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中国的纺织品畅销在世界各地的时候,作为原料的棉花当然也成为中国最走俏的农产品,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采购商,而美国是中国进口棉花的最大供应国。 据美国官方统计,中国每年进口美国棉花占美国棉花出口总额的一半。美国棉花
当中国的纺织品畅销在世界各地的时候,作为原料的棉花当然也成为中国最走俏的农产品,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采购商,而美国是中国进口棉花的最大供应国。据美国官方统计,中国每年进口美国棉花占美国棉花出口总额的一半。美国棉花公司副总裁丁·特纳预测,由于中国棉花产量上升的速度小于工厂需求量的增长速度,中国2006年棉花的缺口量将在300万吨左右。“而从长远看,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依然会是纺织品的出口大国,也依然是棉花的进口大国。”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和东南亚总监冠杰则十分坦率地表示:“中国是美国棉花生产的希望”。
而在中国的棉花消费市场上,中国本土生产的棉花远没有美国棉花受欢迎,2005年中国的棉花产量以及种植面积都有明显减少,据中国棉花协会最新分析,在美国棉花热卖的同时,2005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545万吨,较2004年度减少87万吨,减幅13.8%。农业部调查显示,2005年农民的棉花种植意向将减少11.5%。
2005年以来,尽管存在诸多贸易摩擦等多种不利因素,使棉纺织行业出口增幅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呈增长趋势。并且中国与欧美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使2006年纺织品出口有了预见性和可控性,可以想象在这新的一年中中国对棉花的需求也会稳步增长,但为何面对正在增长的市场,中国的棉花却止步不前了?
廉价的进口棉花
由于种植棉花的回报率较高,因此棉花是中国仅次于油籽的第二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这也是劳动力最为密集的农业生产活动,在中国依靠种植棉花而生的棉农约为4620万,但近几年廉价的进口棉花已经威胁到了他们的生计。
“我已经好几年不种棉花了,因为不挣什么钱,村里基本上也没人种了。”河南省尉氏县农民施国军说。
施国军告诉记者,种棉花的工期很长,从每年的2月份到11月份,绝对不如外出打工的收入。“原来一亩地产皮棉150斤,这几年由于秋季雨水大,产量降低到80-100斤,每亩棉花保守计算要投资200元,按每斤4元的收购价,100斤卖400元钱,减去200元投资,只赚200元啊!”
河南省尉氏县曾是产棉大县,该县供销社党委秘书陈占伟遗憾地表示,尉氏县的棉花产量连续几年没有超过1万吨,而尉氏县1990年的产量是1.9万吨。
棉花产量日益萎缩,中国棉花需求却进一步扩大,这个巨大的缺口给廉价的美国棉花提供了打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据香港发展及救援团体乐施会(Oxfam)最近发布的报告称,美国对华的棉花销量从2001年的4.8万吨增至2004年的106万吨,预计2005年进口量将飙升至创纪录的300万吨,将占中国2004年产量(632万吨)的一半。
记者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目前美国三级棉花(棉花按质量优劣分为一到四级)的到岸价格为每吨1.3万元左右,而中国国内的三级棉花价格为每吨1.42万元,差价在1200元左右。
格林期货首席分析师于军礼介绍,美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产棉国,但其种植成本相对比较高。为了增加美国棉花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出口,美国政府对棉农提供了丰厚补贴。美国政府每年向本国棉农提供30多亿美元补贴,其补贴额占到棉花售价的10%至20%。
经过在中国甘肃和新疆两个重要的棉花产区调研之后,乐施会认为,虽然中国纺织行业正蓬勃发展,但享受高补贴的进口美国棉花估计会使中国2005年损失2.08亿美元的收入,并丧失72万个工作岗位。
专家认为,现在中国面临的国际农业贸易环境很不公平,欧美等有大量不同形式的补贴,很多国家和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技术性壁垒。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说:“从战略上看,中国要解决棉花乃至三农问题,需要的是公平的贸易规则。如果能够在国际谈判取得进展,解决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国内补贴和出口补贴等问题,将有利于形成一个公平、开放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
2005年底在香港闭幕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决议: 发达国家2006年将取消棉花出口补贴。而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棉花方面,如果发达成员取消出口补贴,发展中成员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56%增加到2015年的85%。中国棉农也将从中受益。
自身的竞争力有待提高
中国棉花市场的巨大缺口,使许多国家争相向中国出口棉花。但在依靠丰厚的出口补贴挤压中国本土棉花的同时,外国棉商还在棉花价格下跌之前利用价格差迅速赚得巨额利润。
新疆罗布淖尔纺织集团的董事长郭仪说,“当中国的纺织品企业难以承受使用国内棉花的成本压力,就会转过头来大量使用进口棉花,而此时国内的高棉价就使进口棉有了提价的机会,结果很可能就会出现2003年那样国内棉花企业大部分亏损、国外棉商普遍盈利的局面。”
“现在国内的棉花流通企业一味哄抬价格,只考虑自身利益,而没有形成整个产业链共同挣钱的观念。”以生产棉纱为主的河北保定依棉集团的副总经理洪刚认为,“在市场价格比较高时,下游的纺织企业肯定是用成本比较低的外棉,外棉商赚取巨额利润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棉花企业经营不规范。”
同时为缩短交货期,外国棉商对中国的棉花交易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询价、看样、签约、装运、提货等环节,改变为直接发货到中国的保税区仓库。这种棉花贸易方式的改变,虽然大大缩短了交货期,但在保税区的棉花虽然还没通关,却对国内的棉花市场形成了潜在供给,也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变化趋势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令国内的棉花商常常处于被动局势。
除了规范棉花市场竞争秩序,减少内部摩擦损耗,提升棉花质量也是中国棉花产业振兴的另一重要环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史建伟曾尖锐指出:“国棉与外棉相比的最大质量问题就在异性纤维上。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中国棉花没有出路。你的棉花再便宜,异性纤维多,质量不好,纺织企业也不敢用你的。中国的棉花企业应当明确认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买方市场将是长期发展趋势。中国棉花有缺口,外棉就会进来,你的棉花质量不行就会被淘汰,纺织企业就要用外棉。”
与此观点相同的业内人士不在少数,甘肃一家棉花加工厂负责人郭林辉也对记者表示,应对外棉竞争必须首先把国产棉的质量搞上去,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根本就谈不上和外棉进行价格方面的竞争。
而作为纺织企业代表的洪刚则认为,棉纺企业因为2003年度亏的太多,直到现在也没能缓过气来,而国家贷款更多的偏向棉花流通企业,这就更使得棉纺企业举步维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洪刚还表示:“纺织业是棉花的最大客户,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纺织企业对棉花的品质要求将越来越高。满足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最有效和直接的办法就是国家加大对棉农产业的政策扶持,扩大植棉面积,提高棉花产量,降低过多依赖进口棉的市场风险。”
棉花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