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2008年,我市茶叶基地面积37.93万亩,投产面积23.49万亩,总产量7955吨,总产值6.94亿元,其中竹溪、竹山两个茶叶产业大县茶叶产值均超3亿元。茶叶产业产值、亩平效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全市重点特色产业中均名列前茅,

  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2008年,我市茶叶基地面积37.93万亩,投产面积23.49万亩,总产量7955吨,总产值6.94亿元,其中竹溪、竹山两个茶叶产业大县茶叶产值均超3亿元。茶叶产业产值、亩平效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全市重点特色产业中均名列前茅,成为带动山区农民增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产业。

  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围绕农民增收核心,发挥山区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开发特色产业,以茶叶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一是基地面积迅速扩大。近几年我市茶叶基地面积每年以4万亩的速度递增,2008年,全市新增茶叶面积5万亩,总面积近38万亩,我市也因此成为全省四大茶叶优势产业基地之一。竹溪县基地面积达18万亩,在全省名列第一,竹山县12万亩,被列入全省十大茶叶大县。   二是茶资源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坚持依靠科技,系列开发,全面提高茶叶产业开发效益。大力推广名优茶生产加工技术,市农业局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名优茶制作技术培训,全市名优茶比重达到6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大力推广有机茶开发技术,农业部门通过试验、示范,先后探索出了有机茶生产、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茶园养鸡生态种养模式、有机茶基地认证、有机茶标准化开发等一系列成熟技术,并大面积推广。我市茶叶在全省率先通过欧盟有机茶认证,先后有30多个茶产品获国际国内权威机构有机茶认证,有机茶认证数量占全省1/3强;大力推广有机乌龙茶、珠茶、袋泡茶等茶叶新产品加工技术,通过引进设备、改进工艺,我市武当山八仙观茶场和竹溪梅子垭茶场在全省率先成功研制出有机乌龙茶,并批量上市,市场供不应求,结束了湖北不产乌龙茶的历史。珠茶、袋泡茶等茶叶新品种也相继研制成功,有效提高了茶资源利用率,全市茶叶产业的开发效率也因此大幅提高。按投产面积计算,我市茶叶亩产值达到2954元,比“十五”末提高了一倍多。   三是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把培植龙头企业作为盘大做强茶叶产业的重要抓手,通过企业改制、加大扶持、成立全市茶叶产业协会、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等重点措施,提高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其辐射带动力。竹山圣水茶场、竹溪龙王垭茶场通过民营化改制,企业实力大幅提升,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竹溪梅子垭茶场通过企业改制,企业由原来的一个乡办茶场成长为市级龙头企业,产值连续三年翻番。武当山八仙观茶场由一个村级茶场成为市级龙头企业,该场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制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在2007年湖北香港·绿色食品展销月活动中,该场是全省所有参展企业中拿到订单最大的企业。目前,我市以上述四大茶场为主体的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开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在2008年全省十大茶叶重点企业中,我市四大茶场名列其中,占全省的2/5。   四是开发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茶叶产业开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极大调动了各地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竹溪、竹山、房县均将茶叶产业列为本地支柱产业,加大了组织领导和投入力度,2008年房县政府每亩茶园补贴700多元,当年新建高标准茶园2万多亩,是有史以来该县发展最快的一年。丹江、武当山特区、郧县、张湾等地,也相继加大了茶叶产业发展力度,各级领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茶叶产业开发新格局正在形成。   五是市场前景开阔。我市茶叶以其有机产品标准,上乘而独特的内在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市茶叶单价水平居全省之首,产品销售率走在全省前列。近几年通过开展具有十堰山区特色的茶文化、茶产品展销、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国内外大型农博会等市场促销活动,较好的提高了我市茶叶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目前,我市茶叶已远销东南亚和欧盟,畅销国内大中城市,武当有机茶正越来越为国内外更多消费者知晓,其市场前景广阔。可以肯定,随着我市茶叶产业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十一五”期末,我市茶叶完全可以做成年产值过10亿元的重点特色产业。
茶叶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