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形成交融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国际经验看,广大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城镇企业进村从事

  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工农业形成交融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从国际经验看,广大农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城镇企业进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工农业交融发展,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的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已近1亿人。据世界银行2004年模型预测,今后农村劳动力每转移1%,GDP可提高0.7%;转移5%,GDP可提高3.3%;转移10%,GDP可提高6.4%。近3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都在35%左右,正如农民所说的:一家一人务工解决温饱,二人务工实现小康,三人务工达到富裕。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在相当多的地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群众称为“386170部队”。加上农业耕种面积小而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形成缺人、缺钱、缺技术和缺装备的局面。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城镇企业进入农村,通过外部生产要素的引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企业进入农村之所以有动力,主要是从事第一产业经营风险小、市场好、利润高、发展空间大、优惠政策多,能够发挥企业资金、信息、人才、技术和管理的优势。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大政策,为工农业交融发展创造了条件。工农业交融发展的这种趋势,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初见端倪,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农业集约程度明显提高,设施农业成为农业增效新途径
要正确认识农民增收与农业本身发展的关系。一些地区农民收入高,并不说明农业本身就发展得好,主要是农民收入多方面的,这些地区,农民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二三产业,近几年有相当部分来自政府对农业的补贴等优惠政策。因此,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能完全说明农业发展的水平。正如群众所说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常常出现“农业增产,农民不一定增收;农民增收,农业不一定发展”的现象。而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一计双赢”的产业。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具有一定设施,能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环境气象因素,为动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的良好的环境。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如各类塑料棚、各类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等;设施养殖,如畜禽、水产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和现代集约化的养殖小区等。设施农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标准化日光温室亩均收益相当于大田作物的18倍,比漫灌式的水浇地节水38%。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蛋鸡产蛋量可提高18%,奶牛产奶量可提高12%。设施渔业单位水体产量和效益大大高于池塘等传统养殖方式。据统计,全国塑料大棚已达到3100万亩;各类畜牧养殖小区4万多个;设施渔业养殖水体近5000万立方米。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设施农业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增长将更多地依靠科技支撑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消耗。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却分别为世界总用量的30%和26%,在单产相近的情况下,氮、磷肥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这表明,仅靠大规模增加资源消耗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增长,不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这种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扩大耕地面积或增加化肥和农药投入,而是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新技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

实践表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降本、增产提质、转化增值、提升拓展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这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产业化经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实践中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截至2004年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和91.7%;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逐渐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又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这些发展形态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不同阶段市场对生产、加工的要求,反映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经营环节、经营单位之间协作互利关系的调整变化。“公司+农户”主要解决最初农产品卖难问题;“公司+基地+农户”稳定了企业与农民对农畜产品的供求关系;“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规范了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合理的经济利益。由于我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必然是多样的。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快,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如下重要作用: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我国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小,千家万户农民难以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经营将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与农民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民可以获得规模效益、加工增值效益、利润分红效益和从事生产务工效益;据农业部调研资料表明,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主要有三种形式:采取保护价收购;实行利润返还;拓宽农民就业渠道。200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35%,比2000年增长41.8%,平均每户增收1202元,比2000年增加302元。

  有利于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挑战。随着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挑战,千家万户的农民是无能为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在国际贸易维权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有利于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载体,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是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有力地提升了农业整体素质。实践表明,产业化经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将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形式
  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逐步加快。据农业部调查表明,2005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比2004年增加13.5%,成员增加103.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点主要表现: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本组织成员,提高成员的收入”为宗旨。

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规模集成功能。通过专业联合,采取批量购买、批量销售的办法,使农户降低了产销成本,提高了产品价格,获得规模效益。二是作业同步功能。统一生产,统一要求,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批量。三是技术和市场信息的传递功能。专业合作组织成员之间便于技术、信息的搜集和交流。四是管理智慧共享功能。专业合作组织一般由能人、大户牵头。他们的一个经验,一个“点子”,会成为全体成员的行动。五是诚信培育功能。专业合作组织必须讲究农产品质量,讲究信用,成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互相监督,有效地制止了“一个老鼠坏了一锅汤”的弊端。可以预料,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人地位的确立,以及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有更大的发展,将成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

  “走出去”成为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出路
  农业“走出去”是一个大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充分依靠科技解决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短缺的同时,实施农业“走出去”,利用国外的资源,利用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模式,解决我国农产品供需平衡,增加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显得尤为迫切:有助于解决我国农业资源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和耕地等农业资源短缺日趋突出,对粮食、油料、棉花等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实施“农业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是解决农产品供需平衡的重要举措。我们对赞比亚、莫桑比克考察表明,两国土地和水资源都相当丰富,85%以上土地尚未开发,租金相当低廉,平均1公顷1年1美元,赞比亚一次可租99年,莫桑比克一次可租50年,而且到期可以延长。

  有助于借助援外开展农业合作,可实现“三赢”。(1)受援国接受我国经济、技术支持,有利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特别是非洲一些国家。(2)有利于解决我国紧缺的农产品不足,保证我国农产品供给平衡,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3)通过援款解决受援国农业基础设施,成为两国企业合作的共同基础,有利于降低我国企业合作成本。

 有助于减轻我国就业压力。从我们调查过的十几个国外农场来看,每个农场职工都是一粒“种子”。有的职工开始在某农场工作,取得经营经验后,就分出去另建一个农场,从家里带出亲友和农村劳力共同劳动、经营。我国的一些企业与渔业资源丰富国家合作,企业不仅创收,而且还可安排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据统计,20年来我国仅向非洲输出捕鱼劳务4万余人次。

  有助于带动农业生产资料出口。非洲等一些国家农业生产方式与我国相似,迫切需要我国生产的小型农具,农业“走出去”带动了我国农业生产资料出口。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条件基本成熟。我国已有成功的经验,随着国际环境趋于宽松,一些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必将呈现出更大的发展趋势。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