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2年,县级医院的综合改革仍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内容提示:2012年,县级医院的综合改革仍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正文:
2012年,县级医院的综合改革仍将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据本报记者了解,即将出台的医改“十二五”规划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在给全国政协委员的征求意见稿中都提到,政府在每个县(市)重点办好1-2所县级医院。
2012-2016年中国医疗卫生市场运营态势与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012-2016年中国民营医疗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12-2016年中国医疗电子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农工党中央对全国县级医院改革试点进行了调研,并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建议》(以下称“建议”)的提案。
建议指出,“四个分开”在地方难以贯彻落实,医院补偿机制的建立存在障碍。县医院改革可以在明确根本目标和功能定位的前提下,以卫生行政部门的改革作为“四个分开”的突破口。
“四个分开”仍难落实
全国政协委员吴明指出,县级医院主管部门单一,改革难度较小;同时在补偿机制方面与大医院有相同之处,因此其具有参考价值。
但从实际推进的情况看,县医院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也存在障碍。农工党在调研中发现,“国家有关政策文件提出的‘四个分开’让地方难以贯彻和落实,缺乏可供执行的规范和标准,实践中很难操作。”此外,“医院补偿机制的建立存在障碍”。
造成补偿机制难以建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财政(主要是县级财政)补偿能力不可持续,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县级财政难以长期维持,影响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长期可持续性。二是医疗服务收费没有调整动向,而药事服务收费的概念还有待厘定。
农工党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大多地区参合农民门诊就医超过50%的发生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这也导致老百姓真正受到的优惠幅度并不大。
农工党中央在调研中看到,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药物配送不及时、用药不习惯等。而且,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关系并不明朗,加之新农合制度与基本药物制度的关系也不明确,地方政府不好操作。
明晰角色
农工党中央在建议当中指出,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方便就医,包括“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和预防在基层”。
功能定位则要在明确根本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内居民的就医需求(疾病谱、流动人口和外出人员等;另一些地区由于是典型工业区职业病突出等)确定医院的服务能力(包括科室、人力资源配置、药品配备等)进一步明确,既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包括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农工党中央的建议则进一步具体提出完善补偿重点和方向,包括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公立医院提供公益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中央政府加大对农村“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科学核算县级政府补偿能力和药品销售加成收入的基础上,兼顾补供方和补需方。
针对体制机制难点的改革难点,农工党中央在建议中指出,在目前状况下,“四个分开”很难实现,可考虑将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突破口,明晰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出资人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两种不同角色的卫生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职责。
建议提出,政府部门作为出资人,主要职责应是参与医院的重大发展决策,包括资源配置、服务提供和利润使用等方面,公立医院自身实现具体经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公立医院管理者的责权。作为卫生行政管理者,政府部门主要履行行政监管职能,主要监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