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综述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到物资问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能源透支性的索取。石油、媒体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地球的储备量是有限的,而它们的形成却要历经数亿年的生物和地质

一、综述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到物资问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能源透支性的索取。石油、媒体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在地球的储备量是有限的,而它们的形成却要历经数亿年的生物和地质的作用。科学家们估计,按目前的开采和使用情况发展,地球上的石油量只能维持五六十年,而煤炭最多只能二三百年的用量了。自从人类的历史纪元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的团体、组织开始关注,并正付出各自的努力。能源危机不再是耸人听闻的预言,而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沉重而严峻的问题,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等主题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能源大家族中的一员,水资源可能是我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不但因为关于水资源的问题同样突出,而且因为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质条件。一般情况下,人可以一天不用电,不用煤,但不能一天不用水。据《人民日报》(2007-03-14第10版)驻墨西哥记者张蕾报道,墨西哥城正面临水危机的困扰;“15个大区两次拉响了缺水的警报。在情况最为严重的伊斯塔帕拉帕区,将近200万居民一周仅能得到一至两个小时的自来水供应”。另一方面,饮用水的水质和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人长期引用受污染的劣质水,身体很容易生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与饮用水水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水工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二、中国水利现状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入新世纪,如何解决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并且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据统计,我国约有80%以上的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水平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污染十分严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工业污水的排放却缺乏有效的管理,个别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流域水质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水治理严重失衡。考虑到我国水资源本就缺乏,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保证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解决百姓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另外,据慧聪网水工业频道统计,仅在2004年一年中,我国共颁布了148项关于水工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水工业以及提高饮用水水质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第十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5年中,全国水利建设的投资达到3562亿元,相当于1950年到1997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的总和。2007年3月9日,《中国水利报》报道,从1998年到2006年底,中央已安排投资244亿元。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集中力量用两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6年“又有2897万农村人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2007年,要“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国务院决定,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解决全国农村3亿多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幅度增加投资,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以及血吸虫病区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尤其是人口较少地区及项目区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和供水严重不足问题。2006年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1亿人饮水安全的目标提高到1.6亿人。 据新华网南宁1月18日电(记者张周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矫勇18日在南宁指出,水利部将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研究,明确今后用于水库除险和饮水安全两项工程的省级配套资金,不能少于全部配套资金的50%。在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2007年,中国将继续重点安排第二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同时启动第三批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三、流域水质最新动态概览 科学研究标明,提高饮用水水质的关键是水源。诚然,利用现代的水处理技术,我们可以把污染物超标的劣质水转换成适合人类饮用的纯净水,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各种瓶装水。但纯净不等于健康。在各类含毒和污染等有害成份被去除的同时,水中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随之消失殆尽。这种所谓的现代水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有些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有些是潜在的。 地球上的水源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海洋中的水、高寒地区冰川融化形成的水、地下水和地表水。其中,适合人类长期取用的主要是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中的水以及各类水库中储存的水。我国的地表水水源主要由7大水系构成,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其它重要水源包括太湖、滇池和巢湖,以及9座大型水库。这些重要水源地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是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大动脉。适时而准确得获得这些水源地水质相关数据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1月6日向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发布重要通知,要求从2003年1月起,在淮河、海河、辽河、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太湖、巢湖和滇池等流域开展水质月报工作。 按照《重点流域水质月报实施方案》和《重点流域水质月报发布方案》的要求,监测站采用调整后的监测断面(见环发[2003]3号)进行采样和分析,按期报送监测数据,保证水质月报工作顺利实施。地表水水质月报的范围包括上述7大水系的213条河流的418个国控断面和218个(座)重点湖库的264个断面。每月月报所关注的河流、湖库以及它们的断面数量有所不同。月报中,根据水质质数这一指标,不同水源被分为不同等级,用以评价水源水质的优劣。水质质数、等级及其含义见下表。Ⅰ、Ⅱ和Ⅲ级表示水质合格,水质低于Ⅲ级的水源不能用于饮用或需要深度处理后才能用于饮用。 水质质数 Z 水资源质量等级 含义
0<Z≤20 Ⅰ级 水质优良
21<Z≤40 Ⅱ级 水质良好
21<Z≤60 Ⅲ级 水质尚好
21<Z≤80 Ⅳ级 水质受到污染
81<Z≤100 Ⅴ级 水质严重污染
100<Z 劣Ⅴ级 水质极严重污染 2007年4月份,中国环境总站监测了7大水系的187个河流的371个断面,以及23个重点湖泊和水库,其结果分别如下图、表所示。总体上,7大水系的河流呈中度污染,与3月份及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水库水质优于湖泊。 2007年4月7大水系水质类别比较(源自2007年4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水系 断面数(个) Ⅰ-Ⅲ类(%) Ⅳ、Ⅴ类(%) 劣Ⅴ类(%) 本月水质状况
长江 31 97 3 0 优
黄河 21 62 38 0 轻度污染
珠江 15 73 27 0 轻度污染
松花江 5 80 20 0 良好
淮河 14 21 65 14 轻度污染
海河 2 0 50 50 重度污染
辽河 13 54 8 38 中度污染 数据齐全的21个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质数比较(源自2007年4月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四、结束语 放眼全球,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以及水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等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科研机构和其它组织的高度重视。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生活质量以及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水资源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刻不容缓。(阎海生)
水利水资源水质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