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秋蚕由于各地各级组织有力,服务到位和蚕农精心饲养,加之秋蚕气候有利于蚕桑生产,预计张产和质量好于往年。当前受去年以来茧丝绸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后续影响,市场缓慢恢复。由于缫丝加工能力过剩,不法茧贩抢购蚕茧来势较猛,同时茧丝市场潜

今年秋蚕由于各地各级组织有力,服务到位和蚕农精心饲养,加之秋蚕气候有利于蚕桑生产,预计张产和质量好于往年。当前受去年以来茧丝绸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后续影响,市场缓慢恢复。由于缫丝加工能力过剩,不法茧贩抢购蚕茧来势较猛,同时茧丝市场潜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增大了秋茧收购工作的难度。 从有利方面看: 一是行业政策更加明确。 今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就加强蚕茧市场管理,搞好蚕茧收购工作先后下发了三个专门文件,特别是商务部、全国工商总局令([2007]年第4号)颁布了新的《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办法》,对强化鲜茧市场管理工作作了具体明确和严格要求。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于9月7日又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07年秋茧生产收购工作的通知》,重申继续贯彻执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收购资格认定,强化市场秩序管理,合理确定收购价格。明确规定“未经鲜茧收购资格认定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蚕茧收购业务”。国家和各省有关部门对今年的秋茧生产收购工作极为重视,先后召开了全国和各省的秋茧收购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把搞好秋茧生产收购工作作为当前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重点来抓,并专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各地调查指导,可见加强蚕茧收购管理工作的政策十分明朗,要求十分明确。 二是茧丝市场趋于稳定。 去年茧丝市场大幅波动,对茧丝绸行业产生很大冲击,经过今年上半年国家的调控和国际市场需求有所恢复,目前已逐步趋于合理平稳状态,5A级厂丝价格一般在20万元/吨左右波动,据国家蚕茧管理部门9月初预测,如果秋季自然灾害较少,全国蚕茧总量约为78.86万吨,仅比去年增加6%,但近来全国秋蚕农药污染严重,桑树虫害较多,生产成绩不够理想,预计增产不多。另外随着奥运热的升温,丝绸产品的内销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就为下半年的市场稳定带来了希望。 三是贸工农各方协调配合。 贸工农三方层层落实了包产量、包茧质、包降耗等重要的环节的责任制,有效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了他们的质量意识。生产部门和蚕业合作组织积极对蚕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收购单位备足收购资金,改善收购条件,方便蚕农交售蚕茧,对蚕农继续实行保护价收购鲜茧,对加工企业优惠价供应干茧。缫丝企业继续加大技改扩能,满足生产高品位生丝要求。贸工农三方协同发展,茧丝绸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在全国推广。 四是各地各级高度重视。 多年来在蚕茧收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主产区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经贸、工商、公安、交通等职能部门全力支持、主动参与,贸工农三方紧密配合,坚持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运行。可以说完全有把握打胜秋茧收购这一关键战役。 从不利方面看: 一是抢购重点地区茧源势头加剧。 虽然全国蚕茧总量较大,但优质蚕茧缺口也在增大,不少厂家茧贩瞄准重点地区和优质地区。利用当地资源较少,管理较松,茧站和丝厂与外地茧贩联手,新增茧灶、扩建茧站,组织车辆、准备大肆抢购贩运重点地区和优质地区的秋茧。 加之春期从抢购茧源中尝到了甜头,不少已突击在与毗邻的边境线上建好了茧站,准备大肆抢夺茧源。内外茧贩相互勾结,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先进,贩茧手段灵活,加之高速公路增多,春期已有不少茧贩把鲜茧直接从高速公路运到外地。这些都增加了秋茧市场秩序管理的压力。
二是秋茧开差时间长,市场秩序管理的难度加大。 秋茧收购与春茧不一样,分几段,给市执法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秩序管理带来难度,同时给内外茧贩贩茧造成了更多机会,加大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三是行政处罚的难度越来越大。 现在各级各方对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蚕茧收购高峰期集中,时间性极强,非法贩运蚕茧的贩子冒充蚕农,查处时也没有调查办案的时间,处理难以全部到位。 四是影响生产成绩和市场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虽然各地区高度重视家蚕防毒保安工作,但家蚕农药中毒情况仍然存在,加之去年暖冬农田害虫发生量大,斜纹腋蛾虫害虫害从农田迁入桑园与秋蚕争夺口粮,严重影响秋茧产量、质量。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纺织品磨擦,印度上半年进货较多、下半年能否保持这种增长势头,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以及蚕茧总量的增加幅度等都将影响今后的市场行情。特别是茧丝价格起落目前是否达到谷底,国内市场增长的份额,茧丝的社会持有量与阶段性需求不平衡之间有多大差距等方面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我们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集中多方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秋茧收购工作。
秋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