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7年我国已连续四年实现粮食大丰收。而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例如年初雪灾,四川大地震及近期南方地区连续暴雨,上述因素均给今年国内的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机,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

  2007年我国已连续四年实现粮食大丰收。而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出现,例如年初雪灾,四川大地震及近期南方地区连续暴雨,上述因素均给今年国内的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危机,特别是今年6月份以来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导致部分农田被毁,作物受损,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而今年年初我国东北大部分玉米产区遭遇了严重旱情,但随着4月下旬降雨量增加,旱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缓解,且整体来看,当地玉米春播速度较为顺利。而近期北方天气形势也利于本地玉米的生长与播种。笔者综合相关资讯分析认为,在2008年东北玉米播种面积明显减少、养殖业仍处于持续恢复时期的大背景下,后期天气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的影响将是至关重要的。   2008年东北玉米春播早期同样遭遇春旱问题,后期随着降雨的增加,春播进展仍较顺利,但受大豆玉米比价效应的影响,今年东北玉米播种面积整体呈明显下降态势。目前我国北方天气条件较利于玉米的生长及播种,而南方部分地区则受到暴雨洪水的袭击,虽然对全国粮食生产总量影响仍暂时有限,但依然给局部地区的农作物带来较大影响,加之美国遭遇15年来的最大洪水,市场担忧其单产水平或受较大程度的影响,推动CBOT玉米期价连续8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而拉尼娜转厄尔尼诺天气的不确定性,又考验着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抗旱能力。多方利空因素的交织,使得天气因素成为后期我国玉米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的市场热点之一。   其一,2008年东北玉米播种天气回顾。今年1月1日至3月18日,东北大部分有内蒙古雨水稀少,仅为2007年同期的17%,由于降水异常偏少,加之气温偏高,导致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均出现了中至重度的气象干旱,局部地区出现持旱,鉴于3月份上述地区尚未进入春播阶段,干旱对春播整体影响虽然不大,但不利于备耕备种。而3月底以来,东北连续雨雪天气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本地的严重旱情。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大范围降水过程的影响,东北耕地整体墒情有所好转,本地67.2%土壤墒情较适宜,32.5%轻旱,旱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部与东部、吉林西部与中部、辽宁中南部。与3月中旬相比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旱情比例分别下降了38.1%、26.5%和37.8%。4月上旬,东北一些玉米主产区旱情再次抬头。东北大部分地区气温同比偏高,对一些主产区玉米播种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截至4月10日,吉林省全省耕地受旱面积为2954万亩,其中,旱田缺墒2627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46.3%。而黑龙江省由于4月中旬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全省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1—3摄氏度,降水量则接近历年同期,因此助长了当地旱情的发展,旱区进一步扩大至齐齐哈尔、哈尔滨、大庆等地区的30个县市,其中哈尔滨市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春旱,全市干旱面积达18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 70%,重旱面积1100万亩,占40%。4月下旬以来,东北地区转为多阵性降雨天气,至4月底东北大部分地区旱情已基本解除,除黑龙江西北部、吉林西部和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还存在轻到中度气象干旱外,东北大部分地区干旱现象已较前期明显减弱。5月初,东北三省又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工降雨,其中吉林增水 2.85亿立方米,辽宁累计增加降水量2.4亿立方米,对农田播种、缓解旱情、改善土壤墒情,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大部分地区旱情也基本宣告解除。   今年春旱与前两年比较,2006年3—4月气象干旱面积最大时期出现在4月份,基本维持在2000万公顷以上;2007年3—4月气象干旱面积较小,基本在1000万公顷以下,仅4月下旬增加至1200万公顷左右;2008年3—4月气象干旱最大面积出现在3月中旬,为1800万公顷左右,此后降至1500万公顷以下,4月下旬以后在1000万公顷以下。总体来看,今年入春以来我国气候干旱面积小于2006年同期,但较2007年同期偏大。   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今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为5256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3%;吉林地区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4289.55万亩,比上年增长0.2%。辽宁省共完成玉米播种2876.95万亩,同比增加116.96万亩,超计划完成2.95万亩。   其二,近期我国天气概述及下半年初步预测。5月下旬至6月初,东北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同时,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气温也较常年偏低,东北大部分玉米产区热量条件不足,致使玉米幼苗生长缓慢。吉林东北部出现轻度冷害,内蒙古中部地区一度出现霜冻天气,对当地玉米幼苗生长尤为不利。随着进入6月上旬,东北大部分地区转以晴热为主,气温回升迅速,6月初受到低温冻害对玉米幼苗的不利影响也基本缓解,但持续高温导致部分产区土壤表层出现偏旱迹象,考虑到前期当地降雨充沛,耕地底墒良好,况且在玉米苗期适当的干旱反而利于其蹲苗扎根,形成发达的根系。从6月中旬至今,东北大部分地区转为持续阵雨天气,气温也有所下降,间歇性的降水进一步改善了墒情,目前多数玉米生长情况良好,播种较旱地区的玉米已陆续进入拔节期。   而6月中旬以来,华北地区降起小到中雨,其中河北北部和西部降了大雨,局部地区出现暴雨。虽然阴雨天气导致了当地小麦收割延误,同样也推迟了夏玉米播种进度,但随着6月中下旬当地天气逐渐转为干燥,小麦收割进展顺利,玉米播种也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华北地区雨水充沛、气温正常,使得春播玉米长势良好,夏播套种玉米虽然受到播种延迟的影响,但是整体苗情仍较好,并未对产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而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自5月26日以来,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造成安徽、湖北、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9个省(区)的部分地区相继发生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农作物遭受洪水倒灌,部分农田被冲毁,造成绝收,被冲毁的农田土壤肥力流失严重,不利于改种,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5月26日至6月18日,我国因暴雨、大风、冰雹等气象次生灾害共导致农作物受灾面积2464千公顷、成灾面积1217千公顷,但相比每的全国4500—5000万公顷的旱涝受灾面积,整体比例仍较为有限。但目前南方大部分地区土壤过湿,江河库湖水位迅速上涨,发生区域性流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大,届时将对农业生产构成进一步威胁。加之广东、湖南、安徽、江西及福建等地区近期又遭遇台风袭击,对当地农业生产更是“雪上加霜”。   据最新气象消息称,2008年的整个5月,拉尼娜现象盛行。然而拉尼娜现象于二月份达到高峰之后已经逐渐减弱,最近几周则以更快的速度继续减弱,这也预示着它有可能不再会发展下支,并可能于2008年7 月前结束。今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加剧的可能性很小,但依然不能完全排除。在这种情况下,气象专家普遍认为今年下半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接近百分之五十。拉尼娜的异常快速减弱是否预示着厄尔尼诺急切地想要登上舞台?而年前专家预测2008年为拉尼娜厄尔尼诺转换年的推测一旦属实,那么就将形成我国“北旱南涝”的天气格局。届时北方玉米产区将进入其生长的关键时期,对需水量将明显增加,旱情的发展将带给今年国内玉米产量更多的不利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后期玉米市场价格走势。   其三,美国天气因素进一步扩大国内外玉米价差水平。进入6月份以来,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玉米主产国爆发了15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暴雨和洪水袭击了美国中西部的广大地区,造成这一传统的美国最重要玉米主产区种植大规模缩减。美国农业部称,在遭遇洪水袭击最为严重的爱荷华州,有8%的玉米作物受损,此前一周为9%,有11%的作物需要重新播种。受此影响,国际谷物理事会(IGC)近期下调其对今年美国玉米产量的预估,IGC在月度报告中表示,美国中西部爆发的洪水进一步延迟了作物播种。尽管作物损失尚未被完全评估,但产量预计将减少1700万吨,至 2.95亿吨。而美国农业部在周度作物报告中也称,截至6月   22日当周,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59%,前一周为57%,去年同期为73%。虽然经历了数日较为干燥天气,但天气预报称本已受灾的中西部玉米种植区近期将会面临更多雨水。而美国农业部6月30日公布的种植面积报告却并未引起多数市场主体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此次报告的调查时间美国中西部地区并未遭遇洪水,因此美国农业部称将在中西部的六个州重新进行调查,以研判洪水对作物的影响。   虽然美国遭遇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但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仍将2008/09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上调至 17.11亿吨,比上年增长2500万吨;同时将2008/09年度全球谷物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1200万吨,为2.74亿吨,与上年持平。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当今全球粮食生产增量仍无法跟进大幅增长的需求量。全球粮食供需格局紧张预期进一步加剧,市场目前关注美国农业部最新的种植报告。   灾害气候造成的玉米减产预期引发美盘CBOT玉米期价连续8个交易日连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27日,CBOT玉米3月合约报收803.75美分/蒲式耳,折算进口价格成本已超过3700元/吨,而同期的国内玉米均价仅为1700元/吨,两者价差达一倍有余。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目前国内玉米自给率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偏紧的平衡状态,但仍保持供大于求的态势。由于宏观调控,我国进出口量均相对较少,在这一环境下,国内玉米市场相对国际市场的屡创新高而言,其价格波动相对较弱。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玉米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玉米价格上涨不可避免的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从短期来看,由于目前我国玉米供需仍处于暂时性紧平衡,同时政府又对玉米供求关系紧平衡的约束,加之相关预测显示,我国玉米可能在2010年后出现净进口,除非在粮食生产领域出现重大的技术进步,否则国内玉米市场将保持逐步上行的态势,最终将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资讯初步判断,今年华北玉米播种面积或稳中有升,但难以弥补东北的减幅及需求增长的速度,供需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天气因素就成为影响今年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关键因素。一旦后期天气不利,将会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或会继续促使玉米价格上涨。加之美国玉米产量下降已成定局,其价格高位运行将带给国内市场较强支撑。届时,在国内外天气及市场供需的双重共振下,我国玉米市场或将出现一轮新的历史高点。后期我们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另外天气变化和美元走势对美国大豆的生产情况也应给予关注。
玉米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