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我国白酒前50强企业销售收入为641.78亿元,占行业总销售收入的66.07%;利润总额88.12亿元,占全行业87.94%。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前十强企业,利润总额均超过亿元,合计总额72.62亿元,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82.41%。

目前,我国白酒前50强企业销售收入为641.78亿元,占行业总销售收入的66.07%;利润总额88.12亿元,占全行业87.94%。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前十强企业,利润总额均超过亿元,合计总额72.62亿元,占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82.41%。   面对行业发展的良好趋势,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先生指出,目前白酒行业呈现出“好”和“快”两大特征。根据市场发展和产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王理事长所说的这个“好”字,不可能对每个企业都产生经济效益。所以每个企业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至于哪些企业会“好”起来,哪些企业会被“好”字淘汰。笔者认为,这一切可能要取决于2007年白酒行业出现几大转折点: 国家监管及质量控制标准化体系逐步健全   近年来,食品安全作为国计民生的话题,越来越被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群众所关注。而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标准化体系不断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   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   2005年9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食品质量认证实施细则——酒类》,并正式启动酒类产品安全质量等级认证。2006年1月,对首批获证企业颁证。通过近两年来的工作,该认证已经覆盖80家企业和酒行业90%以上的国家名优产品。   如今,中酒联合(北京)质量认证中心已经更名为中食联合(北京)质量认证中心。该中心主任赵尔萍介绍说,由于《细则》科学地整合了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认证规范,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非常准确地找到企业在食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基本抓住了食品安全控制的主流。由于从起草《细则》到认证的实施广泛纳进了行业、企业专家的能源,能够很快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实际,企业普遍反映有助于稳定产品的质量。4月11日—13日,国家认监委开会讨论,决定将要组织专家讨论,以补充认证中心提交的一些《细则》中没有涵盖的产品标准,同时还将全面启动食品质量认证工程,由于酒类产品质量等级认证在酒行业的主导作用已经初见端倪,所以它作为示范工程必将受到追捧。   生产许可证发放和QS贴标   根据政府的初衷,白酒、食用酒精纳入食品生产监管系统,并贴上质量安全(Quality Safety)QS标识,抬高行业进入门槛,不但有利于政府对白酒产品消费安全的控制,而且对名酒企业形成一层保护膜,对不规范生产的企业和小作坊形成政策屏蔽。   目前已经有8,788家获证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实力强、发展好的大中型企业。但在3月29日结束的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年会上,企业代表纷纷反映该项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比如说,“两级发证,三级操作”出现的重复管理,错位管理,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麻烦;换证时间不统一,部分来不及贴QS标识的企业,产品在市场遭遇卖场索证的尴尬;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严重,生产许可证监管形同虚设;现场检查希望能让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进来等。   年份酒监管进入议程   年份酒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但年份酒的监管还是一个新课题,因为年份酒还处于成长时期,市场混乱,标注虚假年份的很多,消费者不能按图索骥,放心消费,市场监管缺失。   早期,新闻媒体对于敦促企业加强自律曾经发挥作用,但部分媒体猎奇的炒作方式,给年份酒市场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发生“芝华士事件”,导致行业失语。针对上述问题,行业专家纷纷支招,建议企业加强自律,协会参与过程监督,同时不要标注过高的年份等。   国家质检总局从去年起,就抛出要着手监管白酒年份酒的信息,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纷纷猜测其具体的监管措施。尽管对外界保守机密,但记者还是从多渠道了解到了一些信息。如何考核企业是否有生产的资格和实力,如何考核企业的诚信度,产品的标准怎么制定,是否考虑国外OIV(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等体系制度的先进经验,如何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产品价值等,国家质检总局对于具体措施的出台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但还是比较谨慎。 健康饮酒课题出现重大转变   健康饮酒成为白酒行业最时髦的话题,而白酒长期以来跟烟一样,被视为危害身体健康的奢侈消费品。很长一段时间,行业内认为,新工艺白酒,或者高纯度的食用酒精、低度白酒等可以有效缓解白酒危害健康学说所带来的压力。所谓健康白酒主要锁定在低度、低杂醇油等方面。   现在,白酒与健康的课题已经有了重大突破,对传统观点有一定程度的颠覆,而且行业内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显示,目前对于白酒与健康的研究,已经不是简单地从理论上进行推断,而是加入了大量的事实根据,观念上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更加务实,更加理性,而且注重“以诚信铸就企业灵魂”的意识。   根据去年茅台举办的“白酒与健康研讨会”和今年3月份稻花香为庆祝秦含章先生百岁华诞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所披露的内容,白酒主要企业大部分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既顺应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流,也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形成了迎合和科学地引导。 行业协会工作风格市场化、专业化意识加强   行业协会力量增强,将成为影响白酒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酒类行业处于政出多门、齐抓共管的政策环境,有些环节重复管理,有些环节管理缺位就不可避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的民间组织,主要工作内容局限于协调政企关系,参谋产业发展大计等行业内部的工作,多带有行政色彩。   2006年,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等权威民间组织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工作风格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化、专业化越来越突出,注重通过市场的手段,为行业创造和谐、公平、宽松、有序的竞争环境。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提升品牌、传播文化、引导消费”为主题,组织酒行业主流企业,向社会展示酿酒产业集体的品牌形象,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开创了“健康、科学、文明饮酒”等一系列关乎行业发展关键部位的酒文化研究课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开展的纯粮固态发酵认证,引导消费者消费传统工艺白酒,效果非常显著。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举办的“诚信经销商评选”,在酒类流通领域起到了引导作用。 循环经济解决产业发展短板   “引导白酒企业实现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降低粮耗、能耗,减少损失浪费,‘十一五’期间,力争使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鼓励白酒企业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   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限制发展产业的目录中,白酒长期“榜上有名”,这跟白酒是耗粮耗能、污染环境“大户”不无关系。因为耗粮耗能大,国家提出了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化,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化等“打压白酒”的方针政策。   但随着近年来整个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白酒主要企业在节约能源,酒糟等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工作。工业园区,生态园区等花园式厂区兴建,使得白酒主要企业从耗能、污染“大户”,变成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大户”。
白酒酒类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