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不仅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稳定在较高水平上。粮食供求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从粮食长期短缺到总体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粮食流通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不仅居于世界第一位,而且稳定在较高水平上。粮食供求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从粮食长期短缺到总体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粮食流通领域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可喜局面,购销、储运和加工等项业务规模显著扩大,流通设施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科技、教育培训和对外合作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必须重视的是,我国粮食产业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必须通过—系列改革措施,推动我国粮食产业进一步发展。   一、粮食生产的资源和科技约束问题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对国际社会是很了不起的重大贡献。但我们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源和科技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的严重约束。   (1)我国耕地逐年减少,而巳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1996年全国实有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3年降为18.51亿亩,七年当中整整减少了1亿亩,年均减少1428.57万亩。若不采取有力措施粮食种植面积到2030年将减少约9.亿亩(按年均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推算),我国实有种粮播种面积将只有约5亿亩左右。据《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3月8日报道,我国耕地已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症”,原来号称“北大仓”的东北黑土地,质量大幅下降,昔日黑油油的土地变成了“破皮黄黑土”。我国现有耕地中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再加上盐碱化,耕层浅薄、渍涝、干旱缺水等因素,高产稳产田面积很少,中低产田却占到2/3,而耕地质量下降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2)自然灾害严重,抗灾能力薄弱。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从1955年的6.7亿亩扩大到2002年的7.1亿亩,其中成灾面积从1995年的3。3亿亩扩大为2002年的4.1亿亩,成灾率从1995年的48.5%上升为2002年的58%。2003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是建国以来最少的一年,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一年,仪淮河流域成灾面积就达170多万亩。国家预算内直接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明显偏少,农业基础没施滞后,田间排灌设备陈旧老化,农业抗灾能力脆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   (3)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粮食产量主要取决土地、水资源和农业投资三大要素。据《信息日报》1996年6月26日报道:我国从1975—1995年的30年间湖泊大量减少,仅面积在l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减少543个,水资源的短缺使农田灌溉危机频生,全国常年缺水量约为30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达1.95亿亩一3亿亩。更使人不安的是,我国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水资源污染严重。全国共有1200条河流,其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农产品深受其害。《江南都市报》2003年10月9日报道: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湖边镇有6个村庄受化工厂排放的水污染,致使千亩水稻只长苗不结穗,颗粒无收!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4)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很薄弱,大批粮食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调查统计,我国农业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外出打工为896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18.59%。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比重高达87.8%,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为7.4%,小学程度为31.1%,初中程度为49.3%。在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6%。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不少地方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妇女、儿童、老人,以致粮食生产由精细种植退到粗放种植,更谈不上推广先进技术。   要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应对资源和科技挑战,必须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1)严格保护粮食生产资源。我国规定的丛本农田已达到17亿亩,但现在的基本农田只是个总数,许多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地块。为了严格保护粮田资源,应坚持计划生育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并尽快建立人地、人粮之间相互协调的良性机制。对基本农田要采取逐村落实、地块落实,使每块土地信息都公开透明,便于农民和社会监督;用地规划应结合我国国情从严控制,坚决制止土地的不合理占用,防止土地的抛荒、撂荒;应加强保持土地质量和提高产量途径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化运行,以拍卖的形式出让“四荒”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通过明晰产权来鼓励农民开发“四荒”,增加粮食生产资源。粮食产业要增强应对自然灾害和水资源匮乏问题的能力,就应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综合治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和设施的管护,并大力实施节水工程措施。   (2)推进粮食生产的合理区域布局。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粮食增长中心,耕地资源比较丰富,单产水平低而增产潜力大,对将采的全国粮食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具有战略性意义,必须大力加以扶持和培育。要在确保粮食总产量稳步提高的条件下,继续实施合理调整农业和粮食结构的战略举措,遵循比较效益规律将进一步向主产区主要是中部集中,包括向国家级主产区和各地区域级主产区集中。要重点抓好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优质专用小麦和高油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优势区域规划的实施,促进优质粮食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粮食主产区将成为中国农业粮食结构调整的稳定器,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国家在理顺产销区关系时,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并配以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商品粮交换行为,确保销区所需要的粮食通过批发市场公平购买、成交。要大力加强粮食主产区与销区的协作,构建国家、产区、销区三方共同承担粮食安全责任的体制和机制。产销区合作建立商品粮基地足新型产销区关系的—种形式,通过签订购销合同,互惠互利,形成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国家在扶持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同时,绝不能放松其它地区的粮食生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人民生活的消费水平比较高,而耕地资源减少的幅度义大,粮食已不能实现自给。因此,这一地区粮食发展的策略,应主要是利用自身经济优势反哺农业,努力扭转粮食生产下滑的趋势。   (3)推进粮食生产的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工具原始,落后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必须从推进粮食生产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入手,解放和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确保粮食持续稳产高产,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提高粮食的市场竞争力。为此,要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优质专用粮食品种,建立健全粮食作物良种繁育体系,不断提高优质粮食比重,全面提高粮食品质;另一方面要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   为此,首先要积极探索规模种植的形式,扶持种粮能手,发展种粮大户,扩大机械作业和统一供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等,提高粮食规模效益。   其次,大力培育和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农村专业服务组织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中介组织,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加速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意义。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要以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为依托,建立农村专业服务组织,将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将现代科技和机械普及推广运用相结合,满足广大农民不同层次的服务要求,解决集体经济组织“统”不下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下来,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下来的事情。   再次,加快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普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耕作方式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对小型插秧、机械、收割、脱粒机械方面的科技投入,尽快地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巾解脱出来,把科研队伍和资金转移一部分到中小型农业机械的研发,以适应我同农业的基本同情。   最后要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依靠农业科技是未来增加中同粮食产员的唯—途径。而科研和教育又是一种长期投资,短期内无法看出它的效果,因此容易受到忽视。农业科研经费的来源与投入必须要有制度性和长期性的保障。要加大粮食科技投资力度,集中资金、集中人才、大力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器械的研究,并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有所突破。建立对良种和适用新技术推广的补贴制度,加大技术推广力度,确保粮食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二、粮食利益分配体系中的问题   利益分配是关系粮食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现存的问题也很多。   (1)粮食价格政策方面。粮食价格政策是粮食分配体系的重要方面。粮食价格政策主要体现为粮食收购环节的保护价政策。为保证粮食安全,保护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保持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对粮食实行保护价格政策是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一。目前我国的粮食价格政策是通过对粮食收购市场的管理和国有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来实现的。从政策执行情况来看,由于出现了阶段性粮食总量供过于求及优质粮食品种相对不足的市场形势,继续执行现行的粮食保护价政策脱离了国家财政能力的实际。目前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是敞开收购、不限收、不拒收、不压级压价。但由于有关部门对农产存粮规模没有掌握确切的数字,同时由于过高的保护价,使农民的自用自储粮也因利益驱动而转化为了商品粮,增加了财政重负。就政策效果而言,国有粮食企业垄断收购由于受到仓容、资金的限制和追求企业自身利益,难以做到常年、常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效果难以保证。与此同时,垄断经营的存在也妨碍了市场应有效率的发挥。   2004年和2005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早、中、晚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这对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必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靠政策拉动粮食价格,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高价位收购的粮食,不能够按照市场价格销售出去,同家财政将不堪重负;二是种粮农民不—定得到最低收购价的好处。粮食收购企业很难区分种粮农民和粮贩,国家给种粮农民的好处往往被粮贩攫取;三是最低价收购政策各个环节执行成本高。   (2)粮食补贴政策方面。2004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粮食主产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用于对农民的“直补”。当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总计安排资金116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市安排直补”资金103亿元。改原来对流通领域的间接补贴为对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对于提高补贴效率、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但同时我们应看到,这项政策改革出台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上尚存在不足和问题:①补贴对象和范围不明晰,补贴的效率和公平难以兼顾。目前各粮食主产省(区)粮食直接补贴方案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按农民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售粮量,实行价差补贴。存在的问题是,只有交售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粮食才能得到补贴,而交售给其他收购主体的粮食得不到补贴。二是按农民实际种粮面积向农民兑付粮食直接补贴。问题是不利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掌控粮源,而且对农民自己的口粮实际上也进行了补贴。三是按农业汁税田市和计税常产帚计算粮食直接补贴。问题是不符合将粮食“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以提高粮食补贴效率的政策意图,给粮农一个种粮吃亏的信号,不利于稳定粮田面积,无法确保粮食安全,可能会导致耕地转向种植收益比粮食好的经济作物。②没有考虑到补贴的连锁效应和综合效应。粮食直接补贴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如果过度刺激粮食生产,那么以后粮食增产了,价格就会下降,最终极有可能出现补贴数比不上降价的幅度。致使粮食生产又出现反复。③现行补贴政策的实施,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自觉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当中央出台有关种粮的优惠政策后,许多在外务丁经商的农民纷纷弃城返乡。如此一来,使种粮大户的规模变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3)粮食产业化政策方面。随着粮食产业化的进程加快,“订单粮食”对搞好产销衔接、促进农产品流通、规范交易行为、保护交易双方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运行中产生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观念和法律意识不强,粮食订单兑现率低;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信息等服务和有效的监管,合同双方利益受损现象经常发生,农户往往处于不利地位。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利用订单农业,进行合同欺诈,严重损害了粮农利益,挫伤了粮农的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使粮食产业的各经营主体在各个经营环节上实现利益平衡与和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   (1)国家粮食价格政策方面。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农民按照市场传递的信息进行生产,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形成的价格来经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市场化后粮食价格波动过大,将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社会稳定,并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要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首先要遵循价值规律,坚持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同时国家可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制定干预价格。既要利用价格杠杆来保证粮食商品率的增长,又要照顾到个社会对粮价上涨以及由此带动的物价水平上涨的承受能力。   (2)粮食补贴政策方而。粮食补贴政策实质上是从宏观上利用国民收入再分配反作用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方式。粮食直接补贴可以保证财政用于保护粮农利益的支出大部分转移给粮农。直接补贴的最大优点是转移效率相对较高。直接补贴的受益对象非常明确,所经过的中间环节少,便于监督管理,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补贴农业生产者的损失相对较少,政策实施成本相对较低。粮食直接补贴由于转移效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对此可采用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如:(1)进一步明确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实行有限度、有条件的直接补贴。补贴的对象不是所有的农民,而应该限定为种粮农民,特别是提供商品粮的农民。(2)直接补贴的范围不是所有的粮食,而是粮食主产区(包括主销区的粮食主产县、市)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3)在我国目前的财力下,粮食直接补贴只能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为了提高效率,就不能搞平均补贴,而应实行规模补贴。规模越大,补贴标准越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补贴效率,减少补贴成本,又有利于规模经营。(4)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必须能同时适应这两种局面:一方面必须有利于我国粮食长期供给能力的稳定提高,避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政策也应该具有降低粮食短期供给量的手段。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休耕补贴的内容。   (3)粮食产业化政策方面。要建立和谐的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要围绕有利于调动粮食企业和农户两个积极性,通过和谐的利益分配机制带动粮食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把粮食产业变成各利益主体共同致富的和谐产业。粮食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调整中,粮食企业居主导方面。政府要制定有关政策明确规范粮食企业的经营行为:粮食企业必须能带动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能让利于农民,使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部分利润,结成利益共同体;能拿出一部分利润反哺农业,扶持农业生产发展;能让农民参与经营管理、监督。对符合上述条件的粮食企业,国家应给以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不视为粮食企业,不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以此引导、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让农民和粮食企业均得利。目前,我国粮食产业的利益分配机制建设有待完善,对利益主体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主要表现在:粮食企业与农户不能充分协商,往往是粮食企业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农民被动接受;内容、条款设置不合理,分配办法不健全;多数为口头协议,没有形成合同、契约类的法律文书。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要把利益分配机制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①确定利益分配机制,一定要发扬民主,经过充分协调讨论,粮食企业要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②利益分配机制的内容、项目要完整、准确,明确不同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③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形成法律文书,并由公证部门公证;④政府要运用法律和政策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认真处理经济纠纷,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保护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   三、粮食流通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   随着粮食经营的放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经营主体多元化带来的竞争的加剧,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下形成的集中垄断的粮食流通格局的弊病显露出来。中国现行主要的粮食流通过程一般要经过五个环节:粮农(生产者)——产地中间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市场批发商(政府开设的粮食批发市场)——市场中间商(国有粮食企业)——零售商(国有粮店或私商粮贩)——消费者。粮食流通的多环节使得粮食流通成本剧增,增大了粮食企业亏损与国家补贴的负担。对粮食流通的现代化形成了严重制约。从粮食流通的格局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陈旧,缺乏现代流通意识。粮食物流就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最佳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进行粮食实体移动,以达到最佳的流通效益。许多粮食产业的员工们仍沿用计划经济观念,面向上级,依赖国家扶持,用行政管理替代经济管理,忽视市场,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商品价值观念,欠缺物流服务意识,更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   (2)技术问题及物流硬件设施落后是是制约粮食物流效率提高的直接因素。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粮食运输中以人工拆包入库、灌包出库、人力装卸车为特征的的包粮运输作业模式,不仅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而且效率低、粮食损耗高、作业费用高,增加了作来环节。另外,快速中转结点设施不足。具备散粮机械化操作的立筒库及浅园仓占总仓容比例少且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在华中主产区和沿海、及珠江水系,快速中转节点不足。   (3)粮食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全国范围内粮食物流尚未构成有机协调的网络系统。现代物流是在电子信息技术支撑下发展起来的,没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就谈不上物流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粮食批发市场的应用还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批发市场的信息技术含量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很多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运作一无所知。传统批发市场的经营商户为保守商业秘密使得信息收集、流通不畅,这与现代物流要求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迅速、准确、及时和全面相矛盾。   国内外粮食形势的变化,中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出台,尤其是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使得我国粮食市场化水平迅速提升、粮食产销关系的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粮食流通适应变化、加速现代化。   (1)树立大流通和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推进粮食物流现代化建设。应从观念上充分意识到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有利于缩短流通时间、杜绝粮食运输过程的污染与损耗,从而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益,是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应围绕建设现代化粮食物流发展目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速培育物流园区,推动粮食现代物流业快速稳步发展。   (2)积极培育粮食流通的市场主体。现代协同理论指出:系统内部的不同要素、变量之间如果不分伯仲,就不会形成有序结构、产生协同作用;只有出现少数要素和变量去引导、规范、支配大量其他要素和变量的趋势时,才能形成有序结构、产生协同作用;这种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或变量,称为“序参量”。在市场化的粮食流通体系中,粮食物流企业及物流小心就是这样的“序参量”。它们应拥有比较雄厚的技术、资本、人才实力和比较健全的产品销售体系,因而政府应在资金、政策、科技、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扶植力度,支持组建三种模式的现代粮食流通主体。—是以省市级大型粮油购销公司为龙头,带动上下线的中小企业以契约关系或实体兼并,整合物流功能,优化供应链结构,组建成产供(加)销一体化的纵向联合体;二是以实力雄厚的粮油批发企业为龙头,组建包括若干零售商店在内的代理配送企业;三是以现有专业运输、仓储企业为基础,联合粮食行业内外的其它企业,聚合物流服务功能,发展成以主要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社会化综合性多品种物流配送中心。粮食主管部门应积极发挥粮食信息中心的作用,加强网络工程的投入,配合粮食企业构建粮油网络信息系统,有效引导用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和技术,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对生产、供应、储运、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综合性的计算机管理,实现对粮源收购、加工、库存和运输等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物流管理。   (3)强化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业务流程和功能。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应是增加散粮自动装卸、计量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提高集装箱运粮的比重,并积极完善现代化的物流配套设施;在现代粮食物流的管理方式上,要以服务为导向,重视物流过程管理、客户管理和信息管理;在现代粮食物流的业务流程上,要构建完整的环节链,从粮食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一起延伸到收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电子商务服务等,并加强各种物流功能的协调与优化,不断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4)加强粮食物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粮食主管部门应加强建网工程的投入,配合粮食企业构建粮油网络信息系统,要积极发挥粮食信息中心的作用,有效引导用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和技术;要通过粮食信息平台,对生产、供应、储运、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综合性的计算机管理,实现对粮源收购、加工、库存和运输等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形成和完善粮食物流的全程规范化、自动化管理体系,使粮食物流整体的工作效益达到最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外贸企业或外资企业合作合资,推进粮食流通的国际化。   四、粮食消费的高损耗问题   生产与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对粮食消费的适当干预可使生产与消费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粮食消费是粮食生产型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总称。是用粮食这种物质资料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粮食消费不但是粮食再生产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21世纪,我国农业将面临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在我们这个人口多的大国里节约粮食尤为重要。事实上,在我国粮食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中,珍惜节约粮食并未引起普遍足够的重视。不仅在粮食生活消费领域中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在粮食生产消费方面的损耗也很惊人。①生活消费方面的浪费。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从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可达25—30亿公斤。另外,我国的酒类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白酒的人均占有量为5公斤,全国的酿酒用粮每年已高达200亿公斤。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粮食在生活消费方面的浪费、损失达6%左右,即280亿公斤成品粮。②生产消费中的浪费。据调查我国粮食在收获中的损失高达4.9%,即220亿公斤粮食。由于农村科学种田普及不够,造成用种量过大,每亩土地多用种2—3公斤,每年全国少说要多耗种粮30—50亿公斤。另据调查,全国农田因鼠害一年损失粮食至少1亿公斤以上。由于全国粮食部门储粮设施和烘干能力不足,在储存和降水过程中造成大量粮食损耗,农民手中的高水分粮在晾晒过程中,每年损失粮食在2—3亿公斤左右,而晒干的粮食由于农产储粮的设施简陋、虫害、鼠害、霉损情况严重,一般储粮平均损失在6—8%。一些中小型粮食加工厂设备陈旧,粮食加工出品率低,浪费了粮食资源,加工损火约达4.7%左右。另一种浪费是超精度加工,例如大米加工精度每差一个等级,每100公斤糙米的脱糠量就差l,1.5公斤,加工厂的粮食损失率高达4%左右。全国每年粮食平均运输量达到1500多亿公斤,在粮食运输中,因潮湿、撒漏、霉变等事故造成的损失达1000万公斤以』:。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粮食在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6.12%,总损失在850亿公斤以上。如果将各环节的损失降到合理范围,每年至少可节约粮食400亿公斤以上。因此说,浪费粮食的代价不仅仅是粮食本身的损耗,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粮食消费水平的增长是一个客观的趋势,而粮食生产:的发展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我国有限的土地难以提供足够的粮食满足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个人消费增长的需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尖锐矛盾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同的条件下,粮食消费所面临的矛盾及其表现是不同的,对消费的调节也有一定的差距。在粮食生产严重超过消费需要的情况下,刺激消费往往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形式,欧美发达国家多是如此,但生产过剩仍然存在。我国在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后粮食消费受到长期的抑制。消费虽然被控制了,但消费的迟缓增长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正常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随着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粮食消费需要不断上升。同时我国人口众多,既是国家采取的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我国人口总数仍将持续增长。而粮食消费量的绝对增长无疑是未来粮食消费发展必然趋势。但我国现阶段粮食的损失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有限的粮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客观上阻碍了粮食消费的正常增长。因此,提倡粮食的适度消费,提倡科学用粮和节约用粮,对于实现国家宏观调节的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粮食资源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要,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选择只能足适度消费。   衡量粮食消费是否适度须从两个方面米看:粮食的适度消费不但要建立在收入增长符合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还要以一定时期粮食生产的发展水平为前提。粮食消费的宏观调节离不丌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干预:1.在粮食生活消费环节,调节居民的粮食消费站构,适当鼓励草食类动物食品结构,倡导文明、适度、节俭的消费方式,改革用餐方式和观念,加强对餐饮业的管理;政府采取措施,减少高度白酒的生产,降低白酒在酒类中的比重;严禁公款大吃大喝,仅严肃执纪还不够,应严肃执法;发展饲料工业,推广“以草代粮”。2.在粮食生产环节,要降低粮食的生产性消费,要提高种子质量,减少用量;推广机械化收割,精打细收;适当增加家庭留粮数量,藏粮于民,减轻国库负担,减少粮食周转环节;推广新的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推广家庭储粮的防治虫害、老鼠、霉变技术;提高粮食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开展文明装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粮食加工尽可能保留其营养成分。
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