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换一间门前好停车的店面吧。”认识张伟的时候,他正忙着和“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商量调换店面。   4月25日下午,张伟的公司———晋江天虹喷枪刻模笔气动工具有限公司与另外11家经营鞋材、成品鞋等产品的企业,成为“中国晋江鞋

“换一间门前好停车的店面吧。”认识张伟的时候,他正忙着和“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商量调换店面。

  4月25日下午,张伟的公司———晋江天虹喷枪刻模笔气动工具有限公司与另外11家经营鞋材、成品鞋等产品的企业,成为“中国晋江鞋业城”实施融市优惠政策以来第一批入驻的商家。

  之所以勇于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缘于融市政策带来的巨大利好。3月28日,晋江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扶持中国晋江鞋业城融市繁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入驻鞋业城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财政奖励、税费优惠等各项扶持措施,以带旺鞋业城专业市场。

  “鞋业城的成功融市将为晋江食品、汽车、钢材、陶瓷等专业市场提供成功的经验。”采访中,不少晋江相关部门的人士表示,鞋业城是“二产强、三产弱”的晋江发力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试验田”,一旦取得成功,今后相关的优惠措施将向外拓展和辐射。 一走进位于晋江陈埭镇的“中国晋江鞋业城”,记者发现,整个市场只有一层的部分店面在营业,二楼以上则基本空置。

  2006年正式投入运营至今,这座拥有2162间店面的鞋业城显然还没有聚集起足够的人气。据晋江市陈埭镇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融市之前,鞋业城内仅有504家店面开业经营。

  与冷清相伴而来的还有混乱:市场内皮革、布料等不同鞋材商家杂混经营、各行其道,这多少与当初开设鞋业城的初衷相悖。全程参与融市政策制订的晋江市地税局纪检组长童欲晓告诉记者,晋江鞋材市场是与晋江鞋业共同成长起来的,然而,鞋材市场虽然整体规模庞大,却长期缺乏一个规范化的鞋业专业市场。而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鞋业专业市场是当时设立鞋业城的初衷。

  “现在经营成品鞋的商家还没有入驻鞋业城,到鞋业城还无法实现一站式购物。”一开始就入驻鞋业城的晋江鸿保鞋材贸易有限公司老板丁保家说道,晋江鞋材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化市场。

  除了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的鞋业城缺乏专业的市场管理服务功能,未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区,前期配套设备不全,及交通、治安、物业管理不到位等硬伤外,丁保家认为,经营成本高企是商家入驻鞋业城最大的“拦路虎”。

  丁保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商户入驻鞋业城后,光是一楼店面租金就达3800元/月,另外,还要按照商业用电0.8元/千瓦时来支付电费,再加上物业费用,让不少商户感觉入驻鞋业城,经营成本太高。

  同时,据晋江市有关部门调研,由于很多鞋类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账证不健全,无法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税务部门只能核定征收税款,这使得经营户税负偏重,商户不愿入驻鞋业城。以经营户在鞋业城租赁月租金3000元的店铺、年销售额500万元测算,商贸企业企业每年应缴纳的税费占销售额的1.60%-3.5%,个体工商户应缴纳的税费占销售额的7.5%-11%。较高的税负加上其他费用,导致不少商家不愿开具发票,造成当地税源流失。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底,晋江陈埭镇登记在册的鞋业商贸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达近千家,年销售额在200亿元以上,但当年开具增值税发票的销售额却只有20亿元,本地开票率仅为10%。

优惠政策多,商户纷至沓来“抢”店面

《意见》的出台和随后一系列扶持措施的实施,让不少商家看到了鞋业城崛起的希望。

  “在鞋业城外围租间店面月租至少需2500元,而实行优惠政策后,鞋业城一层的店面租金只需1500元,二层仅700元、三层仅300元,一年下来,能省好几万元。”张伟介绍说,虽然他已在陈埭从事鞋机配件生意多年,但由于之前鞋业城周边的店面租金太高,他只能在鞋业城附近的紫峰中学租了一个仓库。对此,很多客户颇有怨言。“这次签约入驻,就是赶忙来‘抢’个好店面的。”

  而之所以能有如此优惠的店租,源于晋江市政府推出的回租经营业务补助。针对鞋业城融市率低的现状,晋江市专门成立了“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着手对鞋业城尚未出租的店面统一进行返租:融市小组统一预先支付给店面业主3年的租金合计8.5万元,在此基础上对鞋业城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按照经营类别划分为鞋业精品展示交易中心、成品鞋贸易区等5大功能区。然后,融市小组再以较低的租金将店面出租给经营与鞋有关的商家,从而为鞋业城聚集人气。为此,未来3年内,晋江市财政每年将补助200万元,陈埭镇则每年拨出50万元,作为回租差额补助资金。

  除了便宜的店租,晋江还出台了包括免征堤防维护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在内的一系列规费优惠政策,并将积极引导以往账证不健全的企业完善财务制度、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实行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切实降低鞋业城商户的税费负担,吸引税源回流。

  童欲晓介绍说,晋江市地税局将实行一系列措施扶持鞋业城的发展,如实行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带征率由按销售额的3%减为1%征收,按4元/平方米的最低标准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地税部门将对鞋业城的商户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办税流程,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

  而经晋江市国地税、财政、工商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测算,实行新的财税扶持政策后,鞋业商贸经营企业税费负担将为销售额的0.6%-0.9%,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将为销售额的6%左右,较以往有明显下降。

  同时,晋江市政府还对入驻鞋业城的规模鞋类商贸企业实行优惠奖励:入驻鞋业城的企业,自其开业经营之年起,参照其实缴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额度,第一年按50%比例给予资金补助,第二年按30%给予资金补助,第三年按20%给予资金补助。同时,对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且年度实际纳税额超过100万元的新办鞋类商贸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而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且年度实际纳税额超过200万元的新办鞋类商贸企业,则可获得20万元奖励。另外,对纳税总额超过200万元且年度纳税增长20%以上的鞋类商贸企业,参照其年度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门30%的额度给予奖励。

  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商户入驻鞋业城,中国鞋都融市工作小组的一位负责人3次接受记者采访,每次都忙得不亦乐乎,要么是在解答商户的问题,或者是为商户准备入驻材料、敲定具体事宜。他告诉记者,融市措施实施以来,已经有50多家店面找到了“婆家”了。

建平台争市场,让更多的鞋企在家门口卖鞋

晋江鞋业市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应怀认为,培育专业市场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融市利好政策的带动下,晋江鞋业城完全有可能成为全国最大的鞋业市场。

  已经经营了14年鞋材生意的丁保家对此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现在陈埭人已经逐步改变了买鞋材只到本村鞋材店购买的习惯,入驻鞋业城两年来,他的生意一直都呈上升趋势。在他看来,这种观念的改变,加之近年来企业间三角债现象的减少,使得鞋业专业市场有了做大的基础。另外,以前鞋材商户要靠在仓库大量囤积鞋材等客人上门拨货,而现在鞋材商们根据订单来生产,且加大了研发力度,这也使得不少鞋材商希望有一个专业化市场作为载体支撑商贸业的再发展。“此时政府出台措施扶持鞋业城发展,正好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长袖善舞的绝好平台。”

  除此之外,鞋都晋江也急需依靠发展商贸流通业等第三产业来增强城市竞争力。“陈埭资源贫乏,用地日益紧张,不少企业苦于发展压力,纷纷外迁,如果鞋业市场没有巩固下来,陈埭今后就很难发展了。”陈埭镇党委副书记李德铭说道,陈埭镇作为晋江城区的东片区,已经在朝城市的方向经营,今后更要借助晋江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产业和第三产业之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

  晋江市陈埭镇商会会长丁荣华对扶持鞋业城发展的重要性也深有体会。他说道,晋江有众多产业集群,机场、通讯等基础设施也不比外地差,但却缺少专业化市场。晋江鞋业产业每年的产值大概有350亿元,但本地鞋业商贸却并不发达,如果有一个专业化的市场作为载体用于支撑鞋业商贸的发展,晋江鞋企就可以在家门口卖鞋了。“5年内,陈埭镇有100多家企业外迁了,再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后果堪忧。”他说道,晋江应当向广东和义乌学习,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专业化市场。

  丁荣华认为,尽管有不少陈埭的鞋企外迁,但大多外迁到陈埭镇周围的晋江池店、惠安惠南工业区和泉州清 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果鞋业专业市场不加速发展,形成品牌优势,其他地区的鞋材市场一旦发展起来,对晋江鞋业的冲击将很大。”

  在李德铭看来,鞋业城融市可谓晋江发展第三产业的“试验田”,如果鞋业专业市场形成,单靠鞋城一家是无法容纳所有与鞋有关的商贸企业,那么,下一步陈埭镇还将在溪边村鞋业商贸服务中心,在洋埭村规划建设成品鞋和辅料市场,在江头村规划体育产业市场。“现在只是作为一个试点,优惠政策还会向外延伸。”他介绍说,鞋业城这个专业市场的成功融
市,将为晋江食品、汽车、钢材、陶瓷等专业市场提供成功的经验;如果多个市场并举,晋江的第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诚然,在晋江市规划的四大专业市场名单上,除了陈埭鞋城外,罗山汽车市场、食品市场和磁灶天工陶瓷城也赫然在列。一向被人称为“二产强、三产弱”的晋江正穿着“晋江鞋”大步流星向前走。
商贸入驻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