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7年,我国彩电零售市场销量将达3385万台,其中平板彩电销量将达到770万台,比2006年预计增长63%。平板彩电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液晶彩电,等离子彩电预计销量将持平或略有下降。 液晶屏的技术优势,决定未来液晶彩电将大行其道 GfK

2007年,我国彩电零售市场销量将达3385万台,其中平板彩电销量将达到770万台,比2006年预计增长63%。平板彩电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液晶彩电,等离子彩电预计销量将持平或略有下降。 液晶屏的技术优势,决定未来液晶彩电将大行其道 GfK的零售监测数据显示,从目前市场发展态势看,液晶彩电在近几年将发展成市场主流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我们知道,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作为核心部件的液晶屏可以切割成不同尺寸。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已涵盖手机、PDA、工控产品、便携式DVD、MP4播放器、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彩电等产品领域。这种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特点,目前是其他显示技术所无法替代的,这注定液晶显示产品将大行其道。GfK预测到2010年液晶彩电将在销量方面超过显像管彩电。 均价下滑,销量上升,液晶彩电将成主战场 随着近年来韩国台湾日本等液晶上游供应商加大在大尺寸彩电用液晶屏上的投入,使得大尺寸液晶屏产能不断增大,成本迅速下降。各大彩电生产商加大了开发和投入的力度,使得液晶彩电产品线更加完整。在渠道厂商的共同推动下,液晶彩电整机均价迅速下滑。 根据GfK零售监测,2006年对比2005年数据,32”英寸、42”英寸、46”英寸、47”英寸产品的均价降幅都超过了30%。40”英寸及40”英寸以上产品在液晶彩电中的销量占比迅速上升,约从2005年的8%上升到2006年的24%(见图一)。正因为液晶彩电的迅速扩张,使得等离子彩电也面临着其巨大的竞争压力,液晶彩电市场将会是各品牌争夺的主战场。 国内液晶彩电企业面临份额下降威胁 由于受制于技术与资金的限制,目前我国大尺寸TFT液晶屏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远远滞后于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发展速度。虽然国内液晶屏厂商加强整合,但是这种差异在相当长时间还将存在。 GfK的研究人员认为,价格战依然是液晶彩电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缺乏核心技术是我国彩电行业发展的短板,注定国内彩电企业发展道路必然会十分艰辛。当国外品牌主动降价竞争时,国内品牌液晶彩电销量份额从2005年的71%开始下滑,到目前已降至60%(见图二2007年1-2月的累计数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韩系企业销量份额由从8%上升到20%。可以说,韩系企业在液晶屏和液晶彩电整机市场获得了双丰收。 国内液晶企业如何应对竞争 事实上,我国彩电整机生产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和生产规模都已上升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由于液晶屏核心部件同样是从海外采购,液晶彩电产品性能国内外差异已经很小,国外品牌采取降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这种竞争策略的转变也是迫不得已。当然,国内外品牌的认知度差距还相对较大,国外品牌采取降价策略,效果还是相当明显。这使得国内品牌竞争中常用的价格利器将变得越来越钝。如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扬长避短,是国内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个人提几点建议如下: 1.产品采购方面。由于上游供应商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可以与多家供应商合作,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中获取一些采购优势。另外,液晶屏价格变化快,不断降价的趋势还会存在,这要求厂商必须合理安排库存。 2.与供应商加强合作。提前了解上游液晶屏产品开发发展方向,减少后期整机开发的盲目性。 3.由于不同供应商液晶屏规格尺寸存在差异,整机厂商必须加强零部件模具的通用性,尽量避免被动。 4.根据目前零售状况,平板彩电在五一、十一等旺季销量巨大。由于液晶屏生产采购需要周期,因此整机厂商需要提前做好计划,避免出现旺季断货现象。另外,采购数量对于价格影响很大,不同厂商联合采取集合采购的方法虽然难度巨大,但也值得一试。 5.应利用好国内的生产优势,加大出口量。 6.利用国内品牌的渠道优势,做好三、四市场布局。同时,还可以尝试网络和直销等销售模式。 7.利用国内数字电视市场的发展契机,加强与国内广播电视行业企业如有线电视运营商等的合作。例如,借鉴手机运营商捆绑销售模式,采用与数字电视机顶盒或者付费电视费用等的捆绑销售。 8.加强国内企业灵活经营的特点,加强工程和行业销售,例如奥运会对国内厂商就是一个很大的契机。 9.针对消费者提供特色的售后和其他增值服务。 10.可以尝试开发针对海外品牌的高端产品和服务直接与之竞争。
彩电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