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钢铁行业作为地方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安排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2006年国家公布的11个产能过剩行业中,钢铁行业列于首位,已成为国家宏观控制的重点

钢铁行业作为地方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安排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2006年国家公布的11个产能过剩行业中,钢铁行业列于首位,已成为国家宏观控制的重点。一年多来,区域钢铁行业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金融在区域钢铁行业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从区域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看,一是钢铁产业分散,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钢铁产业生产能力较弱,集中度低,尤其是数量众多的钢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在靠规模走粗放式经营发展的路子,使得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重复建设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进展缓慢,同时由于缺乏引领和稳定市场的主导力量,加剧了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大。 二是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调查显示,现有区域规模以上的钢铁项目,大多用的是国内钢铁行业技术更新改造后的设备,炼钢连铸比、高炉利用系数、电炉钢冶炼电耗、高炉合格铁入炉焦比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生产能力高速增长的同时,煤、电、水、矿等资源消耗总量增大,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吨钢铁排放量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损害。 三是对金融机构的依赖程度加剧。区域实力强且经营效益好的企业,是金融机构信贷营销的首选。间接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导致银行贷款的到位情况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战略和速度的瓶颈,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一旦银行银根收缩,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链将紧绷或断裂。 四是钢铁行业的升级换代困难加大。国家明确要求,2007年前重点淘汰2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吨及以下转炉和电炉的落后能力,从区域钢铁企业看,虽然许多不在淘汰之列,但升级更新却存在困难,一方面,钢铁行业是国家重点宏观调控行业,为规避可能形成的风险,金融机构可能不同程度地压缩对钢铁行业的信贷投放,企业升级换代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将受到严格控制;另一方面,随着信贷权限的上收,基层金融机构信贷自主权受到约束,钢铁企业因升级所需要的土地扩建、环保核准将受到重点审查,因此,区域钢铁企业在产业调整、工艺升级等方面的困难将加大。 针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区域钢铁行业在今后发展中的落脚点,应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正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内涵。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压缩自有资金不足、严重污染环境、资源利用率低下、生产管理水平落后钢铁企业的信贷支持,又要深入研究地方钢铁企业经济发展趋势和项目发展前景,积极寻找钢铁行业与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加大信贷投入,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区域钢铁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整合,提高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鼓励联合重组,促进产业升级。应通过兼并、重组、整合等措施,加快对一些技术装备差、能耗大、产品档次低的钢铁企业的淘汰步伐,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实力,使企业尽快走上新型钢铁企业的道路。三是密切关注淘汰类钢铁企业的信贷资产安全,防范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应切实加强对限制、淘汰类钢铁企业金融资产状态的监测与分析,探索在现有条件下有效分散和转嫁贷款风险、保全金融资产的新途径,同时,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时调整信贷投向,进一步增强信贷政策的灵活性。 要主动参与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及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保全金融资产。四是不断增强钢铁企业的现代金融意识,开辟多元化融资方式。在增强钢铁企业现代金融意识中,金融机构应及时将金融产品推介给企业,使企业加强对现代投融资活动的了解和研究,提高间接融资的使用效率,同时,加大直接融资比例,拓宽钢铁企业融资渠道,开辟多元化融资方式。
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