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两头在外”。我国光伏产业排前五名企业的产品几乎90%以上都是用于出口,而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也在很长的时间内依靠国外的技术。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中国光伏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然而,在目前形势下,光伏企业要改变现状,恐怕还要经过一番努力和挣扎。因此,要改变国内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必须要求光伏企业转变发展思路,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他说。

内容提要: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两头在外”。我国光伏产业排前五名企业的产品几乎90%以上都是用于出口,而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也在很长的时间内依靠国外的技术。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中国光伏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然而,在目前形势下,光伏企业要改变现状,恐怕还要经过一番努力和挣扎。因此,要改变国内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必须要求光伏企业转变发展思路,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他说。
正文: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两头在外”。我国光伏产业排前五名企业的产品几乎90%以上都是用于出口,而上游的硅料和硅锭生产也在很长的时间内依靠国外的技术。因此,在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纷纷加大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的中国光伏企业不得不面对量价齐跌的局面。
 
    这一局面直接导致中国光伏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产能过剩、库存高企的严峻形势。2011年,国内光伏产能同比增加一倍,但是实际需求仅仅增加25%。也就是说,光伏组件需求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产能的增长。经过大半年时间,目前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高库存问题依然存在。“今年受产品积压影响,光伏组件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但是需求下跌更加严重。光伏企业仍承受高库存的压力。”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表示。同时,价格下跌也令企业苦不堪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江此前就曾分析称,我国主要光伏企业的生产成本很接近,在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出现过度竞争的局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果将是行业集体亏损。”事实上,去年年报和最新发布的一季报也显示,大量上市的国内光伏企业出现了巨额亏损。
    然而,在目前形势下,光伏企业要改变现状,恐怕还要经过一番努力和挣扎。
 
    对于如何破解高库存难题,沈宏文表示,质量的“质”是放在“量”前面的。这就提醒企业应当将产品质量置于首位,而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恰恰相反,片面追求扩张产能,却忽视了光伏组件的质量和技术。“目前国内光伏组件产能过剩是事实,但是过剩的绝大多数是低端产品,高端产品不但不存在这一问题,甚至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要改变国内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必须要求光伏企业转变发展思路,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研发。”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