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内生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虽然已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农业增长方式粗放型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制约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有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涉

内容摘要:我国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是内生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虽
然已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农业增长方式粗放型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制约我
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主要有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科学技术总
体水平较低、涉农的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开放条件下激烈的市
场竞争等。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因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科学发展理念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现
代化进程中工农协调发展问题,都要求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
效率提高的集约型转变。这一转变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业未来的生存和
发展状况。因此,研究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有利于我国农业增长方式
转变实践的顺利展开,可以为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提供理论指导,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路径。   一、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转变缓慢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很低,工业化道路却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为此战略实施就要相应地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以降低
重工业发展的成本。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国家行政力量支配下,人为造就了一种由
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   不平衡的城乡关系直接影响当时的经济增长效率,更严重的是人口的城乡分布陷
入一种失衡的状态,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中大量沉淀,直接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是农业增长方式长期处于粗放型的根本原因。“重工抑农”的城乡经济关系造
成农业投入严重不足。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使我国迅速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独立的国防体系,但重工业与我国当时的资源禀赋所要求的产业结构之间差距极大,
没有自生能力,只能从农业中汲取经济剩余补贴重工业。利用“工农剪刀差”(注:
统购统销政策通过价格机制转移农业部门创造的价值进行工业资金积累,农业部门每
创造100元价值,通过价格机制转移到工商部门,1952年为17.9元,19
57年为23元,1978年为25元?《陈云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08页)和高农业税汲取农业经济剩余,1952—1978年农业向
国家净流出资金4 054亿元(马晓河,2004),同时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主要
用于工业建设,1953—1978年工业占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年平均为53.1%
。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汲取导致农业“失血”过多,造成农业发展落后,农业增长方式
转变十分缓慢(白雪瑞,2007)。“重城抑乡”的城乡社会关系,造成就业结构
转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1952—1978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份
额由50.5%下降到28.1%,下降了22.4个百分点,而农业劳动力份额仅
从83.5%下降到70.5%,只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中国统计年鉴》,20
00)。这种结构上的不对称转换,造成社会财富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乃至非农
业部门的同时,却将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马晓河,2004)。
现阶段,虽然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们的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农
村仍然占有土地。我国农民工的“候鸟式”的流动,是一种分散农业资源性的兼业化
道路,其结果是农业生产资源难以流动,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阻碍着农业增长方
式的转变。   二、农业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落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落后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一是我国农业
机械化水平低。二是农业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三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5%左右,只及发达国家这一比率的一半强。   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落后还体现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上。在教育方面,农村居
民的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等与城市相差甚远。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
而农村居民平均只有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文盲数量占全国文盲数量的比例为8
9.1%,小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78.7%,初中55.5%,高中21.9%
,大学专科2.1%,本科0.6%,研究生0.4%,这严重制约着农业科技在农
业中的应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2005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1
2 578万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3.5%(《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检测报
告》,2006),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已经有很大一部分不再从事农业这一事实,说
明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是农村中低素质的劳动力,这就更不利于农业本身的发展。我
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投入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整体的R&D投入占G
DP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1.45%下降到2005年的0.
73%,而发达国家至少保持在2%以上,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2.
5%以上。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额在增加,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不断下
降,2005年仅为7.22%(详见表1);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注:农业科研经
费包括农、林、水、气各业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和基建费总和。)只占农业总产值
的0.25%左右,只有20世纪80年代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
8。农业科技三费(注:农业科技三费指国家预算用于科技支出的费用,包括新产品
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占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比重维持
在0.8%左右,但农业科技三费的支出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其需求。农业技
术推广是连接科研部门与农民的桥梁,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但是,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原有的四级农技网失去了组织上
的依靠和经济上的依托,陷入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境地。农业技术推广失去了
应有的作用,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不能迅速被农民采用而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7.01%,只占有不到30%的教育资源,农村
中小学生的生均经费不及城市中小学生生均经费的1/7。我国农学毕业生占毕业生
总数的3.18%,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68%,无论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
占比重,还是从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这样的高校农学学生结构与农业发展的实际
需要相差很多。   三、涉农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是转变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1978年的农村改革打破了体制“坚冰”,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商品
经济的元素逐渐在农村生根发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至
今农业的市场化(注:农业市场化是指农产品市场化和农用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及包括
农业产前、产后和相当一部分产中农活在内的全过程服务的商品化。)程度仍然很低
(戴晓春,2004)。若以平均每一农业劳动力销售的粮食与平均每一农业劳动力
生产的粮食之比来代表农产品的商品化率,2005年只有23.5%。我国农业市
场化进程呈现出整体滞后与结构非均衡的特征,即农业市场化滞后于国民经济总体市
场化(注:根据钱伯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2003》的权威发布,2001年
我国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69%;根据李晓西教授的研究,我国市场化程度大约是6
9%,超过了国际上60%的临界水平,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农业资金、
技术、土地市场化程度低于农业总体市场化程度,其中,土地市场化程度最低(注:
根据常修泽(2003)、高明华(1998)、习近平(2001)、刘金山(2
003)的研究,综合判断,我国农业土地市场化程度不足10%?)。从资源配置
角度看,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发育。那么,我国城乡二元
劳动力市场、城乡二元金融市场、不完全的土地市场和技术市场都是制约我国农业生
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的障碍。特别是由于农地使用权的不稳定使农户无法形成稳定的
预期,导致农户在承包期内掠夺式经营等短期行为;由于缺乏合理的使用权市场流转
机制,农民、农地被封闭在家庭经营的狭小范围内,无法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农地超小规模经营的农业剩余不足,导致农户兼业行为十分普遍,其后果是农地产出
率和商品率都大幅下降。彻底清除集权型经济体制框架下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市
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的制度安排,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意义重大。   顺畅高效的产业链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但我国农业产业链处于部门性市场
分割之中。农民只有在农业“产中”的权利,但没有充分自由进入产前、产后环节。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对财政的需求。尽管改革以来财政支农
的绝对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无论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份额,还是支
农支出占农业GDP的份额都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特别是后者。其后果就是与城市
相比,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村制度供给不足
、农村居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平等分享工业化成果和改革收益的主要原因。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仍然有很大的惯性作用,城乡分割管
理体制最大的弊端是造成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歧视,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仍存在很强
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政府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仍可进行干预,为突出领导政绩而
不管本地具体条件和市场需求如何,强制农民搞统一种植、统一养殖而造成损农、害
农的现象不乏其例,严重破坏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运行机制。   四、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制约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人口从1952年的5.75亿增加到2005年的13.07亿,但我国
人口还没有达到人口高峰,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人口高峰1
6亿,满足未来人口的粮食需求是农业部门最基本的功能。每亩粮食平均产量由19
78年的168.49公斤/亩增加到2005年的309.44公斤/亩;一产人
均粮食产量也在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 059公斤/人增加到2005年的
1 598公斤/人(详见表2)。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不断地占用
耕地,粮食播种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少,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若想保证我国
的粮食安全粮食的播种面积不能少于1亿公顷。那么,这种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制约
着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粮食生产属于土地密集型的,这与我国的比较优势
——农业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禀赋不一致,而且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在农业内部也是比
较低的,如何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增长方式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我们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即将面临的问题。   开放的条件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我国农
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启动和展开,也只能在
开放的条件下完成转变,这不同于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因为它们的
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基本上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相对封闭、保护的条件下进行。我国已经
加入WTO,根据WTO基本协定及多边或双边协议条款,我国农业发展承受着巨大
的压力。我国农产品关税总体税率已降低到17%左右,对美国所关注的肉类、园艺
产品和加工食品等86项农产品关税税率已下降到14.5%。部分农产品市场放开
,逐步取消国营垄断,将豆油、小麦、大米和棉花等农产品贸易的一定比例让给非国
有企业经营;取消出口补贴。开放农业服务领域,允许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从事与农
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有关服务的合营企业,允许设立仓储服务的合营企业,允许
外国服务业从事化肥、农药、农膜、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总之,我国农业将随着改
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也越强。激烈的市场
竞争使曾经受政府严格保护的农业产业受到冲击,因为无论从农业生产条件还是从国
内农产品价格都处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劣势,国家对农业生产宏观调控的回旋余地越来
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加入W
TO同时也增加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迫感。如何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保护
和支持农业,如何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推动农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全新问题。
农业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