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2004年中国开放棉花收购市场以来,中国的棉花收购表现出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特点,“遍地开花”的棉花加工企业,使棉花价格的形成机制更为灵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产业链中最弱群体——棉农的利益,同时也使中国的棉花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自2004年中国开放棉花收购市场以来,中国的棉花收购表现出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特点,“遍地开花”的棉花加工企业,使棉花价格的形成机制更为灵活,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产业链中最弱群体——棉农的利益,同时也使中国的棉花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开始步入市场经济的良性轨道。因此,市场经济大背景之下的中国棉花市场更具活力和张力,其前景广阔。笔者分析中国棉花市场现状认为,目前有三大倾向最值得关注。

  第一,“缺口”逐年递增,棉花供应渠道日益多样化。 随着棉纺织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国内企业对棉花的需求与日俱增。相对于国内每年550-650万吨的棉花产量,棉花供应“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据进出口商会资料,我国棉花进口量从2000年的5.22万吨增至2006年的364万吨,短短7年时间,增长近70倍。随着“缺口”占国内用棉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整个国内棉花产业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高。而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提高国内棉花产量,鉴于国内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扩大种植面积几乎成为奢望,惟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通过改良品种提高单产,而这方面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还不好说;另一个就是扩大进口量,改变了美棉独霸中国市场的状况。事实上,近两年来我国对外棉的进口数量和渠道呈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印度棉、巴西棉和乌兹别克斯坦棉正逐渐受到用棉企业青睐,不断挤占美棉在中国市场的份额。2006年,印度棉进口量已占中国棉花总进口量的17%以上,乌兹别克斯坦棉的进口量也已达到8%左右,而美棉的进口量却同比下降了将近10个百分点,预计2007年这种状况更加显著。

第二,国内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呈现多元化倾向。 从经济学角度,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历来业内分析棉花价格走势,必先从供求入手,计算工业库存和商业库存,再与纺织企业耗棉量相比较推测出市场上棉花供应的宽紧程度,得出当年棉花价格的大致走向。不过,近两年仅从供需角度推测出的棉价走势结果往往与实际行情出入较大,究其原因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国内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呈现多元化的倾向。首先,新的滑准税政策加强了内外市场的联系,纽约期货棉花价格的走势对国内期货走势的影响更为明显,表现出了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接轨的意愿和趋势。其次,“缺口”不断扩大,致使国家利用配额及其相关消息对市场的干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甚至在价格形成及其走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次,近两年来,多种渠道的大量民间资本进入棉花收购加工业,使行业实力不断增强,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收购渠道的市场格局。事实上,近两年来的国内棉价走势也是在棉企、纺企的“搏弈”中振荡前行的。除此之外,棉农销售意愿、农发行贷款发放时机、纺织企业的采购方式等等,都已成为机花价格形成机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棉花资源向优势棉区、优势企业配置趋向明显。 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对比经济效益等因素,经过多年的发展,至今全国的棉花种植已形成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平原、西北内陆地区“三足鼎立”的格局,三个主要产棉区域集中了全国99%以上的棉花产量。而在三个主要产棉区域内部,棉花资源更向传统优势地区、比较优势地区集中。以河北为例,2007年全省90%以上的棉花种植集中在沧州、邢台、衡水、邯郸四个地区。而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被进一步压缩,其产量已不足全省的10%。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经过激烈竞争,2006/07棉花年度开始出现分化,倒下了一批,也强大了一批,还有70%左右的在为谋生存而挣扎,真可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其中大约10%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市场经验及老道的竞争手段,吸引棉农交售、纺织企业采购,其收购加工的棉花已占到了市场资源的30%左右,并且其所掌握的市场资源仍呈继续增长的趋势。比如河北沧州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250多家,2006/07棉花年度多数企业收购加工量仅500-1000吨,而其营较好的15家企业的每家年收购加工量超过了5000吨,年度赢利100万元以上。

上述三个倾向是市场机制主导下棉花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证明了中国棉花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由此,笔者希望中国棉花企业的经营理念能够跟上市场的前进步伐,不断更新思想、完善制度,在这“大洗牌”的关键时候站稳脚跟。
棉花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