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前我国纺织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正处于:行业整体形势复杂,企业困难因素增加,经营风险加大,效益下滑明显,行业生存面临考验的局面,出现了一批停产、半停产甚至亏损的企业,纺织行业这种相当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整个棉花产业的冲击是不可避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正处于:行业整体形势复杂,企业困难因素增加,经营风险加大,效益下滑明显,行业生存面临考验的局面,出现了一批停产、半停产甚至亏损的企业,纺织行业这种相当严峻的经济形势对整个棉花产业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分析、判断2008年度的棉花产业形势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它给2008年度棉花形势注入了非常不利的负面影响。一、关于地产棉情况 2008年度根据市农业局天津市共种植棉花105.37万亩,与近几年相同涉及12个区县,比上年度市统计局农业普查的最终数据101.22万亩,增加4.15万亩,增幅4.09%。按上年度单产计算,预计2008年度天津市棉花总产量9.5万吨左右,今年天津市静海县棉花种植面积由于该县近两年快速增长的棉花种植面积,和宁河县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少,历史上首次成为我市第一棉花种植大县。今年,静海、宁河两县共种植棉花50.2万亩,占全市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7.6%,几乎占全市棉花种植的半壁江山。从种植面积看,静海、宁河、宝坻、武清仍为天津的四大传统产棉县,但武清的棉花种植面积从2005年度下降到10万亩后,近几年来,一直徘徊在10万亩左右,是四个产棉大县中最少的一县。而静海近2~3年棉花种植面积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省市在该县大面积的租地种棉所致,其生产的籽棉也将大部分流回外省市。 2008年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推动农资价格的暴涨,比如化肥、农药、农膜等,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很快,带动了我市今年棉花种植成本的快速提高。另外从天气看,由于今年我市棉花种植后处于长时间低温多雨,造成病虫害和往年相比有增加趋势,这又加大了棉农对农药的投入。以上诸多原因造成今年棉花的种植成本大幅攀升,预测大约在15%~20%左右,是历年来我市棉花种植成本增幅最大的一年。种植成本的提高,助长了棉农对今年籽棉收购价格预期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农资成本的大幅提高有可能导致棉农控制和减少对化肥、农膜等生产投入,进而会影响以后的棉花产量。 尽管纺织行业目前形势相当严峻,但仍阻挡不了棉农对新年度籽棉收购价格预期。据协会调查分析,棉农今年可以接受的籽棉收购价格有可能在3.3~3.5元/斤。按照这个籽棉价格,衣分37%~38%,棉籽价格1.2~1.3元/斤测算的话,预计今年皮棉成本价将超过1.4万元/吨。这种情况,无疑将给困难的纺织行业雪上加霜,也将给棉花收购、加工、皮棉销售和纺织等相关行业都带来新的难度,风险系数加大。如果低于这个价格,又会造成棉花的惜售,今年棉农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收益,还将会影响明年棉花种植的积极性,使棉花生产再次出现大的波动。实事求是讲,当前纺织行业严峻的经济形势难以对棉农的预计价格形成有效支撑,因此,新年度双方对价格的交汇点难以达成一致。棉农对加工企业、加工业对纺织企业的价格僵持将难以避免。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如何保护棉农利益和兼顾纺织行业可以正常运行的矛盾面前,面临抉择和考验。 二、关于全国棉花的种植情况及产量预测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基本和去年持平。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在8800万吨左右,由于新疆产棉区在4月份棉花种植时遇上历史上罕见的雨雪,造成大面积的补种,再加上黄河和长江流域今年的低温和多雨,都会造成棉花的成熟期有可能要推迟7~10天左右。其中,黄河、长江流域由于天气的原因,还有可能造成棉花的减产,预计2008年度棉花总产量大约和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减少,从目前的棉花长势看,仍可有维持在750~770万吨的产量预期。 三、关于纺织行业情况 纺织行业是我国棉花产业的龙头行业,其兴衰直接决定着整个中国棉业的走向。2008年纺织行业面对着人民币快速升值;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国际市场环境,直接冲击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出口;再加上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增加和快速增长;从紧的货币政策又基本上切断了纺织行业正常资金供应链;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的环保压力加大、出口退税下调及银行利率的上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制约纺织行业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因素增多和加剧,使纺织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逼迫行业发展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转向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个阶段的转换过程中,面临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纺织企业的整合重组,将有一批中小企业面临停产、倒闭。 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于8月3日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也有1万多家中小企业位列其中,另有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面临重组。 针对纺织行业的困难,虽然从8月1日起,国家调高了2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率。从理论上讲,可以减轻纺织行业面临的出口压力,缓解企业的困难,对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国际需求下降对纺织行业出口影响巨大,因此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实际受益度仍有待评估和检验,它也不会从根本上扭转出口增速下降的趋势。总的感觉是这项政策对纺织行业受惠程度没有预期那么大,也不可能改变纺织行业的下滑趋势,棉业产业链内上游行业对此不能寄予太高的期望。 四、关于2008年度棉花产需平衡情况 尽管我国纺织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从今年上半年实际运行结果看,纺织行业的增长还是显见的。以纱线为例,截止2008年6月底,07年度(2007.9~2008.6)我国纱线总产量已达1744.83万吨,同比增长11.30%。2007年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预计本年度纱产量不少于2100万吨。考虑到新年度我国纺织行业的实际困难,将影响到对棉花的实际需求,2008年度纺织行业如果按5%的纱线增长率测算,则2008年度我国纱产量将在2200万吨以上。按近两年我国实际吨纱用棉量计算,在保证合理库存的基础上,2008年度我国实际用棉量将在1110万吨左右,扣除750~770万吨的棉花产量,理论上2008年度我国棉花仍有340万吨以上的缺口,将主要依靠进口棉解决。考虑到我国近几年棉花产量常被低估的可能,新年度棉花缺口至少也要在280万吨以上。 五、关于宏观调控政策 这是政府层面的事情,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的近几年过来实际运行情况看,目前国家宏观调控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尽管在宏观调控上目前还存在反映滞后,节奏上还有待进一步趋于合理,行业看法不一致的问题,但从效果上看是越来越有效,手法上越来越成熟。具体反映在近2~3年棉花市场运行比较平稳,价格上未出现大起大落,棉农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没有影响纺织用棉的需要。 国家宏观调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发挥国家储备棉的调节作用 国家根据棉花供需情况及价格变化,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棉的吞吐作用,达到稳定市场,稳定价格和保护棉农利益的目的。 (二)控制进口棉 国家根据当年度产需缺口及纺织行业用棉需要,通过进口棉的配额管理,从数量上和节奏上控制进口棉的数量和进度,既弥补了近几年我国因纺织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逐年加大的棉花缺口,又保证了纺织企业正常配棉和用棉要求,稳定了纺织生产和出口,对推动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利用税收的杠杆,控制棉花价格保护棉农利益 国家充分利用进口棉的税收政策来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以保护棉农利益,为了避免内外棉价差冲击国内棉价,国家从2005年开始对关税配额89.4万吨之外,增加进口配额的进口棉花实行了征收滑准税政策,滑准税是根据国内外市场棉花价格变化,基本上每年都做适时调整,达到既满足纺企用棉,又能实现稳定棉花价格,使进口棉花价格基本上处于略高于国内棉花价格,从而保护了棉农正常利益的目的。 除了上述三点之外,有关部门也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间接配合宏观调控实施的有效性,如: 1、农发行每年利用信贷政策,支持棉花的收购、加工、发布收购指导价控制加工风险,利用限期还贷等措施,避免了企业棉花的囤积和惜售,保护棉花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 2、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棉花协会正在加大棉花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走势,适时发布棉花信息,引导市场平稳运行。目前天津市棉花协会为配合这项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已被国家棉花信息网正式指定为国家棉花信息网天津检测站,负责天津棉花信息的采集发送工作,不但为天津棉花协会无偿配备了有关设备,还可以使天津棉花协会和国家棉花网实现资源共享,以更广泛、更及时的信息服务于天津棉界,这也是双方合作,实现双赢的成功范例。 3、国家投入资金支持优质棉基地建设。为不断加大主要棉产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棉花生产扶持力度,国家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立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还对部分棉产区实行了良种补贴甚至保险等,以建立稳定棉花生产的长效机制,控制外棉对我国的冲击。 4、研究建立棉花预警机制和价格引导等,以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工作的需要。
纺织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