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2005年,我国焦炭生产和消费继续高增长。 过去的200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十五”辉煌发展,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隆重落笔之年;也是全球钢铁-焦炭市场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快速发展的收笔之年。一年来,我国焦化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宏

一.2005年,我国焦炭生产和消费继续高增长。
过去的200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十五”辉煌发展,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隆重落笔之年;也是全球钢铁-焦炭市场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快速发展的收笔之年。一年来,我国焦化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方针和落实《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内蒙、山西等省/区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力度取缔土焦(改良焦)生产,淘汰落后小机焦炉,机焦产量平稳增长,土焦(改良焦)、半焦等产量大幅度下降,焦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焦炉煤气和焦化产品回收综合利用,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的一年。

1.钢铁冶金等生产快速发展,拉动焦炭需求的大幅度增加。
2005年,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34936万吨和33040万吨,同比分别增产6645万吨和6208万吨,增长23.49%和23.14%(按国家统计局工业普查2004年粗钢和生铁产量数据比较),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的粗钢和生铁产量同超3亿吨的国家。生产铁合金1067万吨,同比增产147万吨,增长16.1%,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的铁合金产量超过千万吨的国家。

中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己分别占全球粗钢和生铁总产量的30.92%和41.88%。中国的粗钢产量规模己超过世界产钢大国前10名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和第十名的意大利等5国粗钢产量之和;生铁产量规模己超过世界生铁生产大国前10名中第2名到第10名的日本、俄罗斯、美国、巴西、乌克兰、德国、韩国、印度、法国等9国生铁产量之和。铁合金产量己占全球铁合金总产量的1/3以上。

中国钢铁、铁合金等高耗焦炭产品巨大的产量规模,极大地拉动了焦炭的高消费和高增产。

2.焦炭生产持续高增长,其增幅与结构出现新变化。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焦炭产量快报初步估测,2005年,全国生产焦炭2.43亿吨,同比增产约3700万吨,增长约17.9%,其增幅比上年提高1.96个百分点。“十五”的五年中,年平均增幅达14.82%。参见附图表2.3。

从生产结构看,按国家统计局快报,规模以上炼焦企业生产焦炭23282万吨、同比增长24.43%,其增幅比上年加快0.16个百分点;其中重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炼焦厂生产8043.3万吨,同比增长18.14%,其增幅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他炼焦企业焦炭产量15238万吨,同比增长28.03%,其增幅同比下降2.31个百分点。内蒙古、山西等省/区下大力淘汰土焦(改良焦)设施,2005年里,土焦(改良焦)、半焦产量大幅度下降。机焦产量比重达到95%以上。

从生产发展趋势看,自2004年以来,由于一批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加快配套焦炉建设,规模以上企业焦炭生产水平逐月攀高。2005年4月份日产焦炭突破60万吨,在国家继续加大对钢铁--焦化行业宏观调控力度情况下,7月份增幅回落至60万吨以下,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加大淘汰土焦(改良焦)工作力度、钢铁生产继续高增长情况下,8月以后日产焦炭水平又逐月攀升,直至12月份在全国日产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至103.36万吨和97.82万吨时,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焦炭日产量开始突破70万吨的新水平。随着生产的快速增长,企业规模扩大,年产焦炭超过100万吨以上企业达到42家,总产量约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总产量的38.82%。

3.焦炭表观消费量继续高增长。
2005年全国焦炭表观消费量约23043万吨,同比约增长20.54%,出口焦炭1276万吨,同比减少225万吨,下降15%。

“十五”的五年来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年均递增16.66%。
我国焦炭消费大户主要在冶金行业,目前,其焦炭消费量占全国焦炭消费总量的78%-80%。

4.产能过剩,需求平稳,焦炭市场价格大幅度下滑。
2003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钢铁产量、尤其是中国钢铁产量的高增长,煤炭资源紧张、炼焦煤以及电力运输等价格大幅度上涨情况下,焦炭市场曾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国内焦炭市场价格从过去的300-400元/t,逐攀升至最高时曾达1300-1400元/t,炼焦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但随着社会大量资金的涌入,大量土焦(改良焦)的生产,大批小机焦炉的盲目重复建设,焦炭产能的迅猛扩张,焦炭产量的快速增长,焦炭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焦炭价格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开始下滑。在炼焦煤及运输等价格持续高位的情况下,炼焦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焦炭经营亏损。

5.国际市场焦炭需求趋缓,焦炭出口价格大幅回落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环保水平的提高和新建焦炉环保高成本以及较高的劳动力等高成本因素制约,一批炉龄到期老焦炉的淘汰,世界焦炭产量停滞不前甚至下降,在近几年全球钢铁产量逐渐高增长情况下,进而转向对从中国进口低价焦炭的需求增加。随着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的下滑,尤其2005年下半年以来,在大多数国家钢铁产量下降,焦炭需求的减少,我国焦炭出口价格继续下滑。直至2005年12月份出口平均金额己降至130美元/t以下。2005年全年出口平均单位金额为183.37美元/t焦,比2004年下降30.29%。业停产。

6.煤焦油出口剧增,资源紧张,价格高涨。
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一些过去以重油作燃料的陶瓷、玻璃等生产企业改烧煤焦油,以及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和国内焦化企业加大焦化产品回收和综合利用,一批煤焦油加工项目的投产,煤焦油资源紧张状况加剧,价格高涨,一批煤焦油加工企业被迫停产。2005年出口煤焦油23.54万吨,比上年增加16.32万吨,增长226.03%。

二.全球钢铁从高增长进入平稳增长,焦炭需求增幅明显趋缓。
从2001-2005年的5年来,世界钢铁-焦化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其中2001-2004年的4年中,多数国家钢铁产量逐年增产,焦炭需求逐年增加,且拉动国际焦炭市场价格不断攀高;而2005年,除中国外的绝大多数国家钢铁减产,焦炭需求下降,直接影响国际焦炭市场价格下滑。

1.世界钢铁产量继续高增长的5年。
2005年,全球粗钢产量继2003年和2004年先后突破9亿吨、10亿吨后,再创世界钢铁历史新高,突破11亿吨,达到11.3亿吨,同比再增长5.81%;生铁产量达到7.89亿吨,同比再增长8.29%。成为世界钢铁历史上粗钢和生铁产量又一个高增长年。

从发展趋势看,2000-2004年世界各国家/地区粗钢产量加快增长,而2005年多为减产。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数据分析看,2005年全球增产粗钢6206万吨,而其中中国增产为6888万吨,即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国家/地区减产粗钢681万吨。

粗钢减产国家/地区主要有欧盟25国,减产近700万吨,其中主要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北美减产约700万吨,主要是美国。

据国际钢铁协会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主要产铁的40国/地区生铁产量为78107万吨,同比增长8.3%。

2000-2004年世界各国家/地区生铁产量加快增长,但2005年多为减产。按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数据分析可看出, 2005年全球增产生铁6037万吨,同比增长8.29%;其中中国增产7265万吨(国际钢协统计数据),即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减产生铁1228万吨;其他国家/地区中,增产生铁主要是印度、意大利等;多数国家/地区生铁减产,减产较多的国家/地区主要是欧盟25国,减产约394万吨;其中波兰减产约181万吨,德国和比利时减产生铁分别达118万吨和103万吨;另外,美国减产生铁586万吨、俄罗斯减产191万吨;均直接减少了焦炭的消费,减少了焦炭的进口或增加了焦炭的出口,进而影响国际焦炭市场的价格。

2005年,全球生产直接还原铁4490万吨,同比增加213万吨,增长5%;其中印度直接还原铁产量达1064.5万吨,同比增产151.4万吨,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24%和增产总量的71%,直接减少了对焦炭的需求。

2.2005年,全球焦炭产量突破4.5亿吨。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收集整理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焦炭产量达42241万吨,同比增长8.20%。其中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焦炭表观消费量约2.31亿吨左右。

2003年以来,全球焦炭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和价格的高位运行,世界各主要产焦国家/地区焦炭产量均不同程度增长。2004年亚洲增产焦炭2900多万吨,占全球增产焦炭总量的90%左右,除亚洲外,独联体、欧洲分别增产204万吨和146万吨,成为该地区近年来增产焦炭产量最多的一年。

200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欧美等多数国家/地区粗钢和生铁产量的下降,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其他—些国家/地区焦炭开始减产。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步估测,2005年里,由于中国焦炭产量的继续高增长,全球焦炭产量己突破4.5亿吨,约达到45512万吨;同比增产3271万吨,但主要是中国增产3701万吨,其他国家则减产约400万吨左右。

消费的增长仍主要在亚洲,亚洲的消费增长主要在中国,其次是印度,但印度的增加极为有限,不过增加消费60万吨左右。

国外由于粗钢和生铁产量的下降以及直接还原铁的增产,减少焦炭消费约650万吨左右。

3.国际焦炭贸易量由2004年的基本持平到2005年的下降。
近几年来,由于焦炭价格的高位,一些国家/地区焦炭的增产,世界焦炭贸易量并没有大幅度增长。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掌握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主要国家/地区焦炭出口贸易量约3230万吨左右,同比仅增长2.98%,中国出口焦炭1501万吨,同比增长1.98%。其出口量占全球出口贸易总量仍维持在46.48%。

2005年,由于除中国外世界粗钢和生铁产量的下降,焦炭需求下降;同时,由于德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一些国家焦炭产量的略有增加,世界焦炭贸易量呈下降趋势;

2005年中国出口焦炭中,除比利时、印度、伊朗、加拿大、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有所增加外,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进口均为减少。

4.国际炼焦煤贸易市场活跃,价格高位运行。
由于2003年以来,焦炭价格的持续高位,德国、印度、巴西、日本等国一批新焦炉的投产,尤其中国焦炭产量的高增长,中国进口炼焦煤的增加,世界炼焦煤贸易极为活跃。中国炼焦煤出口下降,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均加大了炼焦煤的出口量。据初略统计,在2004年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和波兰等国出口炼焦煤约1.8亿多吨的基础上,2005年炼焦煤进出口贸易将继续增长。继日本新日铁同澳大利亚BHP集团签订125美元/t炼焦煤(FOB)长期协议价格后,国际炼焦煤市场价格一直高位运行。据近期有关报道称,2006年度日本进口澳大利亚炼焦煤仍维持在115美元/t的高价位。

近年来,我国进口炼焦煤逐年增加,但增幅逐渐趋缓。2005年中国进口煤炭2617万吨,同比增长40.1%;其中炼焦煤进口719.46万吨,同比增长6.45%;出口煤炭7168万吨,同比下降17.3%;其中出口炼焦煤526万吨,同比下降8.61%。

三、结构调整,我国焦化行业发展将进入平稳增长期
随着《焦化行业准入条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等国家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深入贯彻落实,我国钢铁工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时期,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的趋缓,我国焦化行业潜存的较大增产能力,钢铁-焦化行业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大中型钢铁企业将进一步加快焦炉配套建设,重点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煤化工产业的规划,使我国焦化行业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又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

1. 欧美等发达国家钢铁产量趋稳,焦炭需求趋降。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完成,钢铁需求与生产经历了近几年新一轮高增长后,己渐进入平稳趋缓发展时期,预期焦炭需求将平稳趋降。

随着钢铁市场竞争加剧,钢铁企业降低成本与全球能源的高价位的压力下,加大技术进步和节约能源的内部平衡工作力度,外购焦炭需求将逐趋减少。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钢铁增长的同时,增加了焦炉的配套建设,增加炼焦煤进口替代焦炭进口趋势明显,因而可以预期国际市场对从中国进口焦炭的依存度将逐趋降势。国际市场对从中国进口焦炭的需求将逐步转入更高质量的以铸造焦为主或部分一级冶金焦。

2.节约焦炭消费潜力巨大,焦炭需求和焦炭生产增长空间将有限。
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十五”时期消费、生产的高增长后,正进入一个平稳发展时期。尽管中国钢铁消费还会增加、生产还将增长,且相当长时期内钢铁生产仍将以转炉钢为主,生铁产量还会增加,化工、有色、机械铸造等行业还将持续增长,近时期内对焦炭需求量还会有所增加,但随着社会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尤其钢铁、机械、化工、有色等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各产业焦炭消费的单耗或者总量将日趋下降,预期中国焦炭的生产与消费不会再出现像前几年那样的大起大落。我国焦炭行业发展和焦炭生产结构将逐渐趋于合理。

2005年中国生产粗钢34936万吨、生铁33040万吨,分别占到全球生产总量的31%和41%,全国GDP仅为全球GDP总量的4%多,但我们的焦炭消费总量却超过全球消费的50%。如果我们焦炭单耗水平达到目前日本水平,现在我们的焦炭生产总量可以满足5亿吨左右钢铁的生产需求。

同先进发达国家的对比、以及国内钢铁企业之间焦炭消耗水平差别之大,节约焦炭消耗的潜力巨大。

但我国钢铁工业仍将在较长时期内以转炉钢为主,生铁产量仍将随着粗钢产量的增长而增长,同时由于我国化工、有色、机械铸造等行业的持续增长,铁钢比的居高难下,近时期内我国焦炭消费仍将保持一定水平的增加。根据各有关方面的预测分析,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将不会低于20%,预期我国粗钢和生铁的产量需求仍将可能达到3.9亿吨和3.7亿吨左右或者以上的水平,焦炭的需求也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预期可能增加焦炭消费1600万吨左右。但由于我国焦炭产能的巨大,焦炭生产量反弹快,且去年以来,以及今年仍将有一批新焦炉产能的投产,焦炭市场竞争仍将激烈。
3.钢铁企业配套建设焦炉比较优势明显,外购焦炭将加快减少。
随着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做大做强步伐的加快,高炉的大型化、自动化,对焦炭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配备干熄焦等先进技术,焦化产品的高效回收,成本最优化,钢铁各工序循环经济的发展,炼焦煤-焦炭-焦(高)炉煤气、蒸汽、水等能源资源高效循环优化利用及发电等,顶替了轧钢加热炉等使用昂贵的重油和天然气等燃料,极大地降低了钢铁生产成本,均促使钢铁企业加快了焦炉配套建设。

2005年新建投产焦炉中,钢铁企业配套新建焦炉产能己达到全国新增焦炉总产能的近60%,而且多数企业配备建设干熄焦和蒸汽发电等装置;近期己批准建设的鞍钢、马钢、邯钢新区、曹妃甸钢铁基地规划项目,以及武钢、本钢配套和正在筹划中的几个钢铁大项目,无一不将焦炉配套建设列入其中。且焦炉大型化、现代化趋势明显。马钢、武钢、鞍钢、曹妃甸钢铁基地、以及筹划中的大钢铁项目,在建和拟建的焦炉均为7米或7.63米大焦炉,且配备干熄焦及蒸汽发电装置等。预期目前产钢500万吨以上大钢铁集团均将全部配套焦炉的建设、可使本企业实现焦炭的自给自足。

目前,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外购焦炭约30%左右的比重将逐趋下降至20~10%左右。

4.煤炭集团延伸产业链—建设焦炉。
一批煤炭生产企业业将发挥其掌握炼焦煤资源和资源低成本优势,联合目前不具备扩建焦炉产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共同打造煤炭-焦炭(市场)-煤化工-发电产业链,将计划新建设焦炭-焦化产品-发电生产基地,这些新建焦化企业虽然可能在焦(高)炉煤气综合利用、配备干熄焦装置,提高焦炭质量等方面优势低于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但其炼焦煤资源和焦炭的生产成本等市场竞争力将明显优于单一炼焦的独立焦化企业。

5.焦化产品回收利用将加快发展。
无论是从清洁生产与环保治理出发,还是提高焦化企业经济效益的追求,焦化产品回收和焦炉煤气回收综合利用都将更加得到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煤焦油深加工以及焦炉煤气制甲醇、二甲醚等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都将得到加快发展和提高。随着一批大型煤焦油加工装备的陆续投产以及石油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煤焦油等焦化产品资源将日趋紧俏。

6.淘汰落后、结构调整,焦化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焦化行业准入条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深入贯彻落实,我国焦炭市场需求的趋缓,一批土焦(改良焦)等生产设施将被彻底清除,小型机焦炉将加快淘汰,一批钢铁企业、煤炭生产企业大型现代化焦炉的建设投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力度,一大批既无稳定市场又无焦化产品回收和煤气回收利用,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小独立焦化厂必将被市场和法律所淘汰。我国焦化行业必将在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和艰苦的结构调整后,步入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对当前焦化企业发展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我国焦化行业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己经具备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基础。当前的我国焦化行业既仍然面临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良好环境,尤其钢铁工业平稳发展对焦炭市场的巨大需求的极好机遇,同时也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单一炼焦的独立焦化企业大范围限产、需求趋缓、出口下降、上游炼焦煤价格居高不下,下游钢材市场价格下滑,残酷打压焦炭市场的严峻挑战;2006年将是我国焦化行业深入贯彻《焦化行业准入条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步入持续平稳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的焦化企业必须对此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审时度势,紧紧抓紧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的实力。

1.坚决贯彻执行《焦化行业准入条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坚持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加大力度搞好环保治理,焦化产品回收和深加工,千方百计降低焦炭生产成本,提高焦炭和焦化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对于那些己具备《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装备和产量规模的企业,但其他方面尚没能达到准入条件要来的焦化企业,要认真搞好《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自查,积极搞好整改,尤其是搞好环保达标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加快达标步伐。

3.对于那些己具备《焦化行业准入条件》装备和产量规模等条件要求、有条件的单一炼焦的独立焦化企业要积极开拓市场,努力建造企业上下游产业联合的、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坚实畅通的产业链,努力创造企业生产发展空间;一批不具备配套建设焦炉的钢铁联合企业也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期,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选准合作伙伴,积极同具备较好基础条件的焦化企业建立起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以夯实企业的发展基础。

4.对于那些企业装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既无焦化产品回收,又没有充分的焦炉煤气利用,产品亏损的单一炼焦的独立焦化企业,应充分认清焦化行业发展趋势,重新选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关停或者转产,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以求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对于那些已基本建成、正待烘炉的、或正在规划建设的单一炼焦的独立焦化企业,为避免决策的失误,无论现有基础条件具有何种独特优势,都应注重在决策实施前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和项目的可性研究论证,特别是必须先掌握有长期稳定的焦炭用户,如钢铁或化工、铁合金等企业,这些能足够能接纳消化你生产的焦炭产量规模的用户,并切实签订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在此前提下,认真搞好焦化产品和焦炉煤气的回收利用。新建独立焦化厂焦炉最好同钢铁、化工等大型焦炭用户企业合资建厂,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市场基础。

6.呼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以及各焦化企业积极抓住当前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期,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加大力度淘汰土焦(改良焦)、落后小机焦炉等落后产能,提高行业的市场地位和行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改革和改造企业经营机制,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促进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增强行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我国焦化行业平稳持续发展。
钢铁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