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指出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求各部门、各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做好重点行业
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指出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求各部门、各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做好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有关工作。这标志着2006年新一轮产业宏观调控拉开帷幕,针对行业的具体调控措施也在今年陆续出台。此次宏观调控与行业相关度极大,势必会对行业市场造成深远的影响。电力结构调整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的电力短缺期,至1986年短缺量超过了总发电量的20%。1997年,电力供需达到平衡。到了1999年,电力过剩10%。2002年开始再次出现电力短缺,2005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经历电力短缺,是1990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一年。2006年电力供需大体平衡,预计今年将是我国电力供需状况的转折点,电力供需矛盾可基本缓解,但季节性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仍将存在。2007年以后,全国电力装机不足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扭转,除少数地区用电高峰时段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并略有盈余。
即便如此,电力投资仍热度不减,推动了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旺盛。由于近年来电力供应紧张,受需求拉动和利益驱动,各地燃煤机组大量建设,小机组关停步伐明显放缓,企业自建燃油机组现象增多,造成部分地区燃煤和燃油小机组比重增加,煤电比重进一步上升。2004年底,全国小机组总装机规模达8600多万千瓦,其中0.6~5万千瓦火电机组有3796台,共计4666万千瓦;单机0.6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近1500万千瓦,还有燃油机组约2500万千瓦,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火电机组已占到总装机容量的75.6%,预计到2007年前后,火电比例还将继续上升到80%以上。这种状况不仅恶化了电源结构,增加今后调整优化电力结构的工作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火力发电及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51%,产生灰渣约占全国70%,火电用水量占工业用水总量40%,烟尘排放占工业排放33%,二氧化硫排放占工业排放56%,电力在我国资源环境工作中占关键地位。
差别电价政策
在此背景下,为抑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于2004年6月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产业,按照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企业的分类,试行差别电价政策。允许和鼓励类企业用电执行正常的电价,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用电价格在正常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分别加价2分钱和5分钱。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意见》,对差别电价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完善差别电价政策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禁止各地自行出台优惠电价措施,已经出台的要立即停止执行。二是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在原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行业的基础上,将黄磷、锌冶炼2个行业纳入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三是调整差别电价政策界限,对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划分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四是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今后3年内,将淘汰类企业电价提高50%左右,加价标准从现行每千瓦时5分钱提高到2角钱;对限制类企业的电价加价标准由现行的2分钱调整为5分钱。具体步骤是:从2006年10月1日起,淘汰类加价1角钱,限制类加价3分钱;从2007年1月1日起,淘汰类加价1角5分钱,限制类加价4分钱;从2008年1月1日起,淘汰类加价2角钱,限制类加价5分钱。具体执行中,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提高标准。五是对企业自备电厂实行收费政策。对企业自备电厂收取随销售电价征收的政府性基金,以及公用电网为其提供备用容量的系统备用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一五”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实现电力工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是今后的重要工作。截至2006年5月,全国30个省(区、市)实行了差别电价政策。实践证明,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对抑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发电
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后,技术先进、环保达标的允许和鼓励类企业仍然执行正常电价,不会增加支出,相对于限制类、淘汰类企业而言,其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可以达到鼓励先进的目的。同时,差别电价政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但是要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仅仅依靠差别电价政策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从而优化电力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要重点实施高效、清洁发电工程,加大清洁的水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火电机组“上大压小、上煤压油”工程。 电力工业需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电力调度,改革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和现行调度规则。首先,改变各类机组平均分配利用小时数的旧调度模式,优先安排可再生、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其次,重点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调度,鼓励煤耗低、排放少、节水型机组发电。第三,已到关停期限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机组不准进入电力市场交易,不得调度发电;大电网覆盖范围内,13.5万千瓦及以下热电联产机组不带热负荷原则上不得调度发电。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谢振华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当前水电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外部环境制约困难;在核电建设中打破垄断,开放核电建设和运营市场,引入更多的市场主体;把新能源发电作为实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使电力结构趋于合理。
产业调整孕育投资机会
“十一五”规划在节能目标政策中明确提出,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以上。因此,电力作为传统的高耗能产业,责任重于泰山!
我们认为,产业调整短期内虽然不会对电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进一步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从而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在行业整合过程中,资本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的大型电力集团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如华能国际、国电电力、国投电力及申能股份等电力公司,其新投产机组都是30万千瓦以上的先进机组,高能耗机组往往占其发电总资产的比例不高。同时,集团公司可以通过内部调整将其高能耗机组的发电计划转给旗下先进机组。这样可以在不损失发电量的前提下,降低公司的整体煤耗、厂用电率等耗能水平,从而提升了盈利指标。另外,水电公司在政策上进一步得到电量消纳的调度保障,对长江电力、桂冠电力都是利好。
值得重视的是,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很小,核电和风电的发电设备容量分别仅有685万千瓦和100万千瓦。但是,核电与风电以及垃圾发电始终受到国家政策支持,未来前景十分光明,其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相关上市公司具有中长线的投资机会,比如金山股份、京能热电、岁宝热电等。
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