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食品添加剂又添食品安全事件,反式脂肪酸被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从苏丹红、毒大米、三聚氰胺、一滴香再到植物奶油,“以添为食”似乎已经成了我们无法逃过的宿命。

【艾凯资讯】
    食品添加剂又添食品安全事件,反式脂肪酸被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从苏丹红、毒大米、三聚氰胺、一滴香再到植物奶油,“以添为食”似乎已经成了我们无法逃过的宿命。
    反式脂肪酸藏身何处

    反式脂肪酸俗名植物奶油,大名“氢化油”,又叫“植物黄油”“植脂末”。 植物奶油的口感征服了消费者,植物奶油的工艺特点征服了加工者,所以它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1910年“植物奶油”问世后,人们用它抹面包,炸薯条、炸鸡块,做蛋糕、曲奇饼和饼干、面包;制作植脂末添加在冰淇淋和咖啡伴侣中,做奶油糖、奶茶、奶昔和热巧克力……

    植物奶油相比鲜奶奶油容易定型,不但增加食品的甜味,还能延长蛋糕的保质期;此外植物奶油还被称为起酥油,能使烘焙类的饼干更加松脆。由于市场中价格低廉,因此植物奶油被广泛使用于饼干、糕点、奶茶等食品中。

    患病不是必然过量才有危害

    反式脂肪酸普遍存在于多种天然食物中。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来自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和乳及乳制品,至今仍无证据证实该类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害;另一种是食品经加工后产生的反式脂肪酸,经国内外研究实验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害。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属后者。

    “不是吃了氢化植物油就一定患病,而是过量会增加患病的几率。”上述学界人士指出。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2003年版)中建议“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日均反式脂肪酸不超过总能量的1%”。这意味着,每人每天可入口的反式脂肪酸量应该控制在2克以内,而现在快餐店中提供的一份炸薯条中大约含5-6克反式脂肪酸,已经远远超过标准量。“经常吃快餐、糕点、油炸食品、零食等,很难不超过每日2克的反式脂肪酸限量。”邓波指出,反式脂肪酸食用过量会增加正常人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风险,易致人体发胖;儿童食用过量或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妇女食用过量则会加大罹患宫颈病变和乳腺癌的风险。

    反式脂肪酸有待行业标准

    丹麦禁止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丹麦率先规定:从2003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规章:自2006年1月 1日起,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含量。从2008年7月1日起,纽约市所有餐饮业完全封杀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标注含量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

    在我国反式脂肪酸才刚刚被消费者认识到,但是烘焙协会表示尽管我国尚未有相关国家标准出台,但氢化油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仅为百分之零点几,远低于丹麦等国家制定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含量的1%”这一标准。

2009-2012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分析及投资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烘焙行业莫惊慌

    随着氢化油富含反式脂肪酸、威胁人体健康的事实被发现,现在不少欧美国家已开始对氢化油封杀、叫停。

    “国际上对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不是简单禁止食用,而是依据本国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情况来设定反式脂肪酸的限量标准或标签标示要求”,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方面称,到目前为止,国外仅美国纽约这一个城市规定从明年开始在餐饮业限制使用氢化油。但是纽约也没有限制在饼干、面包等产品中不允许使用氢化油,不清楚所谓的“不少国家封杀氢化油”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目前国际上要求对反式脂肪酸进行标签标示的国家为数不多,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告诉消费者反式脂肪酸吃多了不好,而不是说标签上有反式脂肪酸就表示这种食品不能吃了。
(来源:一大把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章为转载,所载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艾凯数据研究中心对该资料或使用该资料所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若资料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

反式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