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国内销量无法负担庞大产量时,空调企业的利润也在备受考验,因此“出走”海外市场成为一种必然。 近期,美的电器成为继海尔之后第二个提出“全球化”战略的白电企业,其在2007年年报上重点提到“2008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美的自主品牌拓
当国内销量无法负担庞大产量时,空调企业的利润也在备受考验,因此“出走”海外市场成为一种必然。 近期,美的电器成为继海尔之后第二个提出“全球化”战略的白电企业,其在2007年年报上重点提到“2008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美的自主品牌拓展”,对于这一点美的空调国际事业部在2月25日发给《中国电子报》记者的采访回复中表示,2008年自主品牌将达到18%、2010年则达到40%。 格力和海尔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08年对于海外市场寄予厚望,格力预计出口将增长30%、海尔则增长100%。其他主流空调厂家在三巨头的政策感染及庞大产量压力下,对海外市场自然亦是趋之若鹜。2008年中国空调企业大规模“出走”海外市场将是一种必然,而这种“出走”的背后则是中国空调产业竞争力的大幅升级。 海外建厂 谋求自主品牌 据记者了解,中国空调业出口的高速增长已有7个年头,曾在2004年达到高峰,随后2005年和2006年两年表现虽然较为平淡,但也是稳步增长,直到2007年空调出口再次出现大幅增长。 中华商务网数据甚至表示,2007年出口所占比例首次超过内销。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空调很早就蜚声海外市场,中国空调企业也不是从2008年才走出国门的。但对空调出口来说,2008年还是颇为引人关注,因为从年初各大空调厂家得到的消息可以看到,这一年空调业出口的将不仅仅只是产品。 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的空调企业开始增多,比如美的在越南投资4000万美元建设空调组装厂项目已获核准,现已进入设备安装和生产线试生产阶段;海尔在拥有阿尔及利亚等七大海外工业园的基础上,2008年还将在印度、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再建海外生产基地;即使先前没有一家海外基地的奥克斯,2008年也有了海外建厂的计划,奥克斯空调海外市场部总经理王稳根向记者透露了具体计划:成立两个海外公司、一个组装厂,建两个保税仓库。 美的制冷集团总裁方洪波说:“美的的全球化处于由产品出口向海外制造转移的阶段。”其实这也是整个中国空调出口目前的发展阶段。奥克斯王稳根说:“对外投资、走出去,将是2008年空调出口的一个最大特点。”他分析认为,海外建厂有四大理由:其一贴近空调市场,其二规避高关税国家,其三辐射周边地区,其四向有反倾销可能的地区渗透。 格力巴西建厂之后为其带来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北美销售,足以说明了这四大理由的可信性。格力电器市场部在给《中国电子报》记者的采访回复中如此表示:“在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上,2008年格力电器会根据海外市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跟进。” 除了向海外输出产品以及更多地投资之外,中国空调从2008年开始还将逐步输出“品牌”。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虽然中国空调出口数量庞大且多是大企业出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然主要以代工为主。”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是2008年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提高自主品牌的销售比例。 美的空调国际事业部向记者透露的计划是:2008年自主品牌达到18%,2010年达到40%。格力和海尔虽然没有给予记者明确的数字目标,但都肯定地表示,加大自主品牌的比例势在必行。海尔给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近年来,中国空调产品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制造国家对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比不了成本只好比品牌,或者说是比品质。产能过剩 被迫出走海外 生产基地、品牌继产品之后的“出走”,令中国空调有了即将整体“出走”海外市场的迹象。可以说,空调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的觊觎之心已变得“明目张胆”,而其直接的渊源还在于巨大的销售压力。 一个公认的事实:中国空调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产量的70%。中国内需这几年的稳定增长确实分担了不少销量,但是相对于每年8000多万台的产量来说,仍然有“杯水车薪”的感觉。目前内销量占整体销售的比例也仅为40%多。而且业界期待的三、四级市场销售的爆发,一直也未发生。 虽然2007年底财政部以彩电、手机、冰箱为试点产品推出了“家电下乡”政策,但是空调企业心中大多都十分清楚,空调作为“奢侈品”,在农村市场的普及不是两三年内所能完成的。对于这一点,一向对内需市场抱有很大信心的姜风秘书长也表示认可。 在内销市场无法为产量分忧的时候,中国空调企业开始将目光转移到海外市场,也必须如此做。值得庆幸的是,这几年海外市场一直都未曾让人失望,而且大多数企业也已经尝到了甜头,比如格力、美的连年产量增加,但依然保持良性健康运转,不得不说出口的功劳巨大。其中,美的尤为如此,2007年出口高达750万台;格兰仕则更加明显,2007年出口空调280万台,占到总销量的75%;奥克斯今年天津又设生产基地,产量必将大幅增加,而此时奥克斯在海外市场的步伐也开始加快,两者之间的联系显而易见。 正如美的电器在2007年年报中所分析的“全球除日本少数区域以外大部分地区对空调的需求都在扩大”。“海外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奥克斯王稳根这样认为,“全球变暖令空调需求增加,同时新兴市场又不断涌现。”这个新兴市场包括中东、印度、俄罗斯等地区。 利润下降 也是出走原因 事实上,销量的压力固然是空调企业纷纷瞄向海外市场的重要原因,但是作为企业来说更在乎的还是利润。当国内销量无法负担庞大产量时,空调企业的利润也在备受考验。 姜风认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增加是空调企业走出国门开始到海外建厂的根本原因。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2007年,人民币汇率屡屡经历加速升值,年终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年升值幅度达到6.9%,超出市场预期。而且业界各方面对于2008年的预测也不容乐观,大多认为,受美元持续走弱及贸易顺差居高不下等多种压力因素影响,人民币单边走势将难以扭转。 面对人民币升值及汇率波动带来的家电产品出口利润水平逐渐降低,美的电器在年报中这样为自己寻找出路:“将积极推动海外营销转型和海外制造基地布局、营销分支机构布局以及国际化运作管理体系的搭建。” 现在中国空调企业环顾四海会突然发现,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还有比中国成本更低的国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海尔空调方面就向记者明确表示:“国内人工成本正在增高,所以我们2008年主要通过去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建厂,来实现新的增长计划。” 而且据某空调厂家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如果中国企业去那些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投资,会获得很多优惠政策,以再度降低成本。这便宛如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他还给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有厂家去尼日利亚投产,尼日利亚政府甚至因此表示以后将不容许本国进口空调。”
这些都成为推动空调企业“出走”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各国的各种壁垒。对于那些高关税壁垒的国家,如果空调企业去当地建厂,显然会降低很多成本。王稳根说:“哪怕建立一个组装厂都可以规避很多关税,出口零件以组装可比出口整机的关税低多了。” 对于中国空调企业来说,产量的难以迅速消化还可以退一步指望内需市场的逐渐放量,可是利润的逐渐走低则逼迫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事实上,中国空调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又何止这些,还有即使是“出走”海外也无法逃避的成本增加,比如原材料涨价、各种技术性壁垒(《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等多个指令)的陆续出台。每个企业都在想:能“逃”多少算多少吧。 记者感言 日本和韩国是学习榜样 无论是因为消化产量还是利润驱动,都让中国空调出口看起来有一种“悲情”色彩。而事实是相反的,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中国空调强大的本质所在。 王稳根说:“加大海外市场投入是中国空调产业升级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他让记者仔细观察,2008年加大海外市场投入的是哪些企业?“显然都是在无数次洗牌后剩下的大企业。”他这样认为,“如果企业不够强大,想走出去也是走不出去的。” 美的空调国际事业部的一位负责人私下里对记者表示:“这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日本空调企业大举进入中国的情形,现在只不过换成了中国企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渗透。”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此次中国空调企业的“出走”都带有明显的计划性,比如美的空调,他想要的不只是几个海外生产基地,而是2010年成为全球空调的领导者。中国空调企业勾画出来的是全球扩张蓝图。8000多万台产量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压力,更是一种强大的表现。 中国空调企业开始登上全球化舞台的时候,日本空调企业正卸下昔日的光辉。 依然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日本空调企业大举进入中国、侵蚀全球市场的情形,那时在中国市场日本空调品牌数不胜数,松下、三菱电机、三菱重工、日立、三洋、东芝等等,日本空调几乎成了每个家庭引以为荣的产品代表以及每个中国空调企业顶礼膜拜的对象。现在日本空调品牌依然数不胜数,但是又有多少进入了中国前十?记者得到的数据只有一个松下。 日本空调来中国已经变成只是“生产制造”了。在日本空调品牌无法坚强立足中国市场的时候,日本空调企业在中国的产量却没有任何递减的迹象。中华商务网的一项数据表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生产量占其总产量的比值仍高达24%。不过,主要用于返销日本市场。 不得不再次提到中国空调的总产量8000多万台这一数字,在它的面前日本空调显然是相形见绌的。但是,在品牌面前,中国空调是相形见绌的,比如三菱电机和大金在全球范围内品牌号召力依然是中国空调的学习榜样。同时,空调的产品技术很多还是来自于日本空调,比如一些健康技术。 其实在日本空调下滑的同时,韩国空调的崛起更加引人关注。以LG空调为例,不仅连续7年成为全球销量冠军,而且60%以上均是自主品牌。美的空调海外方面已明确向记者表示:“LG就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如今真正取代日本空调立足全球的还是韩国空调。 中国空调出口只是走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如方洪波所言:“从产品出口向海外制造转移”。记者认为,中国空调的强大只是时间问题,海外建厂需要时间、自主品牌的建设需要时间。
市场分析市场企业品牌空调出口海外美的成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