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鞋类产品是我国十大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满足消费、拉动内需和安置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1995年到2007年的短短的十几年间,依靠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等有利因素,我国鞋类产品的生产和

鞋类产品是我国十大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满足消费、拉动内需和安置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1995年到2007年的短短的十几年间,依靠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等有利因素,我国鞋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保持快速增长,逐渐成为全球鞋类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2007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金额241.4亿美元,出口量81.7双,分别比2006年增长14.9%和6.8%。 主要出口品种为皮鞋(2007年出口额为94.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9.1%,同比增长8.5%)、塑胶鞋(2007年出口额为94.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9.1%,同比增长16.8%)、纺织面鞋(2007年出口额为34.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4%,同比增长20.8%)、其他鞋(2007年出口额为17.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4%,同比增长31.6%)。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为美国(2007年出口额为81.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7%,同比增长8.1%)、欧盟27国(2007年出口额为45.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8.9%,同比增长16.9%)、日本(2007年出口额为15.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同比增长14.9%)、俄罗斯(2007年出口额为15.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5%,同比增长26.2%)、香港(2007年出口额为12.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1%,同比增长3.8%)。 主要出口省份为广东(2007年出口额为92.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8.3%,同比增长12.3%)、福建(2007年出口额为47.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6%,同比增长11.8%)、浙江(2007年出口额为36.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5.1%,同比增长20.3%)、新疆(2007年出口额为1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3%,同比增长34.9%)、山东(2007年出口额为10.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2%,同比增长7.7%)。 主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2007年出口额为122.4亿美元,占出口额的48.4%,同比增长19.7%)、加工贸易(2007年出口额为94.2亿美元,占出口额的37.2%,同比增长9.6%)。 主要出口企业为三资企业(2007年出口额为97.2亿美元,占出口额的38.4%,同比增长11.5%)、私营企业(2006年出口额为93.3亿美元,占出口额的36.9%,同比增长27.8%)。 2006年全部出口企业总计14945家,其中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15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0.1%,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额的12.7%)、1000万美元以上的466家(占企业总数的3.1%,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额的61.9%)、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539家(占出口企业总数的17.0%,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额的93.5%)。 目前,我国制鞋业已具备了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制鞋业进入门槛较低,我国制鞋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很大,导致生产企业多、产能过剩,造成经营秩序混乱,低价竞争现象严重; 第二、我国现代制鞋业的发展历史短,以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缺乏自有品牌的问题仍旧突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竞争力; 第三、我国制鞋工业的科研投入不足,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技术竞争力; 第四、我国制鞋行业的设计力量落后,科技、管理人才奇缺,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新成果的成功率较低; 第五、对部分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高,易受国外关税和非关税贸易政策的影响。 本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因此产品分类以中国海关HSCode鞋类产品编码分类为准。
市场分析产品我国增长出口总额亿美元同比出口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