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夏粮又有了好收成。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321.7亿斤,比去年增加43.9亿斤,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这次夏粮丰收有什么特点,意义何在?对今后农业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研究司巡

今年夏粮又有了好收成。全国夏粮产量达到2321.7亿斤,比去年增加43
.9亿斤,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这次夏粮丰收有什么特点,
意义何在?对今后农业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研究室农
村经济研究司巡视员叶兴庆、国家粮食局研究员丁声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政策研
究中心主任李成贵等几位专家。他们认为,2004-2007年连续四年的夏粮丰
收达到了增产增收的双重预期目标,令人振奋,意义重大,同时要注意采取措施保持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   得益于政策与科技   叶兴庆认为,2004-2007年夏粮连续四年丰收是建国以来的第三次,相
比前两次的粮食丰收,这次最大的特点,就是政策在其中起到的激励作用非常之大。
党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和举动,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
为粮食丰收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科技集成创新对夏粮增产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包括小麦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农业机械化降低了农业生
产劳动强度,增加了粮食产量等。   除以上两点原因外,丁声俊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实现丰收还是在完善社会服务体
系下取得的成果,很多地方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
机收、统一收购,给农民提供了很大方便。并且,这次的丰收是在“多灾多难”中夺
来的增产,先后经历了去冬严重干旱、暖冬大面积旺长、今年春季两次大范围低温冻
害、5月中旬黄淮海地区“干热风”和病虫害偏重发生等多种灾害的重大考验,是不
断与多发的自然灾害抗争,与多变的气候条件抗衡、与多生的病虫害抗御的结果。
 意义重大再保秋粮   丁声俊认为,夏粮连续四年增产是好消息,但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我国的
粮食生产上秋粮是大头,但今年的粮食主产区灾害比较严重,东北春旱,淮河流域发
生了1954年以来第二大的流域内洪水。所以要保证秋粮丰收,从而实现全年的粮
食增产农民增收,就要树立抗灾保丰收的思想,淮河、洞庭湖、四川、重庆等地要积
极生产自救。二是全球的气候变化引起世界范围内粮价不断上涨,美国每吨小麦上涨
50美元,上涨了30%,会对我国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引起注意。三是我国总
的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缺乏,我国近期的粮食供给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来看还
不能掉以轻心,丝毫不能放松。   叶兴庆说,任何时候,粮食增产对全局的意义都十分重大,而在今年,这一意义
尤其重大。如今我国的物价正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而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
,其丰收对于稳定物价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当前国际粮价较高,粮食丰收、粮价
稳定,有利于我们消化国际粮食涨价的冲击。此外,粮食连续四年丰收的意义还在于
,这对我们的“三农”政策提供了有益启示,即在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劳动
力大规模进行转移时,政策的支持对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连续四年的粮
食丰收也可以看出,我国正在形成符合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基本
国情的农业政策体系。   着眼长远深化粮食改革李成贵认为,保持夏粮丰收成果,当前主要是要处理好几
个关系,以实现粮食价格和购销体制改革的成功。   一是在粮食生产中要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粮食生产是典型的土地密集型产业,
我国的经营规模太小,在粮食生产上一方面是要看产量,但我们也要看劳动生产率水
平,要看到我国目前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还不高,要把农民增收的空间做大,需要在提
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上下功夫。   二是要处理好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生产与流通是相连的,如何使粮食从生产者手
中高效率地流转到消费者手中,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政府应该如何或者
在何种程度上干预粮食市场,政府的作用应在哪一方面体现,为了提高效率又该如何
运用市场机制,竞争的市场机制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应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
粮食流通的重要问题。   三是处理好政策与财政成本之间的关系。我国对粮食生产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
政策,在粮食收购上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些政策是要保护农民利益,去年在总体
上是成功的,农民增收了40多亿元,效果明显。但同时也在不断增加财政成本,对
此问题要综合思考,既要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又要使财政成本降低,要把粮价支持
政策设计得更合理。要考虑如何保证最后仍然能够实现顺价销售。   四是处理好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中储粮公司的关系,粮食储备要实现保质保量,
有监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中储粮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是政
策的载体,它们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好。   丁声俊则认为,从今年的夏粮丰收可以得出要有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实行支农惠
农政策。二是坚持加强科技投入,实行科技入户,进行集成创新。三是坚持实行最严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四是坚持健全完善粮食价格体系,实行适度的高粮价政策,实施
好最低保护价政策。五是要坚持抗灾夺丰收。
农业坚持丰收夏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