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华社信息上海9月25日电(记者贾远琨)海工装备业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我国海洋装备业正在向深海进发,发展前景可期。

艾凯资讯

 新华社信息上海9月25日电(记者贾远琨)海工装备业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我国海洋装备业正在向深海进发,发展前景可期。

  在刚刚闭幕的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2004年至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而未来5至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工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海工配套方面的产值,海工装备就能成为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海工装备业与海上一般货物运输的三大主流船型市场有极大的差别,虽然它的发展具有无限潜力,但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也很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说:“海洋平台类产品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每一个产品都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及油气的实际情况进行单独的设计开发。另外,随着海洋平台由浅海向深海发展,其技术的难度和成熟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类产品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因此,我国众多船企都想进入这个领域是不现实的。”

 2008-2010年中国精密合金产业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目前,在海洋平台建造市场,亚洲地区的韩国、新加坡处于第一梯队,韩国的三星、大宇、现代3家企业2009年的海工装备业务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的20%,达107.8亿美元,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销售额也有95亿美元。我国的海工装备建造水平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迄今为止,我国的造船企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已做出不菲的业绩,为我国自主开发建造各种海洋工程装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海洋石油勘探起步较晚,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陈明义说,“特别是在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一些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和关键技术与设备还相对滞后,部分关键零部件工艺装备还依靠进口。由此造成海洋工程本土化装备装船率比较低,每年大约有70%以上的海洋工程配套设备需要进口。”专家认为,由于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船企发展海工产品要考虑岸线、水深和自身的实力等各种因素,可通过新建或并购的方式打造一批海洋工程总装基地。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船企和配套厂,则可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立一些龙头企业,对一些条件和技术力量还不够完备的中小型企业,可考虑先从事海工模块、单元、配套产品的生产。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转载,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