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旦增这两年靠种暖棚蔬菜‘发了’。瞧,那新盖的两层小楼多气派!”才仁一边走一边聊着旦增种菜的话题。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旦增家的暖棚前,旦增正和大儿子一起往一辆农用三轮车里装刚摘下的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辣子挂满露珠,又鲜又嫩。
“旦增这两年靠种暖棚蔬菜‘发了’。瞧,那新盖的两层小楼多气派!”才仁一边走一边聊着旦增种菜的话题。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旦增家的暖棚前,旦增正和大儿子一起往一辆农用三轮车里装刚摘下的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辣子挂满露珠,又鲜又嫩。旦增看着这些红绿相间的蔬菜,乐滋滋地说起了他这几年种暖棚蔬菜的情况。 旦增家有15多亩地。2002年以前,他主要是种青稞、菜籽,忙乎一年每亩地只有100多元钱的收入,日子过得并不富裕。2002年,在镇政府的引导帮助下,旦增依靠离结古镇较近的“区域优势”,抓住结古镇居民“吃菜难”的商机,领着儿子学起了暖棚蔬菜种植。由于父子俩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很快就掌握了暖棚蔬菜种植的基本技术,加上农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旦增种植的萝卜、大头菜之类的“大路菜”个大鲜嫩,产量高、效益好,收入比以前多多了。接着,尝到甜头的旦增先后在5亩地上建起了10个蔬菜暖棚,把“大路菜”种出了小名气。这两年,随着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旦增在继续保持“大路菜”反季节种植优势的同时,尝试起效益更好的西红柿、黄瓜、辣子等“细菜”的种植。在海拔3700多米的结古镇,这些“细菜”自然稀罕走俏,价格一路看好。去年,10个暖棚给旦增挣回来了3万多元,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更让旦增一家喜出望外,因为蔬菜的品种比去年更多、更好,加上当地蔬菜需求量越来越大,已有2万多元钱稳稳地装进了旦增的腰包。 有了钱,旦增家的日子也就比前几年好过多了,旦增掰着指头说,自打搞起暖棚蔬菜,家里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如今新楼房、新家具、各种电器应有尽有。为了让种菜的路子再宽一些,他正思谋着再把蔬菜的品种搞得全一些,精一些……古镇致富出来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