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近日在出席全国中小五金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表示,对一些媒体报道的“大规模倒闭”情况现在看来是言过其实了,但是对中小企业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出口退税、出口优惠信贷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对外出口规模和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

内容提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近日在出席全国中小五金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表示,对一些媒体报道的“大规模倒闭”情况现在看来是言过其实了,但是对中小企业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出口退税、出口优惠信贷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对外出口规模和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近日在出席全国中小五金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会议上表示,对一些媒体报道的“大规模倒闭”情况现在看来是言过其实了,但是对中小企业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要予以高度重视。
 
    朱宏任指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一是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原材料普遍上涨,原油、棉花、铁矿石等价格处于高位;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非常突出,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职工工资普遍上涨。以上两个“成本上升过快”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是企业负担依然较重,涉企收费仍然偏多、偏高,违法违规收费依然存在。如,有的地方借乱收费缓解财政困难,有的部门利用手中权力收费谋取部门利益,有的基层执法人员违规收费谋取个人利益等。
    三是去年以来,为了巩固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果,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连续12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今年又连续两次提高了银行利率。信贷规模的缩减,致使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和微型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据统计,银行信贷基本覆盖大型企业和80%的中型企业,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80%无缘银行信贷,大量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解决燃眉之急,借款利率已高达50%-10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难以解决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规模小、成本高等制约“瓶颈”问题。
 
    四是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专业人才短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难以及时消化经营成本上涨因素,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
 
    朱宏任表示,为尽快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困难,党中央、gwy高度重视。今年上半年以来,温家宝、李克强、王岐山、张德江等领导亲自考察调研。工信部也根据gwy领导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一线了解中小企业运行情况,调查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听取意见建议,研究相关对策。同时,各有关部门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增加财税支持,减轻企业负担。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各类专项资金共计123.5亿元,同比增长13.4%。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进步、技术改造、节能减排、融资担保等以及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项目。对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及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困难企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实行“五缓、四减、三补贴”等援企稳岗政策,2010年为企业减轻负担和增加补贴约330亿元。
 
    二是改善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部门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大环境下,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实施差异化监管,放宽中小企业呆坏账核销条件,允许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和贷款损失税前扣除。加大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加快培育信用担保机构,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的政策支持。
 
    三是健全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素质。推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管理咨询、信用评价、创业辅导、质量检测、共性技术研发等服务的机构快速发展。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2010年参加各类zf补贴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达2000多万人。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支持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等促进中小企业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出口退税、出口优惠信贷以及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对外出口规模和质量也得到稳步提高。
 
    五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我部与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使中小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其中还增加了微型企业的标准,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奠定了基础,使各项扶持政策向更为弱势的企业群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