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农业在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
应用,使农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上都产生了重大变革,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
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一、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
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
有效的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用现
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装备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
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汇
集、处理动态经济信息,为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可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业务
职责优化重组,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实现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
农业生产需要信息化,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都离不开信息化
建设。从农业生产方面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指导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高生产
效益。从农民生活方面看,借助多种信息传播媒体可以提高农民生活素质。从农村管
理方面看,通过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农村社区管
理信息系统等可以提高乡村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消
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的
升级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搭建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
梁,可以使农民及时、方便地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反映问
题的说话渠道。
二、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3年十
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也正
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给予
了很大关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大量支持,各级农业部门在实践中付出了
艰苦努力,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比较完善,组织化功能显著增强。目前,全国省级、
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直接面向
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近25万人、农业龙头企业近4万个、农村
合作及中间组织近18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近120万户、农村经纪人240万
人,建立了一支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队伍,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农业部门,以农村信
息员、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和农村经纪人为一体的农业信息工作体系。
(二)农业信息资源采集和开发利用稳步推进,信息发布功能显著增强。一是信
息采集逐步完善。目前,农业部门信息采集已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
乡企、农机和经管等领域,涉及农业生产、市场、科技、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和资
源环境等内容。二是资源开发逐步展开。多年来,农业部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开发建立数据库,编写各种分析报告。1995年起,建立了农业和农村
经济形势会商会制度,2002年起,启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监测预警分析工作。
三是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建立。2003年开始,建立了《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
。从今年开始,建立了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制度。四是工作机制逐步构建。2003
年建立了农业部信息发布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地方农业部门结合实施“金农”、“三
电合一”等工程,加强了信息发布工作。
(三)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推进,对建设现代农业的贡献凸显。近几年,农业
部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了行政审批综合办公、政务内网及办公自动化、指挥调度卫
星通信、农情调度、动物防疫、农业遥感和渔政指挥等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产品追溯
制度及信息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各地农业部门开
发应用了测土配方、病虫害防治、基本农田管理等信息系统。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
用精准农业技术,在计算机推荐平衡施肥和滴灌自动化控制两项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方
面处于全国的前列。
(四)农业网站及数据库建设规模扩大,信息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农业部已建成
开通了指挥调度卫星通信系统,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30多个专
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目前,“一站通”供求信息联播系统覆盖全国9
3%的县,网上展厅企业会员数量已达7800多个,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的
重要平台。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83%的地级和60%以上的县级农
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67%的乡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点),部、省与地、
县、乡联动。此外,一些涉农部门如科研院所、气象、水利等部门也积极推进各级网
站的建立和应用。
(五)涉农信息资源整合进展顺利,信息资源共享功能增强。目前我国农业相关
信息分散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难以满足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2005年,《国
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明确要求农村信息服务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任务由农业部牵头会同发改委
等22个部委共同完成。我部按照“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务求实效,逐
步实施”的工作原则,以农产品市场价格、进出口、农业实用科技等为重点内容开展
农村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目前,初步搭建了涉农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平台。各地农业
部门也以多种形式推进涉农信息资源整合。
(六)注重利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正在形成。从2005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试点建设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
”信息服务平台。2006年申请开通了“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
专用号码。2006年7月,我部专门召开了中国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
卫通等工商企业参加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座谈会,鼓励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目前,全国省级或其地县农业部门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有20个,与中国电信合作的有
18个,与中国联通合作的有15个,与中国网通合作的有9个,这些为农业信息化
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要正确把握方向
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也在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和产业升
级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研究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把握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向
更高层次推进农业信息服务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政府的主导化。政府将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作为重要职能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
大投入、加快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必须发挥着主导作用。二是需求的复杂化。
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在信息需求的种类上、质量上都
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三是渠道的多样化。由于各地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和经济实力的
差别,农业信息化的推进方式也各不相同。“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就是在这一背景下
出现的有效方式之一。四是工作的交织化。农业信息化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
、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消费等各个环节,农业信息工作的内涵更丰富了,外延扩大
了。五是发展的社会化。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目前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
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还没有
得到很好的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是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今后推
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要切实处理好五个结合:
一是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目前,一些地方在推进农业
信息化建设中,片面追求高新技术。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提高
政府宏观调控和综合服务能力出发,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当前,应从国际国内两种
资源、两个市场出发,全面推进农业领域信息化,着力解决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的
问题。
二是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结合。加强农业信息服务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农
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尽快建立起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业部门信息体
系。但除政府部门外,各种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中介组织以及各类信息咨
询服务企业等也都应成为直接的信息服务主体。因此,政府部门要鼓励和扶持各类有
条件的协会、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大户等社会力量开展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及服务的结合。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信息资源匮乏降低了信息基础设施
的利用效率。必须调整建设思路,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以基础设施建设推
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的发展。要注重硬件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加大应用软件的
开发力度。
四是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覆盖
全国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是新形势下开展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传统媒
体有其独特的优势,覆盖面广、直观、传播速度也很快,电视、广播、报纸等常规传
播渠道仍然是当前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传播媒介,解决好
信息覆盖问题。
五是国内信息与国际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
外开放的推进,农业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信息系统建设必须
深化改革,坚持国内国际信息两手抓。当前,应强化国际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国外农
业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预测,为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必要的支撑。
四、突出重点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和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当前,
农业信息化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形势十分紧迫,任务
非常繁重,必须把握住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切实为现代农业助力。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信息资源共享、完善运
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的基本思路,重点强调以下五项工作:
(一)拓展信息资源。要在现有基础上,由生产性信息向政策性信息拓展,由经
济性信息向文化性信息拓展,由国内信息向国外信息拓展,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丰富信息来源。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信息,使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充分、
有效的农业信息。加大涉农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做好涉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二)构建全能网络。要继续建设好中国农业信息网,使其成为全国农业信息网
络的领头者。要加快推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程建设,大力推行“12
316”农业系统公益性服务电话,综合运用手机短信、报刊杂志、宣传栏、农村大
喇叭等多种手段向村户传递信息。另外,还要在整个农业系统全面推行《农业经济信
息发布日历》制度。
(三)开发信息技术。应加快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和产品进入农业领域并转化为生
产力的步伐,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
统等技术,积极发展精准农业。积极鼓励开发低价位、易推广、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
产品。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
预报和预警水平。
(四)发展综合服务。在开展宏观信息服务方面,尽力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
供权威、及时、准确的信息参考;在开展微观服务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不同主体的
信息需求,使农业信息服务有的放矢。在信息服务方式上,在加力推进“三电合一”
服务的同时,对各地出现的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入企、电波入户等方式,要认真
总结推广。
(五)完善保障机制。要继续积极鼓励各地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及
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新机制,深入探索和实践多元投入机制,形成有利于信息技术创
新和增强农业信息化后劲的发展机制,提高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不断赋予农业信
息化建设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使农民和农村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受益。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