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韩消费电子业的冲击下,欧美、日本传统消费电子巨头从消费电子行业撤离已经成为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中韩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低价策略,使得欧美、日本消费电子产品竞争力不断下滑,退出市场是大势所趋。

正文

        日前,飞利浦公司宣布,以1.5亿欧元现金加品牌授权费的形式,将影音、多媒体和配件业务出售给日本船井电机。至此,拥有80余年消费电子业务历史的飞利浦公司,已经将其消费电子业务全部剥离。

在中韩消费电子业的冲击下,欧美、日本传统消费电子巨头从消费电子行业撤离已经成为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中韩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低价策略,使得欧美、日本消费电子产品竞争力不断下滑,退出市场是大势所趋。

不断巨亏被逼作别消费电子业

“消费电子业务稀释了整个集团的利润率,是时候甩掉这项业务了。”对于将消费电子业务出售给船井电机,飞利浦CEO万豪敦如此解释。数据显示,飞利浦去年第四财季净亏损3.58亿欧元,较上年同期1.62亿欧元的净亏损翻了一番多。而在飞利浦的业务体系中,消费电子业务不但不贡献利润,反而不断亏损,这是飞利浦下决心出售这一业务原因所在。

飞利浦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上世纪30年代曾是全球最大的收音机供应商。1963年,飞利浦发明了录音带,并在1972年生产了首台磁带录像机;上世纪80年代初,飞利浦推出了CD。

飞利浦的瘦身早在7年前就已经开始。2006年10月,飞利浦将其移动电话业务转让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2009年3月,飞利浦退出与韩国企业LG设立的合资面板公司;2010年又将中国的电视分销业务交给冠捷,2011年11月,飞利浦和冠捷科技集团签署协议,将其电视机业务转移到双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此次再将影音、多媒体和配件业务出售给日本船井电机,飞利浦已经完全退出了消费电子业务。

进一步强化医疗设备和照明业务

飞利浦退出消费电子业务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增强在医疗设备和照明产品领域的竞争力。

2013-2017年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飞利浦的财报显示,去年第四财季,医疗部门为公司贡献了40%的营收,消费者生活方式部门(飞利浦的剃须刀、咖啡机等产品依然畅销全球)为公司贡献了26%的营收,照明业务则为公司贡献了32%的营收。

消费电子业的毛利润率普遍不到10%(苹果除外),加上门槛较低,竞争异常激烈,稍有不慎就面临亏损。相比而言,医疗设备和LED照明等领域(飞利浦是LED照明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的毛利润率高达40%-50%,且门槛较高。因此,飞利浦将资源进一步向这两大领域整合,也就顺理成章。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就表示,飞利浦去年第四财季的财报显示,其家用设备和健康医疗业务呈现出良好增长趋势,这将成为飞利浦未来的主要增长点。

家电业主导权从欧美转移至日本再转移至中韩

此前,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公司已经退出了消费电子领域,此次飞利浦的退出,表明欧洲跨国巨头在消费电子领域日益式微;美国除了苹果之外,其他企业在消费电子领域也无所作为;而曾经称霸消费电子市场的日系企业,这两年也每况愈下。2012年,日系消费电子巨头纷纷巨亏,多家企业不得不靠卖不动产和借债来应对困局。

“飞利浦的退出,是世界消费电子格局转化的一个缩影。在消费电子领域,欧洲企业是整体衰退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中韩企业的崛起。”帕勒咨询首席顾问罗清启指出。

在前不久举办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中国企业、韩国企业风头异常强劲,联想、华为、三星、LG等企业展台成为CES展的亮点,充分印证了中韩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掌握了话语权。

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分析指出,欧美日系消费电子企业在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方面,无法与中韩企业相提并论,加上反应速度慢,无法适应竞争异常激烈的消费电子市场。

消费电子业观察人士刘步尘也表示,家电制造从欧美转移至日本再转移至中韩是全球产业转移的缩影,持续亏损、正在转型的松下、夏普和索尼,也在步欧美品牌的后尘,淡出潮已从欧美企业向日本企业蔓延,它们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声音逐渐被中韩企业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