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福建是中国产茶第一大省,产量为全国之冠,茶树品种名列前茅,其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均居全国第一。早在宋代,苏辙在《种子瞻煎茶》中就写道:“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对闽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茶叶是我省农业的重要产品,

  福建是中国产茶第一大省,产量为全国之冠,茶树品种名列前茅,其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均居全国第一。早在宋代,苏辙在《种子瞻煎茶》中就写道:“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对闽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茶叶是我省农业的重要产品,茶产业已成为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茶叶出口是我省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年稳居全国第二位,茶叶生产是我省农民创收的重要渠道。   目前,我省茶产业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茶经济、茶科研、茶文化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大的挑战,我省茶产业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茶叶市场烽烟四起,茶叶市场炒作此起彼伏,我们更应该心存忧患意识,直面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福建茶叶生产平稳、快速发展。   问题:抗衡力不强   纵观我省茶叶生产,目前不少问题已或隐或现,若不引起重视,必将制约我省茶产业的发展。   ——缺乏有影响力品牌。目前,我省茶叶虽然品种多,铁观音、大红袍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有其他一些名茶,但却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其实福建的白茶、红茶也十分优秀,具有市场竞争力,应重视这些产品的开发,引导市场热点,激发白茶、红茶消费。   ——茶企规模偏小。尽管近年我省茶叶年产量已达20万吨,但仍是千家万户的生产格局,把工夫做到基地的龙头企业少。各小企业单打独斗,各自为营,形不成规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国际企业及规模较大的企业抗衡,当然,也就不可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加工水平较低。纵观我省的茶叶加工态势,水平低下的现状显而易见。一是加工工艺落后,不少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加工工艺,几十年不变,很少应用先进的加工技术;二是生产设备陈旧,缺乏创新,影响了茶叶的加工质量。   ——部分产品农残偏高。茶叶的农药残留量问题,一直困扰着茶叶生产和茶农,不仅关系到茶叶的销售,而且影响了我省名优茶的发展。   对策:实现“六个化”   我省名优茶要继续保持优势,长足发展,我个人有一些思考,提出与读者共同商榷,这就是要实现“六个化”:   一是实现品牌化。品牌是企业的核心,是产品质量和品位的标志。谁拥有消费者信任的品牌,谁就能拥有广大市场。近年来,我省名优茶发展强劲,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占茶叶产量和产值的35%和80%。全省有32家企业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有31个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的产品有28个。同时,也产生了一批知名的茶叶品牌,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并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武夷星大红袍”获评中国名牌农产品,还涌现了“八马”、“日春”、“春伦”、“绿雪芽”、“品品香”等一批知名品牌。各产区的企业应该想办法利用地区优势,从品质、规模、安全等方面下工夫,打响自己的地方品牌,这是创新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二是实现规模化。规模是企业扩张的基础,是企业实力的体现,是企业具备发展后劲的保证。目前我省茶业企业的现状是普遍规模小、集群分散。要加大名优茶产业化的力度,政府应加强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开发茶叶交易市场、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等。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就要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也可以采取强强结盟的做法,组成跨省乃至跨国集团。   三是实现科技化。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针对目前我省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低的问题,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做到创新理念、创新工艺、创新设备、创新技术、创新品种等“五个创新”,着力提高名优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在这方面,安溪做出了表率,他们引进台湾的先进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每位茶农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   四是实现外向化。外向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手段。我省茶业品牌众多,但真正能够跻身国内外市场的微乎其微。就以名优茶的出口来看,2006年我省创汇4850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但和茶叶的营销总值170亿元相比,只占1/40,外销空间仍然很大。   五是实现精细化。精细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农业企业必须实现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名优茶生产必须做到“三个精细”:一是茶园要精细管理,除了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外,还应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采用喷灌等技术,提升产品的品质。二是茶叶加工要精细,要更新理念,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出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新产品,引导茶叶新的消费形势,创造新的增长点。三是茶叶包装要精细而不浪费,要在包装的设计、装潢、材料、造型等方面精心研究,体现人文理念、人文关怀、人文色彩,但决不能过度包装。   六是实现安全化。产品质量安全,是企业的生命,也是我省名优茶品牌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当前,茶叶农残超标,化肥施用过量、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威胁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声誉。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