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9月份,国内稻米进入新稻季节,市场有走弱趋势。早稻收购接近尾声,需求减弱,价格小幅回落;中晚籼稻在早稻价格回落的带动下,开秤价高开低走;粳稻零星上市,价格也呈现季节性下跌;大米需求受节日消费拉动有所增加,但仍不处于强势,不足以支撑
9月份,国内稻米进入新稻季节,市场有走弱趋势。早稻收购接近尾声,需求减弱,价格小幅回落;中晚籼稻在早稻价格回落的带动下,开秤价高开低走;粳稻零星上市,价格也呈现季节性下跌;大米需求受节日消费拉动有所增加,但仍不处于强势,不足以支撑稻谷市场价格。一、新粮陆续上市稻谷交易疲软 受新粮陆续上市的影响,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继续疲软,并且在9月9日出现全部流拍的局面。本月其余三次交易,分别计划销售14.6万吨、14.96万吨和10.09万吨,实际成交0.32万吨、0.87万吨和0.18万吨,成交率为2.18%、5.85%和1.81%。自从7月份以来,在新粮批量上市的影响下,最低收购价稻谷交易对市场调控能力逐渐减弱,此外,需求不振也是造成交易疲软的重要原因,前期气温高,大米需求不旺,并且交易的多是05、06年陈稻,预计后期最低收购价稻谷交易对市场影响仍然有限。 二、早稻收购结束价格小幅回落 早稻价格在经历了7、8月份高开高走之后,本月受收购主体的退市和中晚籼稻上市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9月份在国有粮企完成收购任务、逐渐淡出市场之后,加工企业则成为市场的主要收购主体,但由于市场粮源的逐渐减少,以及农民售粮习惯发生改变(常年售粮),加工企业的收购策略也大多以边加工边收购为主,本月收购进度放缓。不过由于今年前期早稻收购价格较高,收购进度较快,今年收购量有明显增加。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9月20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早籼稻815.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37.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604.2万吨,占收购总量的74%,比上年同期增加232.1万吨。 三、中籼稻上市价格高开低走 本月,中籼稻批量上市。受成本推动和早稻高开的影响,中籼稻价格也呈高开之势;但随着早稻价格回落,中籼稻价格涨势趋缓,部分地区已有回落。但受早籼稻价格仍在高位的支撑和成本增加农民惜售的影响,中晚籼稻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不大。9月9日,国家发布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0.79元/斤,粳稻为0.82元/斤,相临等级之间等级差价为每市斤0.02元,由于目前中晚籼稻市场价格多在0.90元/斤以上,今年预案势必不能启动,有关部门可能仍会出台指导价来引导收购市场。据了解,部分地区粮库已有补库中稻的准备,根据早稻收购经验,一旦直属库大量介入收购市场,中稻价格将有上涨可能。 四、新粳稻零星上市市场压力明显 受前两年粳稻价格低迷、种植效益偏低影响,农业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调查的结果均显示今年东北粳稻种植面积将会减少。但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调控措施,使得东北粳稻市场重拾涨势,农民对粳稻的种植积极性也有所改观,种植面积继续平稳略增;再加上水稻生长期间,天气条件相对较好,今年东北粳稻再次丰收依然可期。本月,部分早熟品种已有上市,在成本、政策支撑下,价格较为坚挺,但压力仍较为明显,传统的东北运输难问题仍将制约东北粳稻销售,并且随着苏皖粳稻品质的改善减少了对东北粳稻的需求,同时前两年库存偏高东北仓容紧张使得今年收购量有限。预计后期东北粳稻价格小幅走弱。 五、米市震荡调整稻强米弱格局仍存 本月,大米市场在中秋节分化明显。节前受节日消费拉动,需求增加,价格有所上涨;节后新米陆续上市冲击市场,市场转弱,同时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产区部分大米加工企业增加了开工率,以供应节日市场需求,再加上秋收时期,大量农民工返乡秋收秋种,大米的集团消费量也有所下降,节日效应继续弱化,米价弱势,“稻强米弱”格局依然存在。 10月份将进入新季稻谷全面收割,中晚籼稻、粳稻陆续上市。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最低收购价预案无法启动,除了相关部门会出台指导价来引导收购市场外,各方普遍关注将在10月份举行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由于近期提高粮食价格的呼声强烈,不排除有利好政策出台的可能。预计10月份国内稻米市场价格有望趋稳。
市场上市影响分析报告需求东北价格增加收购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