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雪津啤酒发言人叶岩峰称,雪津作为华东地区强势品牌、福建省最大的啤酒企业,从2000年起,产销量以每年超10万吨的速度劲增,稳居福建第一,2004年雪津啤酒产销量72万吨,跃入全国八强,人均创税利和吨酒税收均名列全国前茅。据英博披露的公告,目前雪津三

雪津啤酒发言人叶岩峰称,雪津作为华东地区强势品牌、福建省最大的啤酒企业,从2000年起,产销量以每年超10万吨的速度劲增,稳居福建第一,2004年雪津啤酒产销量72万吨,跃入全国八强,人均创税利和吨酒税收均名列全国前茅。据英博披露的公告,目前雪津三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已达90万千升,2004年在福建的市场占有率为45%,在江西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8%。

雪津虽然盈利能力不错,但毕竟是处于啤酒业第二集团的区域性品牌,而且相对于仅一年半之前,美国AB公司收购哈尔滨啤酒溢价也不过5倍,英博何以不惜代价拿下雪津?

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目前中国啤酒业可供并购的优质资产所剩不多,另一方面则是英博自身战略布局的需要,英博公司虽然进入中国多年,但是其进展却落后于AB公司。2001年,英博通过收购把赫赫有名的贝克啤酒装入囊中,发展势头迅猛。此后,其战略重点转移到中国,确定了“1/3利润来自中国”的战略目标。招商证券分析师朱卫华说,英博目前主要在长江沿线和珠江两大区域布局,收购雪津以福建、江西市场连接两大区域市场形成一片,这是比较理想的市场格局。据估计,收购雪津后,英博在福建、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和浙江等省拥有30个酿酒厂。其在中国的总销量将达约350万千升。

英博首席执行官、巴西人卡洛斯·布里托表示,雪津啤酒厂是中国啤酒酿造业中盈利最高的厂商之一,这一收购是值得的,雪津啤酒将成为英博全球五大畅销品牌之一。“此次交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将加强英博在华南的市场领先地位。”

外资布局
外资第一次大规模进入中国啤酒市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50多家外资啤酒品牌全面进军中国,当时国内大多数大中型啤酒企业被外资控股或收购,市场上出现大量外资啤酒品牌。1995年前后形成啤酒行业的外资进入高潮。

9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啤酒市场地方保护严重、价格战等一系列恶性竞争,绝大多数外资啤酒企业水土不服,大规模撤出中国市场。仅2000年就先后发生英国巴斯啤酒撤资吉林金士伯,嘉士伯将上海厂的控股权出让给青啤,美国亚洲投资集团撤出北京双合五星啤酒等事件。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又纷纷重新抢滩中国啤酒市场。此时,外资在策略上已经比较成熟和现实,找到更为可行的介入方式,“改用资本说话”,绝大部分采用参股控股国内强势企业的策略,避免水土不服。同时,可以有效绕过地方保护、打破市场割据。

英博的中国收购战就是一例。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英博获得珠江啤酒24%股权,仅用1950万美元,合人民币不到2亿元,而此次英博注入资金12493万元,仅使股权增加1.31%。几年来,啤酒企业的并购溢价由于外资加速战略布局而大幅提高,由此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并购案例还有重庆啤酒(600132)收购战、哈尔滨啤酒收购战。

2003年12月, 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公司以每股10.5元受让重啤集团所持有国有股5000万股,占重庆啤酒总股本的19.51%,转让价款合计5.25亿元。纽卡斯尔成为重庆啤酒第二大股东。

收购的争夺在纽卡斯尔和西南啤酒市场霸主华润啤酒之间展开。重庆啤酒的每股净资产仅为2.5元,虽然华润出价高达每股13元,纽卡斯尔仍以其与重庆啤酒集团技术合作近10年的渊源胜出。
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