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包括互联网企业小米、乐视,电视企业海信,IT企业联想等都纷纷进军智能机顶盒,一时机顶盒市场成了各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想以此进军电视市场的有之,想进一步拓宽市场占有的有之,总之其前景被各大企业认为是一片大好。

正文

    2012年家电行业什么最火,相信大家想到的词中必然会有“智能电视”四个字。没错!智能电视掀起了2012年的电视风潮。而智能机顶盒借着智能电视的风靡,同样惹来诸多关注。据中国电子商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平板电视家庭保有量已达到1.2亿台。据广电总局科技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底,国内智能电视的保有量超过千万台。由此可以估算出2011年底,中国电视家庭非智能平板电视的保有量大约在一个亿,如此庞大的基数,也难怪像苹果、谷歌这样的IT巨头都瞄准智能机顶盒。不仅如此,包括互联网企业小米、乐视,电视企业海信,IT企业联想等都纷纷进军智能机顶盒,一时机顶盒市场成了各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想以此进军电视市场的有之,想进一步拓宽市场占有的有之,总之其前景被各大企业认为是一片大好。

    但看似前景“一片大好”的智能机顶盒市场是否如同表面这样“光滑诱人”?外部有智能电视快速普及的竞争压力,内部有智能机顶盒功能难突破的尴尬现状,看似前景广阔,其实是在不停的做着“减法运算”。

    智能电视快速普及,机顶盒受挤压

    机顶盒的发展伴随着电视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说机顶盒是电视的一部分,智能机顶盒的出现同样是为了电视机服务的,其作用在于可将市场上现存的旧有传统电视,经过智能机顶盒的功能转化,使其可实现智能电视的功能。然而随着智能电视的不断普及,传统电视更新换代,非智能电视的数量会不断减少,而智能电视自身即可实现机顶盒所提供的功能,不需额外添置机顶盒。智能机顶盒这种辅助的特性决定其市场会受到同类功能产品智能电视的挤压,市场规模会不断减小。

    根据Displayserch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电视市场总量将达4290万台,智能电视1675万台,占比为37%,预计2013年市场总量为4397万台,智能电视2604万,占比超过一半,而2015年智能电视将会超过90%。也就是说渐渐的非智能电视出货量的比重将越来越小。2015年以后,如果我们按电视机的使用寿命8年为基准,那么之前提到的超过1个亿的中国家庭非智能电视保有量,将在8年后全部更新完毕。每年更新八分之一,即非智能电视的市场保有量将以大约1300多万台每年的速度减少。随着智能电视的快速推广,智能机顶盒的市场将不断的被挤压。而智能机顶盒在这个不断做减法运算的过程中,其市场还将剩下多少?这些都是机顶盒生产商们需要考虑的。

智能机顶盒功能浮夸,传统电视难兼容

    既然机顶盒是依附电视而存在,其价值也是为了让旧有的传统电视实现智能功能,那机顶盒功能就应紧紧围绕电视,而现在市面上的智能机顶盒的功能虽然层出不穷,1080P全高清、杜比音效、大型游戏、3D影片等应有尽有。很难想象一个拥有可以支持7.0杜比音效的家庭影院,配备了一个非智能的低端电视;一个追求超高音质的用户,可以忍受主体电视机的落后于人。机顶盒的诸多功能如此浮夸,移嫁到传统电视上是否能够实现,不禁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智能机顶盒的市场定位因其产品特性,无疑是面对传统旧有非智能电视用户。而传统电视往往缺乏兼容性,机顶盒功能做的再出众在传统电视上如果不能实现也将尽是徒劳。首先是智能机顶盒采用的输出接口类型,比如说如果只支持HDMI接口,则智能机顶盒将放弃很大一部分不能支持HDMI接口的旧有电视市场。除此之外,机顶盒功能的实现对网络带宽的要求限制也尤为重要,低速的网络带宽,在体验智能机顶盒功能时,能否达到流畅的智能体验,想必这也是用户所关心的。而机顶盒对带宽的要求也将是一项隐性消费,间接的增加了机顶盒的使用成本。虽说数据显示中国电视市场上存在数额巨大的旧有电视,但其中有多少是可升级的电视产品,不能兼容机顶盒,谈何实现智能功能。脱离了传统电视机,机顶盒市场已不如表面那般广阔。

   2012-2016年中国机顶盒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机顶盒自身存缺陷,销售情况不佳

    相对电视而言,机顶盒自身存在许多较难克制的缺陷,比如智能机顶盒的平台众多,不同公司生产的智能机顶盒在硬件方面差异大,智能应用的开发比较麻烦;程序优化不足、在线视频播放存在卡屏、智能应用不兼容等现象频繁发生;安装新应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且操作一般较为复杂;智能应用的增多,应用复杂程度的提高,使智能机顶盒在计算、存储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硬件成本的增加;还比如机顶盒的“牌照”要求,同样提高了机顶盒的门槛,这些自身的缺陷同时限制了机顶盒业务的发展。

    从销售情况看,正印证了上面这几点。包括微软、苹果和谷歌在内的IT巨头,在试图通过机顶盒打入智能电视市场时,最后都以销售状况不佳失败告终。其中谷歌推出的GoogleTV更是一上市就遭遇冷场。于此同时机顶盒的价格也在持续走低。以乐视网为例,2012年7月份,乐视网发布了“乐视盒子T1”,售价1980元。时隔不足5个月,乐视再次发布“乐视盒子C1”以0元的硬件价格免费推出,只收取每年399元的内容服务费,从此高价策略突然转变为低价策略,颠覆性的营销模式背后隐藏的一部分是竞争对手的威胁,而另一部分就是T1盒子销售情况的折射。

    如若维持现状,智能机顶盒或将被市场淘汰

    总的来说,机顶盒的依附性质决定,脱离了电视,其市场将不复存在。而如今,智能电视都已不再显得那么高端,4K技术,甚至8K技术已经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智能机顶盒在智能电视日益壮大的外部环境下,在自身功能相较智能电视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在市场容量不断的做着减法预算的过程中,如果智能机顶盒还是继续维持现状,不寻求大的突破点,来打破僵局。随着智能电视的进一步普及,智能机顶盒或将被市场所淘汰。

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