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行业增速放缓,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经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相当。但啤酒行业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不同地区差异也较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华润雪花、青

行业增速放缓,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经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相当。但啤酒行业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消费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不同地区差异也较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行业龙头企业占据行业绝对垄断优势,行业集中度逐年集中。近年来青岛、燕啤的增长速度基本与行业持平,华润雪花以年27%以上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惊人。   我们认为行业竞争的关键是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资本充裕情况,较高的管理水平决定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充裕的资本是公司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竞争的目标是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份额的手段除了加强营销还有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不论是市场开拓还是兼并收购都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   根据以上青岛啤酒的成本构成,假设麦芽价格继续攀升30%,大米、酒花、辅料、人工成本上涨10%,水、能源、蒸汽上涨30%,包装上涨10%,制造费用不变。测算得2008年青岛啤酒的成本上涨压力在13%-14%,即吨酒价格成本上涨200元左右,每瓶啤酒成本上涨0.12元左右。   发达地区啤酒人均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如北京、浙江、福建的人均消费量远远超出全国平均30升的水平,我们认为这部分地区的增长潜力有限。从人均消费量的角度,我们认为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贵州、云南、两湖、广西、海南、江西、四川等地。从啤酒价格角度,江西、广东、云南、四川、湖南、海南的啤酒零售价格较高,啤酒企业的利润水平高。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地区啤酒消费量的增长。   我们认为对于快速发展期的中国啤酒行业,奥运会对行业整体销量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对于啤酒生产企业而言,奥运的作用不在于对消费量的提升,而在于对品牌的提升,对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另外,由于奥运宣传费用的增加,很可能完全抹杀奥运会带来的超额销售利润。   关于投资标的,美国的经验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行业龙头是首选。就是要选择可能成为中国A-B的公司。从目前的情况看华润创业是首选,A股公司青岛啤酒是首选。   1.啤酒行业概况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发展至今,我国的啤酒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有大幅度提升。2007年我国全年啤酒产量3931万千升,人均啤酒消费量30升左右。进入21世纪,各啤酒厂商竞争优势地区逐渐形成,企业要保证业绩继续增长,就必须跳出优势地区,抢占市场份额。这样,行业进入了激烈竞争阶段,行业增速也有了放缓的迹象。2005年-2007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59%,啤酒人均消费量基本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持平。   我国啤酒消费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啤酒的人均消费量增长缓慢,而在经济增长较快地区,如东欧和中国的啤酒需求量和产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增速比发到国家高3%。2007年世界啤酒产量约为15730万千升,其中欧洲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耗地区,西欧啤酒年产量约为30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127升,美国啤酒年产量约为230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77升,日本啤酒产量710万千升,人均消费量85.7升,而俄罗斯、拉美人均啤酒消费量在30-40升。我国2007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在30升左右,虽然已经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但比照发达国家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啤酒消费存在着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路径基本与世界啤酒的发展路径基本一致,也就是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过渡。即使在啤酒行业最发达的山东地区也是如此,如:青岛人均消费量150升左右,济南人均消费量38升左右,山东其他地区平均28升左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为啤酒企业提供了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以及行业增长的空间。对不发达地区的开发是各啤酒企业战略部署的重点。   2.行业竞争及龙头企业概况   尽管我国腹地辽阔,人口基数庞大,啤酒行业在经历了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各大厂商争夺目标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原材料上涨以及低价策略,促使行业整合步伐越来越快。从下表可以看出近三年来我国前四大啤酒生产厂商的产销量和增长速度。可以看到四大啤酒厂商在行业地位日趋稳固,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行业龙头企业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   2007年行业前四家企业以产量计算,占全行业总产量的43.3%,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1.83%,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与行业增速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创业2005年-2007年平均每年以27%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   以下各表是啤酒行业龙头企业的基本情况:   3.资本是啤酒行业竞争的重要要素   上图是我们总结的啤酒行业竞争特征的说明图。我们认为行业竞争的关键是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资本充裕情况,较高的管理水平决定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充裕的资本是公司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竞争的目标是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份额的手段除了加强营销还有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不论是市场开拓还是兼并收购都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   从行业整体情况看,可以说啤酒行业的竞争更多体现在行业前几大啤酒厂商的竞争。啤酒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加上啤酒产品具有保质期短、单价低、运输成本高的特点,造成了目前行业地域垄断的竞争格局,各啤酒企业都有各自的优势地区。另外地方保护主义也使各地小企业能够继续生存的,造成行业兼并困难。目前各厂商的优势区域逐渐饱和,向外扩张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说到底,外延式扩张的关键是市场份额的扩张,最终比拼的是资本。   3.1行业并购资本支出   具体来说,快速消费品由于产品同质化,短期的市场投入会对市场份额的占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的资本支撑,一旦市场投入放缓,竞争者就会趁虚而入,原有的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因此,啤酒企业多半采取收购当地企业或是在当地新建工厂的方式进入非优势市场,如华润收购四川蓝剑集团,燕京收购惠泉,重庆啤酒收购国人,而青岛啤酒采取两种方式并举的方式。收购方式使各啤酒厂商在当地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张,但是近年来行业并购的成本快速攀升,收购成本已经由最早的每千升数百元上升到每千升1500元,好的投资标的已经上升到每千升5000元以上。收购成本压力迫使企业转向自建工厂,如青啤、燕京发行的可转债和增发项目都用于新建工厂和产能扩张。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并购对象的争夺日益激烈,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华润,2007年四月华润收购了蓝剑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增持了14家四川啤酒公司38%的权益和一家贵州啤酒厂100%的权益。使公司产能从2006年底的760万千升增加到2007年底的1000万千升。资本支出高达62.34亿元,约合每千升收购成本3000元。也正是这样大规模的收购兼并导致华润年30%以上的增长。相形之下,青岛啤酒15亿元的可转债和15亿元的权证,燕京啤酒约18亿元的增发,资本实力相差甚远。   3.2市场开拓资本支出   另一项资本支出在于市场开拓费用,在市场份额没有稳定之前该项费用是大量而持续的,以青岛啤酒为例1999年-2000年,青岛啤酒快速进军北京和上海,分别收购了北京的五星、三环和上海的上海啤酒、嘉士伯嘉酿,然而到2007年北京和上海地区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下表分别列出三大啤酒生产企业2007年和2006年的各项费用及占销售收入百分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广告营销费用在各项费用中占比最大,可见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通过对各啤酒企业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各个企业的竞争策略和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华润和青岛啤酒的策略非常激进。青岛啤酒的营销费用远高于燕京和重庆啤酒,其效果不如华润,产销量近三年来保持10%左右的增长,基本与行业水平持平。从EBITDA表至少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华润雪花的EBITDA率最小,通过计算青岛和雪花的净利润率基本相当。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华润雪花和青岛投入相当的市场投入费用,而市场效果差异非常大,青岛产销量近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而华润产销量竟有30%以上的增长。我们不得不说华润是令行业敬畏的对手。燕京的策略相对保守,基本依靠其优势地区销量稳步增长。重庆啤酒受到华润在西南地区的强烈冲击,不得不维持较高的营销费用来保持其在优势地区的优势地位。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资本是快速消费企业壮大的必要条件。华润创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5-2007年华润创业的年产销量增长率依次为27.42%、34.43%和30.70%远高于行业10%左右的平均水平,这和华润不计成本的收购以及不计成本的低价营销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是华润强有力的资本支撑了其近年来的快速扩张。   4.原材料价格,成本压力对企业的影响   2007年下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急速上涨对食品加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对啤酒企业也是如此。下文我们将具体分析啤酒的成本构成,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啤酒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   以青岛啤酒可转债彭城项目为例,下表列举了20万千升产量项目的原材料消耗量。各公司根据口味和地域不同,配料略有不同。   2007年玉门啤酒花价格3.7元/公斤比2006年上涨25%,1吨鲜花价格提升700元。预计2008年啤酒花供求平衡,酒花价格在4元/公斤左右。2007年西北麦芽4500元/吨,澳洲麦芽5800元/吨。从2008年7月大麦期货合约来看,2008年大麦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大米价格在2700元左右比2007年上涨8%,2008年大米价格预计保持目前2700元的水平。   根据以上青岛啤酒的成本构成,假设麦芽价格继续攀升30%,大米、酒花、辅料、人工成本上涨10%,水、能源、蒸汽上涨30%,包装上涨10%,制造费用不变。测算得2008年青岛啤酒的成本上涨压力在13%-14%,即吨酒价格成本上涨200元左右,每瓶啤酒成本上涨0.12元左右。   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啤酒企业多采取提价,大瓶换小瓶、以及降低啤酒度的方法。我们认为啤酒企业基本都可以转嫁生物性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且农作物生长有周期,如果大麦、酒花价格出现拐点将为啤酒行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公司的吨酒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青岛啤酒毛利率还略有上升。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有利于行业整合。但是从成本结构上说包装物才是大头,而且包装物价格有上涨的趋势,以青岛啤酒为例其包装物成本占比由2006年的48.8%上涨到50.50%,如果包装物出现大幅上涨,才是对啤酒企业真正的考验。   5.未来啤酒增长潜力地区   啤酒在各个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给啤酒企业带来了机遇。但是目前我国平均啤酒消费量已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各区域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可避免。下文我们将以区域作为比较对象,应用人均啤酒消费量和啤酒单价,这两个指标找出未来啤酒消费有潜力的地区。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地区啤酒人均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如北京、浙江、福建的人均消费量远远超出全国平均30升的水平,我们认为这部分地区的增长潜力有限。从人均消费量的角度,我们认为中西部地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贵州、云南、两湖、广西、海南、江西、四川等地。从啤酒价格角度,江西、广东、云南、四川、湖南、海南的啤酒零售价格较高,啤酒企业的利润水平高。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增长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些地区啤酒消费量的增长。   下文我们将结合上市公司的情况加以说明。   5.1青岛啤酒优势地区及未来增长区域   从公司地域销售情况来看,公司近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优势地区青岛和华南,华北和青岛以外销售收入基本没有变化。由于青岛人均啤酒消费量已达150升,这个数量与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相当,我们认为未来青岛地区啤酒消费增速将逐渐放缓,山东除青岛外其他地区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另外华南人均啤酒消费量相对其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加上该地区较高的利润率水平,华南是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的来源。华北受到燕京、雪花的挤压,短期难有表现。   公司可转债和权证募集资金项目为:徐州彭城新建20万千升、济南新建30万千升、第三公司新建30万千升、日照新建20万千升、成都新建10万千升、麦芽厂10万吨产能扩建。权证项目为:在山东、广东、江西、福建四省新建生产基地及对合适的目标进行并购。可转债项目有望于08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从公司可转债和权证项目看,公司策略还是以优势地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同时开拓市场未饱和区域。我们认为公司在战略上相对激进,未来山东除青岛地区对公司增长贡献较大。   5.2燕京啤酒优势地区及未来增长区域   公司优势地区在北京和广西,北京的啤酒人均消费量已经达到77升,未来增长有限。广西地区人均消费量处于较低水平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另外福建市场的人均消费量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该地区增长空间也十分有限。我们认为公司主要增长区域为广西、内蒙和湖北。   从公司增发项目分布看,项目主要集中在广西、内蒙、湖北、浙江、四川、山西、新疆等地。预计项目将在09年投入使用。从公司的发展思路来看加强优势地区的同时渗透非优势地区。我们认为公司在战略上比较稳健,优势地区广西、内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3重庆啤酒优势地区及未来增长区域   重庆啤酒的优势地区在重庆,四川其他地区受到华润雪花的竞争影响较大。四川地区啤酒销售价格较高,利润水平较高,公司优势区域仍可保持行业平均增长速度。浙江、安徽地区,竞争较为激烈,但公司基数较小,不排除公司在这些区域取得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另外公司收购湖南国人啤酒,公司在华南地区发展空间较大。   另外集团拥有啤酒产能130万吨,集团2007年销量80万吨,不排除集团啤酒资产整合为公司带来产能扩张的机会。另外老厂区搬迁将为公司带来非经常性收益以及嘉士伯收购苏纽成为公司股东,嘉士伯如何在西南布局,也为公司带来想象空间。   公司的在建项目主要有:九华山、永川、涪陵、黔江和本部搬迁改造。预计项目将在08年底陆续投入使用。我们认为公司的战略也是比较保守的。
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