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06年,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各级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持
2006年,国民经济在宏观调控中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各级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6年,中国粮食市场在改革开放竞争和挑战中得到快速发展。粮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 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2004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为此,2006年5月13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中央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意见的提出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方向,有力推进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粮食部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并对新农村建设作出具体安排。各相关主管部门积极响应并作出安排。
“十一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的开局之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相关粮食主管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针对粮食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流通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调控监管,发展现代流通,引导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2006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
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部署,加大推进改革的力度,初步确立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粮食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粮食市场供应稳定,经过短暂波动后粮食价格在相对合理区间运行,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三老”历史包袱基本解决,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粮食依法行政得到重视,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粮食行政部门职能积极转变,粮食科技工作得到重视,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国家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业生产基础得到了强化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
一是全面取消农业税从2006年开始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国家与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此共安排1030亿元转移支付;二是加大补贴政策实施力度。新增120亿元补贴资金,对种粮农民因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7.28亿种粮农民直接受益,全国粮食直补资金达到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约10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126.8亿元,均占本省(区)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良种补贴资金40.7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2亿元和3亿元,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的财政财务政策,及时拨付补贴资金57亿元。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管理比较规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重点支持农村“六小”工程等项目建设,并积极探索建立“民办公助”机制,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中央财政投入资金70.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等,河北、河南、湖北等省突出扶持产粮大县,取得了较好效果;以投资参股经营为重点,积极扶持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投入资金35.8亿元,吸引带动社会投入140亿元,大力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同时,顺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积极创新支农资金使用机制;积极支持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国内供求形势出现新变化 粮油进出口表现出新特征
随着三年的粮食丰收,国内粮食供求出现新变化,从总量上看,当年粮食产需还有一定缺口,但在缩小从结构上看,小麦和稻谷由前几年产不足需转变为产需基本平衡;玉米由供需平衡有余逐步向平衡偏紧转变;大豆产需缺口继续扩大,需要通过增加进口来解决,从库存看,国家粮食库存从2005年开始平稳增加,特别是主产区临时存储小麦库存增加较多,供求形势的变化对粮食进出口形成重大影响。 2006年,小麦、大米、玉米三大主要谷物品种为净出、进口总量为137万吨,比上年减少269万吨,减幅为66%;出口总量为540万吨,比上年减少419万吨,减幅为43.7%;净出口量为403万吨,实现连续两年净出口。2006年三大主要谷物品种进口总量、出口总量、净出口量都有所下降,但是小麦进口大幅减少,出口大幅增加。 2006年,我国大豆进口2827万吨,比上年增长168万吨,增幅为6.3%,进口量创近10年来新高;大豆出口38万吨,比上年略有减少;大豆净进口2789万吨,比上年增加净进口170万吨。2006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减少,进口总量为671万吨,比上年增加50万吨,增幅为8%;出口总量为39.9万吨,比上年增加17.4万吨,增幅为77.3%;净进口631万吨,仍然保持净进口国的格局。
粮食宏观调控面临新考验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
2006年国内粮食市场形势更加复杂,粮食价格面临下跌和上涨的压力。首先,宏观调控面临粮价下跌压力,连续三年的粮食丰收给粮食市场价格带来压力,有关部门及时公布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粮食品种和价格水平,研究制定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并及时启动;其次,宏观调控面临粮价上涨压力。2006年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幅度较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加上政府收购粮食力度大,市场流通粮食减少,在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6年底我国粮价出现一波快速上涨,为平抑粮价,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一是加大粮食投放力度,有效利用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分期分批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粮食;二是加强储备粮管理,做好政策性粮食购销管理和产销衔接工作,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三是相关政府部门及时制定和印发《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
从价格总水平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5%。从构成看,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3%,其中粮食上涨2.7%,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可见,2006年粮食价格的上涨,是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
从粮食价格走势看,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全年粮价缓慢攀升,但有加速上涨势头;二是年底局部地区粮价出现快速上涨,波动幅度加大,2006年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扩大最低收购价粮食品种,收购数量大幅提高,市场流通粮食急剧减少,如2005年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数量只有1200万吨,2006年则达到4900多万吨;二是政策执行和粮食投放节奏上存在一定问题;三是受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攀升的影响.
从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主要粮食品种的年度个体价格指数看,2006年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其中,黄玉米,早粳米上涨幅度最大,涨幅分别达到8.83%、7.31%黄玉米价格上涨与能源价格上涨,工业用粮增加有关,早粳米上涨则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粳米消费数量扩大有关,可见,在粮价总水平维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粮价区域,品种等结构性变化进一步加大.
市场年中国分析报告年度粮食价格农村综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