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一起解决问题时,可能产生持久的重大结果   “在未来的生物经济时代,新型农业体系的功能,除满足人们温饱条件、为工业增值提供原材料外,更主要还体现在增进人类健康、满足生活情趣,提高营养品质和生活质量等,其使命

  当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一起解决问题时,可能产生持久的重大结果
  “在未来的生物经济时代,新型农业体系的功能,除满足人们温饱条件、为工业增值提供原材料外,更主要还体现在增进人类健康、满足生活情趣,提高营养品质和生活质量等,其使命是‘多元的’。 总之,更加注重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健康营养、生活品质等‘人本化’(以人为本 生活品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邓心安在一次题为《基于生物经济的新型农业体系》报告时说。

  世界粮农组织认为,当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一起解决问题时,可能产生更为持久的重大结果。

  伊富高水稻梯田:整体耕作系统的典范
  菲律宾伊富高省水稻生产地区具有2000年历史的独特耕作系统。在陡峭的山顶上公共管理的森林提供粮食、药物、薪柴、建筑木材和雕刻木料等。由于对森林进行了可持续管理,山顶吸收雨水后,使其流入山坡的水稻梯田,一方面使雨水受梯田的控制,否则可能引起山洪及水土流失,另一方面稻田起到滤水系统的作用,为生活在下面山谷的人民提供了饮用水。

  该系统以“生物节律”技术为基础,在这种系统中,社会、文化和经济活动以及水稻收割、酿酒和宗教仪式的时间均与气候(降雨、气温和相对湿度)及水文的节律协调一致。虽如此,伊富高文化并未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伊富高增加收入的方式是在林地间种植高价值作物,如香蕉、咖啡和柑橘等,这种改变没有损害该地区独特的水文系统。

  以此为鉴,世界粮农组织提出:其他文化通过与伊富高的对话可以学习什么?对农业政策制定者而言,他们的技术、文化和传统可以作为制定政策的基准。该系统是启发菲律宾其余地区和世界进行可持续农业的一个实例。

  据介绍,粮农组织全球重要独特农业遗传系统计划正在与伊富高一起开展工作,以帮助他们保护及促进其独有的耕作系统。该计划旨在为这种系统及其有关地貌、生物多样性、知识系统和文化的全球承诺、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奠定基础,开始时将在世界各地5~10个遗产耕作系统执行试点项目。

  安第斯酢浆草:生物技术的一次有效应用
  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一般来讲是粮农的追求目标,而在这个基础上栽培符合人民需要和口味的作物则是目前世界粮农组织推崇的一种方式,在其官方网站上挂着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安第斯酢浆草。酢浆草(块茎)是生活在安第斯地区的1000万人民的传统主粮。在上世纪80年代,秘鲁利马圣马科国立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利用“分生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和一小笔研究捐款,着手消除使酢浆草减产的一种固有的病毒。他提取了一片分生组织,即由活跃分生细胞组成的植物组织,繁殖了没有病毒的整个植物,这一方法使该作物产量翻番。

  该名研究人员没有试图向整个安第斯地区贫穷农民销售这个“特级酢浆草”品种,而是继续在其文化环境中研究酢浆草的性质和使用。他认为,使一个品种没有病毒,需要在实验室反复培育。但是每个农业生态区都有其自己的品种,这些品种经过数千年已适应了当地海拔高度、气候和土壤以及抗地方病虫害。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品种都符合栽培该品种的人民的需要和口味。

  单个“特级酢浆草”品种不会在所有地区茁壮成长。这名研究人员的明智办法是从不同地区收集品种,在实验室培育抗病毒品种,然后再使这些品种返回其原产地。由于改种作物一般不销售,而是农民家庭自己食用或者与本地区邻居交换,这种战略成为减少贫困和改进粮食安全的对象明确的廉价办法。

  拓展农业范畴:农业与“非农”应共生共荣
  “从生物经济时代角度来看,农业问题的本质其实是‘非农’问题。即农业与‘非农’地位与差距、农村与城市的差别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建立起农业与‘非农’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体制与发展理念问题。”邓心安解释说。

  当今农业是否同以往一样重要?贸易统计资料将农业看作是一项经济活动。据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新的千年开始时,有25.7亿人靠农业、狩猎、捕鱼或林业为生,包括积极从事这些活动的人们及其不工作的被赡养者。他们占所有人口的42%。农业推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在工业化国家,2001年仅农业出口值就达2900亿美元。从历史上来看,没有几个国家的迅速经济增长和减贫不是在农业增长之后或者伴随农业增长而实现的。

  “将传统的农业范畴拓展到‘非农’范畴,反过来通过‘非农’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以致达到农业与‘非农’共生共荣、整体和谐发展的状态。”邓心安认为农业功能应多方拓展。

  农业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遗产、文化特性与自然的一种古老契约,所有这些都没有价格标签。农业同样还提供其他重要非货币贡献,如:生境和地貌、水土保持、集水区管理、碳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据介绍,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旅游比较普遍,因为城市居民寻找安静环境,对他们的粮食来源地产生新的兴趣。

  无论如何诠释,也许农业的最重要作用是作为8.5亿多食物不足的人民(大部分在农村地区)努力摆脱饥饿的一种手段。对他们而言,只有当他们自己生产粮食或者有钱购买粮食时,获取粮食才有保障。
农业人本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