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家电涨价的混乱,渴望理性的回归 最近,关于家电涨价的呼声日益高涨。针对国产市场家电消费的涨价呼声,业内外表现出几种截然不同的态势。 媒体是看热闹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涨价的“正反”两面的观点。呼声最高的企业都是

家电涨价的混乱,渴望理性的回归 最近,关于家电涨价的呼声日益高涨。针对国产市场家电消费的涨价呼声,业内外表现出几种截然不同的态势。 媒体是看热闹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涨价的“正反”两面的观点。呼声最高的企业都是产品在大卖场销售的品牌。 消费者是不希望家电产品涨价的,因为他们原本从家电连锁大卖场买的家电产品并不便宜。 而家电销售主渠道的家电连锁大卖场则恐惧“涨价”,以国美为代表的家电连锁纷纷以“买断”机型为由头炮制出一系列不涨价的商业秀。 但在这种拙劣的商业秀后面,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涨价的家电企业“不涨价”实在是出于无奈。是在大卖场的威逼之下的不得已的附合,正如以往家电连锁大卖场开店或逢年过节的低价机、优惠产品,都是大卖场强令企业低价提供的,大卖场自己并不让利一样。 汇率变化、原材料涨价、制造成本上扬是中国家电企业应对出口挑战而不得已涨价的几个因素。但中国家电的涨价,还有一条业内人所不敢言明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家电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偏高,导致企业销售无利可图,不得不涨价,不涨价企业就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而家电企业销售之所以无利润,一个根本原因是家电连锁大卖场对家电企业的“巧取豪夺”压榨所致。 笔者认为:家电企业产品涨价,罪在家电连锁大卖场。 这几年,家电连锁大卖场的高速发展,门店数扩张惊人。随着网点的增多,家电大卖场实际上已完全改变了和中国家电企业的正常商业合作关系,已演变为一种以强势卖场力量对家电企业压榨的鱼肉关系。 据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连续五年对厨卫行业在家电大卖场的销售费用计算,以一个厨卫行业的主流企业2003年在一个单店卖场200万销售额来计算,支付给大卖场的单店费用(进场费、销售扣点费、各种节庆费、管理费)不过在20%以下。但到了2007年,上述费用则高达45%以上,有的高达60%以上。这种费用比率的增高,一是家电大卖场向厂家的征收费用逐年增高,如对厨卫企业的销售扣点结算,2003年是按销售价的13%~15%,而到了2007年,则上升到21%~23%。尽管国家的“大店法”明文规定家电连锁大卖场不得巧立名目收取“进场费”,家电连锁大卖场的合同也隐去了这一条,但又冒出来一条潜规则是向企业收取“选位费”。据一位厨电企业营销经理人透露,即使在江苏扬州这样中小城市的门店,家电连锁大卖场向企业收取的“选位费”也高达8万元,不缴纳选位费就以没位置为由拒绝进场。此外,家电企业还要向家电连锁大卖场的各级主管支付各种“好处费”,少则5000元,多则2万元~3万元,这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尽管几家家电连锁大卖场都公布廉政检举电话, 但对厂家的举报,从来没有一个家电连锁大卖场是正面公布处理这些“蛀虫”的。
费用比率增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家电连锁大卖场争相开店,导致企业单店销量严重下滑。以2003年为例,那时一个地级城市,苏宁、国美家电销售的门店总数都在五家以下,企业进场后单店销量较大,费用也低,所以厂家的销售比率控制在30%以下。但这几年家电连锁大卖场竞争开店,一个省会城市家电销售门店都在40家至50家以上,而在地区城市也不下20家,导致很多门店是无效销售。一边是单店销量下滑,一边是各种“苛税”奇高,导致大量在家电连锁大卖场销售的企业费用入不敷出,在原材料涨价的因素挤压下,家电企业不涨价才怪。 家电企业的经营完全是市场化的一种,当经营成本、材料成本上涨、销售价格上涨后,企业产品涨价自然是符合市场规律的。这也是在材料上涨和家电卖场的强势高额成本经营下,企业回归理性的价值经营。 作为对中国家电销售产品涨价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家电连锁大卖场,如果是真正为中国消费者考虑的,那就不要一厢情愿遏制中国家电涨价,而是把自己的“豪华利润”挤掉,还家电销售一个正常合理的价值链。 中国家电企业:品牌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实如何定价一直是家电企业比较谨慎的问题,一个产品价格高一点,在卖场里就有可能会失去很多竞争力,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企业决定价格的原则。当一个产品价格下降后销量增幅不大,我们可以说该种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相反当一个产品价格下降后销量需求增幅很大,我们可以说它是需求富有弹性。企业降价虽会增加市场销量,但是结果是减少预期收益。比如说目前某种产品的销量是600台,每台售价是2000元,利润每台400元,净利润是24000元;当价格下降达到1800元,销量变为800台了,净利润只有16000元了。资本历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任何一个理性企业进行决策都会遵循经济学的原则。 而今年家电厂家一致以原材料涨价为由将白电价格唱涨,可见家电企业多年以来的低价策略已经让这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再也做不下去了。分析原因,除了有原材料涨价造成成本增加以及产品缺乏技术创新、竞争力下降等因素外,其中还有一个令许多家电生产企业气愤的因素:大型零售连锁商名目繁多的“盘剥”,导致家电制造商营销成本徒增,家电品牌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一位家电制造企业的老总抱怨说:“如果不改变目前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关系的不对称,听任一些商业流通企业肆意压榨制造企业,不要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能活着就很不错了。” 近几年,家电连锁商对制造厂家的横征暴敛几近疯狂,渠道霸权已使家电制造商伤痕累累,进场费、选位费、节庆费、管理费、开店庆贺费、促销费、广告宣传费,收费手段名目繁多,许多家电制造商哀叹:不进连锁渠道是等死,进去了也挺不了多少日子。 近来,几大连锁巨头在各地争相上演的开店热潮,更是让家电制造商感觉苦海无边。商家开店,厂家埋单。2006年是渠道高速扩张的一年,2006年全国有1000家左右的家电卖场。有厂家算过一笔账,如果在每家卖场投10万元进场费,仅此一项,1000个店就是1个亿。这对于全年利润不过几千万的中小家电品牌早已是个天文数字,这已迫使众多中小品牌被迫先后撤出了卖场。 而家电连锁商们的旗舰店一个比一个开的大,争比“超大”。对此,有家电企业老总一针见血:连锁商做商业已经做成了另类“地产商”。圈地之后就向厂家伸手要钱。家电业本是低利润行业,开店应选租金相对便宜的地方。但是,家电连锁巨头们却个个财大气粗,哪热闹、哪租金高往哪开。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将开店的风险早已转嫁给了制造商。既无风险,又很风光,何乐而不为呢,但制造商们却苦不堪言。 翻翻各地的都市报就会发现,几大家电连锁商们的周末促销广告往往是通版通版地登,投放量快赶上了地产广告。其实,广告费早已成为家电连锁巨头敛财的又一绝招。他们通过低价格从媒体拿下大量的版面,再迫使厂家以较高价格分切走。广告投得越多,连锁商们得到的利益就越多。 十几年前,一些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苦于找不到今天国美、苏宁等这样的通道,快速拿下中国市场的计划很快搁浅。而近来,这些洋品牌又卷土重来,加大了与连锁商们全面合作的力度,难怪一些中小品牌企业惊呼连锁商已成为中国家电品牌的杀手。近年来,中国家电品牌的快速衰减,连锁商要负一定的责任。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完备的法律对连锁商的行为进行规范,商品怎样打折,商家与厂家的议价机制等都受法律的制约和规范,随意向厂家收取杂费的做法是不允许的。制造商有自己的组织,如生产商协会等,这些协会都会代表企业与连锁商协调规则,改变了单个企业与大连锁商势力不对称的状态。有鉴于此,加快制定出台法律法规,规范大连锁商行为,建立和谐厂商关系已成为我国家电市场的当务之急。 中国家电企业的价值链策略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指企业从创建到投产经营所经历的一系列环节和活动。从价值的形成过程来看,各环节的活动中既有各项投入,又同时显示出价值的增加,从而使这一系列环节联结成一条活动成本链。在价值链里制造环节的利润率最低,而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环节却可以获取到相当高的利润。 中国制造是世界加工厂的代名词,中国的家电企业一直都在扮演着廉价劳动力的角色,正处价值链的下端,而真正的价值来源、利润来源不是在上游的原材料研发,就是掌握下游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以芭比娃娃为例,这个娃娃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是10美元,但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却只有2美元。这2美元还不是最终利润,其中1美元是管理费和运输费;剩下的1美元中,0.65美元用于支付来料费用,最后剩下的0.35美元,才是中国企业所得。再比如,温州生产的打火机,卖到欧洲只要2欧元一只。同样的打火机外国人买回去贴上牌子再拿到欧洲去卖,价格都在20欧元以上。这个比例相当于1:10。 中国家电企业在国内的现状也是一样,目前就面临很大的困境,制造企业不断地生产出产品,而这些产品强烈依附于流通渠道的销售,这就相当我们的制造业创造出100元的价值之后,渠道商、品牌商能过大物流的软环节,就自动地创造出1000元的价值,你创造出1千元的价值,流通渠道就能创造出1万元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制造业制造出越多的产品,流通渠道发展得更快。流通渠道凭借其几年来的高速开店、兼并整合,基本处于垄断的状态下,反过来压榨制造企业,制造企业最终只能把流通渠道里的各种费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形成了家电制造业的一个怪圈。
第1页/共2页 <<上一页 | 下一页>>

家电连锁大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