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条领带的博弈引发了业界巨大的反响。全球领带生产基地浙江嵊州因为提价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试图掌握全球定价权的嵊州领带究竟该怎么走? “这只是和一个采购商之间正常的讨价还价。”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庆余说,所谓嵊州领带集

一条领带的博弈引发了业界巨大的反响。全球领带生产基地浙江嵊州因为提价而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试图掌握全球定价权的嵊州领带究竟该怎么走?
“这只是和一个采购商之间正常的讨价还价。”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庆余说,所谓嵊州领带集体提价的说法并不准确。 三缄其口的价格战 在嵊州采访部分领带企业时,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对领带集体提价一事都是三缄其口。在得到不刊登姓名的承诺后,一位负责人才表示,主要是和最大的国外采购商RANDA公司谈判价格问题。他同时表示,由于这段时间各种流言都有,领带生产企业也感到非常被动。 块状经济有一个通病,就是产业雷同,通常通过降低价格的做法来进行竞争。但这次似乎又不太一样,嵊州领带行业的这次“价格战”却是团结一致对外提价。 今年4月初,在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的换届大会上,新当选的会长金耀算了一笔账:如果每条嵊州领带能提价5美分,那么嵊州领带每年约多得2000万元人民币净利。 这被认为是集体提价的最初信号,敏感的市场立即感觉到了这一信号。当时遍地的嵊州领带工厂,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终端零售商,以及穿梭于两者之间的采购商,这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都相互试探对方的承受底线。 当时较为理想的情况是,希望能提升20美分,这样对于缓解嵊州领带出口企业的汇率压力、劳动力成本压力会有所帮助。 事实上,这个设想当时并没有针对谁,但是采购商显然是首当其冲。RANDA公司是嵊州领带最大的采购商,2007年该公司在嵊州的领带采购额为2000多万美元,占该市领带总出口额的10%以上。据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美国RANDA公司高级经理钟鹏曾表示,作为中间采购商,他们受到了供应商、零售商的“双面夹击”。钟透露,其下游客户,包括“美西”、“JCPENNY”等美国大型百货公司,均难接受提价。 为避免“一拍两散”,钟给出了自己的承受底线。5月1日,嵊州领带企业最后与美国RANDA公司达成的协议是,提价10美分。虽然还是未能达到理想,但多少还是提了些。对于迫切希望拿回国际定价权的嵊州领带企业而言,也算是小小的战果。 为了这次提价,嵊州领带企业与采购商之间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讨价还价,行业协会也开了10多次会议,他们的最大顾虑是,一旦有个别企业低价抢单,那很可能导致“价格同盟”破裂。 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领带集体提价事件,在很多涉及的企业看来,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讨价还价,他们不希望被外界过多地误解。 韩资企业大撤离真相 在嵊州领带集体提价的新闻背后,还曾一度牵出“30家韩国企业从嵊州撤资”的传闻。 在20世纪90年代,韩国是全球主要的领带加工基地。到了2000年以后,嵊州替代韩国,成为全球领带中心。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然规律,促使大量的韩资企业迁徙到嵊州。 在嵊州市委宣传部和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获悉,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是这么多年来,陆续有一些韩资企业撤出,而非30多家韩国企业集体撤资。嵊州市委宣传部王洪良说,由于传闻的不确切说法,导致外界对嵊州领带行业产生一定的误解。嵊州领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庆余则透露,这个传闻连嵊州市韩国商会都知道了,韩国商会负责人还专门来找过他。 嵊州市外经贸局的资料显示,1997年10月10日,嵊州成立第一家韩国投资企业。目前,经该局批准设立、并已投产或在筹建的韩资企业共30家,这些企业注册资本金共480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657万美元,实到外资697.5万美元,其中26家企业与领带服饰产业相关,13家企业由韩国人管理。 嵊州领带集体涨价调查 韩资在嵊州的11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目前,嵊州已形成了一个“韩资板块”,这在县级市中较为少见。作为曾经的全球领带产业集聚地的韩国,一直是嵊州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区域。为形成双方的良好互动,成立于2004年的韩国商会,是嵊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外国商会组织。 目前包括“正元服装”、“正楠服装”、“信星印花”等一批韩资企业已经发展壮大。另外,韩资企业还在探索领带业之外的投资。 “在嵊州的韩资企业总体向好。”嵊州市委宣传部这样表示。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在中国领带城里逛,已然没有太多的生气景象,一些摊主表示,现在好的企业都搞电子商务了,他们在领带城里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展示平台,小的企业倒还在这里设摊。整个交易区内目前还有200多个摊位,来往的顾客也不多,似乎昭示着改革和提升即将到来。 在一条全球供应链上,嵊州领带这个世界最大的产业集群,还在遭遇各种压力:燃油价格提高带来运输成本增加,今年以来真丝原料价格上涨12.5%。这都影响到1000多家嵊州领带企业的生存。 领带登陆嵊州是在1984年,当时世界领带产业开始迁徙。意大利、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领带产业纷纷向外转移时,较早花落嵊州,这种先发优势使嵊州随后成为最好的承接地。嵊州最终挟劳动力、价格成本等优势,进一步战胜了国外的领带生产工厂。据巴贝集团董事长金耀透露,嵊州领带产业的产值是100亿元,而最后的终端销售额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几十倍。 当时的种种优势,很明显都在弱化。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及领带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影响,领带这个产业集群面临新的压力,使行业陷入微利与守业状态。 嵊州领带如何突破产业发展的天花板?“这么小的一块地方,集中了那么多的领带企业,本地竞争太激烈了,必须要另辟蹊径。”当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 在领带的全球供应链上,绝大多数嵊州领带企业还处在加工厂的位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缩短国际贸易链条,跳过中间商,直接和终端销售商发生贸易往来,这看起来是嵊州领带企业增加自己利润的捷径之一,但这和领带提价一样,还不是个万全之策。 嵊州的领带企业已经认识到,单纯的产量扩张造就不了“国际性领带都市”,关键是要在质量和品牌上实现新突破。领带靠总量的大幅度扩张,靠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手段,靠廉价倾销式的经营方法,是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而且,随着东南亚各国服装工业的崛起,西方服装工业的复苏,中国劳动力及原料低成本的优势将局部削弱。 听到嵊州领带企业一个自我解嘲的说法:嵊州的领带还不如诸暨的袜子,袜子几乎人人要穿,而领带不见得人人都用。产品受众面的狭小,也迫使领带企业向上下游产业蔓延,通过延长产业链的方式,增强竞争力。目前,嵊州领带产业已经向上下游产业延伸扩展。拥有全国产量80%和全球产量40%的嵊州领带产业已经开始向真丝、家纺、针织服装等行业拓展。 去年11月,参加当地举行的“领带节”时,当地政府已经提出加快发展真丝领带产业。嵊州被证实是江南丝绸的发源地之一,当地希望通过把丝绸和领带的有机结合,来提高领带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用丝织技术作经济支撑,以江南符号为文化后盾,打造“江南丝都”概念不失为一种新思维。甚至当地已有人提出,今后要在江南文化中寻求领带设计的灵感,就像地中海的风吹拂出了亚平宁半岛上浪漫气息的领带灵魂一样。 打通文化、技术、设计之间的相关环节,串联这些要素并使其相互融合、渗透,使嵊州领带产业整体“变身”,从而使一个区域整体上升到一个高度。 也许,嵊州领带的出路就在这个“变身”过程中。 这里的市场期待着革新力量的洗礼。
领带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