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994年4月20日,省政府批准在萧山、湖州、苍南等地建立7个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这是我省第一批农业开发区。   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范围即区政府1993—1995年萧山东部新围海涂,东临杭州湾,南至绍兴垦区,西北接壤萧围5.2万亩垦区,总面

  1994年4月20日,省政府批准在萧山、湖州、苍南等地建立7个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这是我省第一批农业开发区。   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范围即区政府1993—1995年萧山东部新围海涂,东临杭州湾,南至绍兴垦区,西北接壤萧围5.2万亩垦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3.3万亩)。开发区成立之初即明确提出:走市场经济道路,鼓励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历史标签   从此,在围垦3.3万亩茫茫芦苇荡上,萧山人凭借“一副扁担和一双手”,开始了发展现代农业之路。经过14年艰苦创业,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成功崛起,辐射带动萧山50万亩垦区,引领一大批萧山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成为全区乃至全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出口创汇的基地、区域经济的龙头、现代农业的样板”。   现代农业,在滩涂中崛起   “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苇荡。”“住在漏雨的工棚里,还有蚊虫、蛇蝎为伴。”“用井水泡茶,浮起一层泡沫,烧起粥来,又苦又咸。”14年前,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就是这样的“景象”。   而此时的中国农业正尝试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实行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离。1994年,萧山对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的土地进行公开招投标,确定了第一批38户经营户。这也是萧山国有土地第一次通过公开招投标的形式来确定经营权。   萧山人围垦,有一种吃苦耐劳的“扁担精神”,萧山人也有句老话叫“一脚不去,一脚不来”。第一批拓荒者就是在满是泥沼、芦苇的滩涂上白手起家,开始了创业之路。   尚舒兰的名字,如今在萧山无人不晓。她,就是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第一批拓荒者之一。   “1994年投标时,有几个竞标者看到一片滩涂,荒无人烟,立即打了退堂鼓。”尚舒兰说,“我1989年就在萧山垦区搞过承包,心里有底,就决定在这里扎下根来。”   虽说“有经验”,但创业初期的艰苦可想而知。承包了近1000亩土地后,尚舒兰吃住在围垦,“早上四五点起床,然后下地干活,干到晚上七八点才吃晚饭”。   “鱼塘,是靠10几个人挖出来的。简易工棚是用石棉瓦和茅草搭的。大家挤在4间棚子里,冬冷夏热,蚊子又多,根本没法睡觉。”第一批创业之一的“元老”王林焕回忆说,“一到下雨天,工棚漏水不算什么,因为要连夜滚在泥水里,加固鱼塘的塘坡,避免鱼被冲走。虽说艰苦,但养鱼蟹效益不错,我在次年就赚到了第一桶金,1997年就收回了170多万元成本。”   几经起落,“围垦明珠”终生辉   “从骑自行车到开摩托车,后来是开桑塔纳。如今有的经营户已经开上了奥迪、凌志。”   “创业初期的那些人,如今不少当起了老板,有的还成为全国劳模、区政协委员。”   这些是围垦人今天喜欢议论的话题。风风雨雨14年,萧山人的“扁担”终于挑出了一个全省农业开发区的“样板”、挑出了一颗“围垦明珠”。   回顾创业历程,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994—1997年初创粗垦阶段;1998—2001年灾后重建阶段;2002年至今全面建设阶段。   1997年,遭受11号台风的袭击,开发区的农业设施、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破坏,跌入前所未有的发展低谷。随后,萧山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扶助措施,包括减免、推迟缴纳承包款、对水毁设施修复进行补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等。历经4年艰苦奋斗,生产得以恢复。   灾难没有压垮创业的决心,反倒让大家更深刻地思考“路怎么走”的问题。   “单一的养殖或种植,风险太大。”一些经营户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搞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有的经营户迈开了“创牌之路”。 韩秀良就是在低谷时期进驻的一位创业者。他在1998年投入527万元,引进了日本品系中华鳖,通过养殖种鳖、生蛋孵化,打造品牌,如今,他注册的中华鳖“健劲”牌已是国家驰名商标。   不仅自己致富,农业综合开发区还积极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围垦农户奔小康。如今萧山最火的水产养殖——南美白对虾,就是2000年农业综合开发区最先引进的,养殖面积已超过10万亩,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一大“法宝”。   2002年后,农业综合开发区步入全面建设阶段。园区内水产养殖、蔬菜园艺、种子种苗三大主导产业布局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农业开局良好。2007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65亿元。   远眺像森林,近看像花园。未来的萧山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正在向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的方向迈进。
农业省级对外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