颗粒物生成多,颗粒物生成少时,氮氧化物生成多。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发动机处于氮氧化物生成多,颗粒物生成少的工作状态,通过加装发动机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装置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 目前,降低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剂是尿素。这套发动机后处理装置体积庞大,需要一套独立的电控、喷射泵等附配件。如果普及这一技术,还需要在加油站建立一套尿素供应系统,以便于司机加油时,同时加注尿素。这套装置不仅增加了车辆的制造成本,而且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如果司机为降低成本而不使用这套装置,那么车辆的排放将严重恶化,甚至比国Ⅰ水平的车还差。 第二种方法是使发动机处于氮氧化物生成少,颗粒物生成多的工作状态,通过加装颗粒捕集器,达到减少颗粒物生成的目的。这套装置通过二次燃烧的方法减少颗粒物,存在的问题同样是体积大,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怕硫。一旦硫中毒,颗粒捕集器就会失效。 庄副教授说,与汽油机相比,轿车柴油机的价格要高出两万多元。实施欧Ⅳ、欧Ⅴ排放标准后,汽油机只要提高已有的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性能及更好地匹配优化即可达到标准,成本增加不多。而柴油机必须安装更复杂的后处理装置,才能达到标准要求,这使柴油机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而且,安装一套体积庞大的后处理装置,对轿车而言,还存在着空间不足、重量增加的问题。 柴油机前景难料 今年4月23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科技部节能与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指出,汽油机技术可望实现重大突破,10年内可实现20%以上的节油水平。而柴油机技术进展不大,在达到欧Ⅴ排放标准以后,与汽油机相比优势已经不大。他认为,目前,世界内燃机技术出现了向混合发动机发展的趋势,就是汽柴油两种燃料以及电控、共轨、预燃、压燃、缸内直喷等技术混合应用到一台发动机上。 汽柴油车排放标准也正在走向一致。?崛琐粮嫠呒钦撸?目前,国际上讨论最多的是将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4项标准先行统一。而且是轻型车向汽油机标准统一,重型车向柴油机标准统一。目前,在同等排放标准下,柴油机的排放标准宽于汽油机标准,如果二者统一,对柴油轿车更为不利。 多年从事发动机排放研究的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分会主任王建昕告诉记者,三四年前,他就开始思考我国轿车该不该走柴油化道路问题。他的结论是: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加严,我国发展柴油轿车一定要谨慎。他的这一认识,得到国外专家的支持。“3年前,德国一位教授来访,我们探讨了这一问题。他赞成我的意见,说当排放标准发展到欧Ⅳ、欧Ⅴ阶段时,汽油机可能会回潮”。去年,著名的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FISITA)的会刊《汽车工程师》(Auto?鄄motive Engineer)上登出了一篇研究性文章,题为《返回汽油机》(Return to Gasoline),开始探讨由于柴油轿车成本高,而导致欧洲汽油轿车市场占有率逐渐回升的问题。将《机床数控系统现场总线硬件接口与通讯》、《机床数控系统可靠性测试与评价规范》等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据王建昕介绍,由于缸内直喷汽油机(GDI)以及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等新技术的出现,目前国际上正在讨论汽油机、柴油机技术走向融合的可能性。“‘统一式内燃机和宽馏份燃料’,可能是使汽柴油机技术走到一起的未来之路。”他说。 庄副教授还告诉记者一条信息:欧洲计划2010年讨论取消对柴油轿车的补贴问题。 多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学习欧洲技术,并且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也使许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和行为惯性,在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时,总喜欢跟在欧洲人后边跑。王建昕笑道:“当欧洲人站住准备调整方向时,我们还在朝着原来的方向奔跑。” 很明显,现在,欧洲汽车业已经开始研究柴油轿车是否还能发展的问题。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至少在这个时候,柴油轿车还不应该成为产业发展的方向。
汽油柴油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