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对山东788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调查,山东省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7.3%。从季度上看,二季度价格上涨势头整体上得到遏制,但价格仍处于高位,同比上涨20.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1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价格均比上年同期
据对山东788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调查,山东省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7.3%。从季度上看,二季度价格上涨势头整体上得到遏制,但价格仍处于高位,同比上涨20.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1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上涨,但二季度农、林、牧业在高位上开始呈现回落,渔业价格则继续上涨。 一、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走势 1、种植业产品价格高位运行 上半年种植产品价格同比上涨25.4%。其中:一季度涨幅最高,同比上涨34.2%,二季度增幅回落,同比上涨18.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16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上半年粮、棉、油、菜、果同比价格均呈涨势,但二季度除水果外,其它均比一季度增幅回落,其中蔬菜回落幅度最大。 (1)粮食价格涨势趋缓。山东粮食生产价格自上年四季度达到高点后,便整体呈现回落态势,上半年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0.6%,其中:二季度上涨8.4%,增幅比一季度回落6个百分点。分品种看,上年末涨幅大的品种呈现高位回落,涨幅小的继续上升,其中:二季度玉米同比上涨8.2%,增幅比一季度回落9个百分点;大豆上涨34.9%,比一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薯类上涨18.2%,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稻谷上涨1.1%;小麦上涨8.7%,其增幅均高出一季度。 (2)棉花价格相对稳定。棉花(籽棉)平均价格上半年以来一直稳定在6.5元/公斤左右,上半年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4.3%,其中二季度略有回落,为6.3元/公斤,同比上涨11.1%。,涨幅比一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 (3)油料价格高位运行。今年以来,因受国际油价上涨和国内油料货源紧张等因素影响,油料价格大幅上涨,上半年同比价格上涨47.3%,仅次于生猪价格的涨幅。其中:一季度上涨迅猛,花生果的价格从上年四季度的4.8元/公斤猛升至6元/公斤,同比涨幅达47.9%;二季度涨势趋缓,同比上涨45.7%,涨幅回落2.2个百分点。 (4)蔬菜价格高位回落。上半年蔬菜价格同比上涨35.1%。一季度受春节需求拉动上涨幅度达49.5%,二季度因气候转暖,露天蔬菜供应量增加,蔬菜价格较一季度大幅回落,但同比价格仍上涨21.9%,增幅较一季度回落27.5个百分点。分品种看:块根类和茄果类涨幅最高,上半年同比上涨53%和36%,其它涨幅在30%以下。其中:二季度回落幅度较大的是葱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分别回落190个、45个和11个百分点。 (5)水果价格波动上升。上半年水果价格同比上涨17.0%,其中:一季度水果价格同比上涨12.0%,较上年四季度增幅回落19.3个百分点,但二季度再度上升,同比上涨19.7%,较一季度增幅增加7.7个百分点。分品种看,上半年瓜果类上涨19.5%,苹果上涨8%。 2、林业产品价格首现降势 二季度林业产品价格首现降势,同比下降3.4百分点,但因一季度林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9.7%的拉动,上半年林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6%。分品种看:核桃价格下降较多,二季度平均价格为17.6元/公斤,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拉动上半年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花椒、杨木和桐木上半年同比上涨21.1%、6.3%和9.7%,但二季度均呈高位回落态势,同比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回落了21.1个、6.9个和6.4个百分点。 3、畜牧业产品价格先升后落 上半年畜牧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34.6%,上半年价格走势是:一季度价格在生猪价格大幅拉升下强势上涨,同比上涨40.6%,二季度增幅出现大幅回落,虽然价格仍高于上年同期,同比上涨27.3%,但增幅比一季度回落了13.3个百分点。其中:前期涨幅最大的生猪价格二季度同比上涨48.7%,比一季度回落了22个百分点;活牛和活羊价格同比增幅均比一季度回落;但牛奶和禽产品仍呈上升势头。 4、渔业产品价格维持升势 今年以来,渔业产品价格一直呈上涨势头,上半年同比价格上涨16.1%。其中:一季度同比上涨15.6%,二季度同比上涨19.9%。分品种看,海水鱼类涨幅较小,淡水鱼类价格涨幅很大。其中:海水鱼类上半年同比上涨14.1%,海水贝类上涨12.0%,海水虾蟹类上涨6.0%;淡水鱼类上涨34.7%。 二、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自上年5月份开始以来,至今年一季度为止达到最高点,进入二季度呈现出了高位回落态势,尽管价格仍高于上年同期,但回落态势已彰显出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已被有效遏制的事实,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因素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限制粮食出口的税收政策。为了引导粮食向国内供给,稳定国内粮食价格,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税收杠杆作用,在及短的时间内连续发布了限制粮食出口的三大调控政策,首先规定于2007年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84类原粮及制粉产品的出口退税,继而又宣布,从2008年1月1日起,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57类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征收为期1年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开始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3种商品涉及11个8位税则号的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三大调控政策对促进了国内粮食供需平衡,抑制粮价过快上涨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一、二季度粮食价格呈回落态势的重要原因。 2、鼓励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由供求趋紧导致的生猪价格上涨对抑制物价和稳定农产品市场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增加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政府有关部门自2007年7月开始就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生猪生产信息的分析和预警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促进生猪生产,扩大生猪供应,抑制价格继续上涨起到重要作用,这些政策的效果也在今年二季度逐步显现出来。 3、促进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抑制粮价上涨,国家在取消农业税,增设种粮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在年初多增1300多亿元的“三农”支出的情况下,又在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出台了十项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其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4项补贴达950.63亿元,比2007年增长85%。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产量及供应预期看好,为稳定和抑制粮价上涨奠定了基础。 4、加征化肥出口关税政策。受国际化肥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国内化肥出口迅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尿素出口同比增加25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同比分别增长280%和130%。因化肥出口的过快增长加大了国内化肥价格上涨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国内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化肥供应紧张。为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在2008年4月20日至9月30日国内用肥旺季内,对所有贸易形式、地区、企业出口的所有化肥及部分化肥原料在现有出口税率基础上,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加征特别出口关税后,化肥出口税率将为100%至135%不等,有力控制了化肥出口量,缓解了国内化肥供应。 由于以上政策的及时制定与实施,已使抑制农产品物价上涨的调控任务初见成效,但应当看到是:当前农产品物价仍处高位,一些影响物价上涨的根本性原因并未得以解决,农产品生产成本高涨,国际农产品供需趋紧,都给各级政府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胀带来困难,因此,我们建议: 1、切实落实各项对农扶持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扶农政策,无疑是促进农业生产,保证农产品供应均衡的良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政策落实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民利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我们应将抓好政策落实做为搞好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重中之重,切实把政策落实到位,保证政策惠及到每个农民,特别是对种子补贴一类的政策,要改进补贴方式,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和资金流失,本着政策制定的原本目的,使每一户购买种子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能拿到相应的补贴。 2、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建设、土壤改良、机械化推进和生态建设等,但这些建设一直处于薄弱环节,农田水利设施损坏较多,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些对农业生产已构成了潜在危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今年1月份再次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应当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增加相应投入,加强投入资金项目审核和资金流向监督及完工项目验收,真正做到投有所获,投有成效,切实改进农业基础设施现状。 3、有效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今年上半年农资价格继续上涨,其中:仔猪、饲料和化肥涨幅较大,直接拉动种植和养殖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因此,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是当务之急,而要有效控制住农资价格上涨,就必须针对上涨原因采取措施,减少出口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增加供给,增加母猪饲养量,扩大大豆、花生等种植面积,扶持化肥生产企业,特别对发展潜力大,利于土壤改良,能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腐植酸肥、有机肥的生产给予信贷和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从农业生产源头解决农业问题,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真正达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