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面对海关总署的点名,1月6日,丰益国际通过媒体低调回应称,只是在佳木斯开展一个循环经济项目试点,并未垄断。 但据中华粮网的数据显示:益海嘉里占有国内整个食用油市场的40%,在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益海嘉里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0%。而益海
面对海关总署的点名,1月6日,丰益国际通过媒体低调回应称,只是在佳木斯开展一个循环经济项目试点,并未垄断。 但据中华粮网的数据显示:益海嘉里占有国内整个食用油市场的40%,在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益海嘉里的占有率已经超过50%。而益海嘉里正是丰益国际在华投资的、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总部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也许并不知道,“金龙鱼”、“口福”、“胡姬花”、“鲁花”、“福临门”等众多知名食用油品牌的背后,都有丰益国际的影子。 觊觎中国市场 两年前,一桩远在新加坡的家族收购,改变了中国粮油市场竞争格局。 2006年底,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丰益国际)以27亿美元收购了新加坡郭氏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并与其在中国的子公司益海集团合并,成立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益海嘉里”)。这其实是一场家族间的收购:嘉里粮油的掌门人郭孔丞是马来西亚首富、郭氏集团掌门人郭鹤年(亚洲第三大富豪,约有资产70亿美元)之子,而丰益公司掌门人郭孔丰则是郭鹤年的侄子。 今年86岁的郭鹤年,于1949年在马来西亚创立郭兄弟集团,已发展成为亚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成员包括太平洋航运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饮料、南华早报等等。 1974年,郭兄弟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嘉里控股有限公司,从此“嘉里”成为郭兄弟集团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广泛业务的标志。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属下的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粮油生产企业的专业性投资公司。 益海集团则是丰益国际与美国ADM公司合资,在中国成立的中国最大大豆压榨企业。 在这桩收购中,丰益国际不但收购嘉里粮油的全部股份,并且收购了美国ADM公司持有的益海集团的全部股份,收购完成后仍在新加坡上市,丰益控股、郭氏集团和ADM分别持有丰益国际48.5%、31%和6.7%的股权。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两年后的今天看来,虽然这只是郭氏家族兄弟间的交易,但整合了嘉里粮油和益海集团两个集团资源的丰益公司,现已经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食用油寡头。 这位人士透露,这桩收购案,是丰益国际掌门人郭孔丰向郭鹤年献议而完成的。“郭孔丰早就认定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准确。”这位人士说。 据丰益公司的2007年财报显示:收入为164.661亿美元,2006财年是70.16亿美元,增长134.7%,其营业利润2007财年是9.252亿美元,增长338.5%(主要是与嘉里粮油合并的因素)。其净利润增长了169%,从2006年的2.159亿美元增长到5.804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其财报还显示,来自中国的业务收入位列第一,高达84.81523亿美元,占2007财年全部收入的51.51%。同比2006财年的41.772亿美元,增长竟超过了200%。主要业务是油料和谷物加工,以及销售包装油。 而丰益国际最新的200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该公司净利润仍然达到创纪录的4.8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7%。 显然,丰益国际在中国收益甚丰。 寡头成长史 上世纪80年代,嘉里粮油在深圳蛇口设立南海油脂公司,中国第一个小包装食用油品牌“金龙鱼”诞生,首次为中国引进了小包装食用油的概念。 据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2007年统计的数据显示,“金龙鱼”牌系列食用油当年蝉联食用油全国销量冠军,市场份额超过40%。据了解,继1996年以来,“金龙鱼”已经是第11年登上销量冠军宝座。 “在全国十大食用油品牌排名当中,嘉里旗下品牌就占据三个位置,并仍有增多趋势。”一位国内食用油企业老总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仅金龙鱼、胡姬花、鲤鱼三大嘉里粮油旗下品牌,销量就超过了十大品牌中其余品牌销量的总和。如果再加上其他13个品牌的销量,嘉里粮油占据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以上。” 这位老总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嘉里粮油在深圳生产出中国第一桶小包装油时,当时国内还没有小包装油概念,所以这个市场并不被看好。但当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生活消费品的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而且当时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现状是,市面上到处充斥的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郭氏兄弟认为小包装油在中国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时任南海油脂总经理的李福官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准备用3年时间,2000万的资金敲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大门。一年下来,销量达3000吨。如今嘉里粮油的销售规模已远远超过100万吨,并且每年增长率逾10%。 “巨大的空间必将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一位食用油企业老总不无忧虑地说,丰益国际已经成为亚洲最大农业综合企业集团之一,并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油料提炼商。 扩张进行时 令人更为关注的是,丰益国际在中国的扩张之路极其迅疾。 上世纪80年代末,益海嘉里才开始了中国粮油市场的开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粮油加工、贸易商,在中国累计投资40余家粮油食品以及相关业务的生产加工企业。 而整合了益海集团与嘉里粮油后的丰益国际,等于整合了两个不同的市场,形成了对中国市场的交叉覆盖。 业内人士介绍,嘉里粮油的生产基地从南到北大多选址在沿海城市。益海嘉里集团副总裁李福官(曾任嘉里粮油总经理)介绍,嘉里粮油选择生产基地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交通便利。嘉里粮油的油料虽然已有40%实现本地采购,但其他还需依靠进口,因此港口城市成为降低运输成本的首选。其次,基地所在地是区域市场的中心或原料基地。如成都是菜籽原料集中地,也是西南区域的市场中心,而西安则是西北区域的中心。 资料显示,在进入中国的10多年时间里,嘉里粮油先后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岛四大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营口等十几个生产加工点,覆盖全国市场,构成了非常庞大的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体系。 “更为可怕的是,郭孔丰在中国快速地复制自己的工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益海集团从2002开始,在两三年内,做了20多个工厂,有的新建、有的在收购老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扩建,进行设备改造。” 记者发现,时至今日,郭孔丰仍频频到国内各地考察市场、洽谈投资。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和接待,在很多地方政府眼里,郭孔丰就是“财神”。 官方应对外资控制 2008年8月,市场传出“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收购东北大豆”的消息。同时,路易达孚也在重金招聘副总经理,负责东北地区大豆粮库的谈判与大豆采购业务。大豆在进出口中占了很高的比重,此次海关总署的预警主要指大豆领域的外资控制。在预警报告中,撰稿人特别提到了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 虽然发出预警,但海关总署并没有对此提出政策建议,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怕对其他部门造成压力,对国家决策造成影响。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却认为,海关总署预警的目的是“以大豆为鉴,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产品上防备外资的大举进入。海关的预警对于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大豆的前车之鉴,李国祥认为,大豆加工的60%以上受到跨国企业的控制,大豆食用油和饲料价格也受到跨国企业非常大的影响,忽高忽低,损害了豆农和收储企业的利益。 对于外资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徐祥临表示,我国的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需要的是改革机制,不是非得要外国资金进入。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日前也表示,将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引导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并将适当增加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和薄弱地区的小包装成品粮油应急储备库存,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粮油丰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