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7年1-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952万吨,钢坯597万吨,折合粗钢出口量5865万吨,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粗钢水平(去年为5480万吨)。预计2007全年我国粗钢出口量将在7400-7500万吨,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粗钢生产和出口国的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

2007年1-9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952万吨,钢坯597万吨,折合粗钢出口量5865万吨,已超过去年全年出口粗钢水平(去年为5480万吨)。预计2007全年我国粗钢出口量将在7400-7500万吨,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粗钢生产和出口国的地位。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钢材出口的竞争优势将难以持续,加之人民币持续升值,我国钢铁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一、国家控制钢铁产品出口的政策,推动了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价格不断提高 在WTO的成员国中,许多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即退税率与征税率保持一致,以此来保证本国和本地区外贸出口产品处于同一竞争水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实施生产型增值税的国家,增值税计税时既不扣除全部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目前国际上征收消费型增值税的国家的税率大体在8-20%之间,我国17%的生产型增值税税率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在23%左右。即使是出口退税率等于法定征税率,我国出口产品的实际退税额仍低于实际税负水平。 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2006-2007年我国先后六次调整了钢铁产品出口贸易政策,普通钢材出口由退税11%变成征税5-10%,钢坯出口关税由0升至15%。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不仅要征收17%的增值税,还要征收出口关税,从而使得国产钢材的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国产钢材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平等的地位,只能通过提高出口价格的方式以转嫁成本,从而推动我国钢材出口均价上涨。如2007年9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均价为761美元/吨,比去年同月上涨75美元/吨,涨幅为10.9%;比今年6月份上涨69美元/吨,涨幅为10.01%。然而,9月份CRU全球钢材指数平均为170.4点,比去年同月上涨了13点,涨幅为8.3%;比今年6月份下跌4.9点,跌幅为2.8%。 此外,国家早已取消了国产钢材“以产顶进”的相关优惠政策,而加工贸易区进口钢材则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 二、随着国家加强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贯彻落实,资源、能源产品价格的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使得我国钢铁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步削弱。 过去的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2005年7月份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随后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 2007年6月份《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四十八字方针。在完善政策方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其中,特别提出要理顺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实施电价改革、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等等。

我国钢铁工业低成本优势也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和牺牲环境基础上的。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目前国家对钢铁工业实施了更严格的差别电价、区域和流域限批、提高排污费、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提高了上游原燃材料价格,也提高了钢铁生产环节的费用支出。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资源、能源价格将逐步上涨,环境治理成本的上升,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成本优势将逐渐削弱。 三、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困扰和威胁我国钢铁工业的安全运行。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资源供应不足问题已初现端倪。以铁矿石为例,目前我国钢铁工业面临着国产铁矿石产量和进口量增速双双下降的不利局面,严重威胁我国钢铁工业的安全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1-9月份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为5.05亿吨,同期增加9418万吨(增量低于2006年1-9月份的同比增量1.11亿吨),同比增长22.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3.8个百分点。造成国产铁矿石原矿产量增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增幅明显下降,据统计,2007年1-7月份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51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比2006年下降25.3个百分点。 另据海关统计,2007年1-9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2840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691万吨(低于去年同期增加4818万吨),同比增长14.9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9.28个百分点。造成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印度限制铁矿石出口并征收关税,如1-7月份我国印度矿进口量为5173.99万吨,同比增长10.6%,其中6、7月份印度矿进口量连续两个月同比负增长。四、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附加值较低,随着未来国际钢铁业新建产能的建设完成,我国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大量出口的局面也难以持续。 当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属结构性过剩,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仍要依靠进口满足,而过剩的低端产品则不得不在国际市场寻求出路。以日本为例进行对比来看,2007年7月份日本出口钢材571.44万吨,金额583873.7万美元,钢材出口均价为1021.75美元/吨。比7月份我国钢材出口均价724.1美元/吨,高出297.65美元/吨。 受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的拉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量兴建钢铁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几年中,印度将新增7600万吨粗钢产能,越南将新增3300万吨粗钢产能,巴西将新增3500万吨粗钢产能。随着这些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我国低附加值产品继续大量出口的局面将难以持续。 五、加大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力度的同时,限制钢铁出口政策应着眼于我国钢铁工业长期稳定、协调、健康发展,鼓励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出口。 根据4月27日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的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国将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亿吨、炼钢能力5500万吨;其中2007年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000万吨、炼钢能力3500万吨。同时,作为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未来我国钢铁工业新增产能的增长必将受到抑制,未来我国钢铁产量增长速度也将逐步减缓。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将继续拉动国内钢铁需求量的增长。阶段性和结构性供求周期性失衡是困扰我国钢铁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立足于满足国内需求的钢铁工业发展战略,同样要求国内钢铁企业不断提高工艺装备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钢铁工业就不能放弃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始终保持我国钢铁产品的适量出口。同时,应按照WTO相关规则,让国产钢材与进口钢材享有同等的国民待遇,在宏观调控政策上,应更多地鼓励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钢铁产品的出口,鼓励我国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并购重组。否则,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且已具有较为明显竞争优势的钢铁行业,也将重蹈家电行业发展的复辙。
钢材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