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众所周知,国内玉米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已经入世,但由于我国玉米市场的特殊性,玉米进口尚难实现。但在近年我国玉米大面积丰收、国家政策的鼓励下,2002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到2003年国内玉米达到历史高点。由于2
众所周知,国内玉米进出口贸易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已经入世,但由于我国玉米市场的特殊性,玉米进口尚难实现。但在近年我国玉米大面积丰收、国家政策的鼓励下,2002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到2003年国内玉米达到历史高点。由于2003年我国玉米产量下降、出口数量激增,2004年我国政府对玉米出口政策转变,出口数量大幅降低,不足上年1/6。步入2005年,在国内玉米产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国家再次出台新政策鼓励出口,1-6月份,我国累计出口玉米493万吨,同比增长202.4%。近期,国际运费下调,国际玉米市场行情低迷,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减弱,下半年国内玉米出口能否达到年初预期水平,成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为此,笔者试从近年我国玉米进出口情况及目前国内外市场环境作以分析。一、进口情况
从玉米的进口情况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玉米进口规模比较大,并且呈现净进口格局,其中1983年进口达到211万吨。此后我国玉米进口迅速下降,有些年份已降至为零,但仍有极个别年份出现玉米进口急剧增加的现,如1987年玉米进口达到154.2万吨,比上一年增加95.4万吨;1995年进口玉米518.1万吨,比上一年增加518.0万,创下玉米进口的历史最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已基本趋于停止,而出口量大增,呈显著的净出口格局。在我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分布中,从历年来的进口情况看,玉米进口来源国非常集中,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几个玉米进口量比较大的年份中,1990年我国进口玉米36.9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玉米占96.6%;1995年进口玉米518.1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玉米占96.0%;1996年进口玉米44.1万吨,其中来自美国的玉米占77.2%,阿根廷占22.6%。
二、出口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以玉米出口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玉米出口开始迅速增加,到90年代初我国玉米出口规模继续波动增长,1992年已经达到1034万吨,突破千万吨大关,当年玉米出口已占到玉米产量的10.8%,占全球玉米总出口份额的14.0%。90年代中期我国玉米供应出现紧张,玉米出口又迅速下降。但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产品供给初步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1998年我国玉米达到了创记录的1.33亿吨,连续的丰产使得主产区玉米供过于求非常
严重,因而90年代末至今玉米出口又呈现了大幅增长的局面,2003年玉米出口达到1525.3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当年玉米出口占到玉米产量的12.5%,占全球玉米总出口份额的19.4%。然而,在随后的2004年国内玉米出口数量明显下降,全年出口玉米232万吨,同比减幅达85.86%;而且企业出口玉米的价位大多在130美元/吨左右,基本不赢利。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玉米产量下降,国家对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所致。
我国玉米出口对象国基本都位于周边地区,占整个出口量的90%以上。2002年我国玉米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明显增大,市场占有率由2001年的7.6%扩大到2002年的14.6%,其中韩国市场占有率将从36%增加到60%以上;马来西亚市场占有率将从61%增加到90%以上;印度尼西亚市场占有率将从31%增加到75%以上。同时,玉米出口的市场覆盖面也在迅速扩大,2001年出口1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只有10个,它们主要分布于中国周遍的亚洲地区。而2002年出口1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19个,分布范围已扩展到较远的中东、非洲和加勒比地区。2002年,作为玉米进口大户的台湾也首次临时取消了禁止进口大陆玉米的禁令,有2.4万吨大陆玉米运抵台湾。
从出口玉米粮源来看,我国玉米出口地区非常集中,即主要位于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省(区),此外地处华北地区的河北省也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出口,而其他地区玉米出口数量极少。东北地区玉米出口要占全国玉米总出口的90%以上,而其中又以吉林省出口规模为最大,90年代以来吉林省玉米出口占全国份额基本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而且东北地区绝大多数玉米是经过大连海关出口。1993年东北地区共出口玉米1000.6万吨,占全国总出口份额的90.2%,其中吉林出口696.3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62.7%;2000年东北地区共出口玉米957.2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91.5%,其中吉林出口368.5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35.2%;2002年东北地区共出口玉米1105.4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94.7%,其中吉林出口792.5万吨,占全国总出口的67.9%。华北地区玉米出口一般只占全国总出口的6%左右,其中河北省玉米出口相对较多,而作为本区玉米生产大省的山东省,由于当地玉米转化发展迅速,出口已逐渐停止;今年1-6月,吉林省累计出口玉米18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1.3%,占全国玉米出口总量的36.7%。
下半年国内玉米出口趋势分析
2004年国内玉米丰收,且产大于消,为出口提供了前提条件,使出口成为必要。目前,由于国际玉米市场行情出现回落、人民币升值,国内玉米出口竞争力减弱,新的出口合约签订陷入困境。但由于东北吉林和内蒙古两省区仍有一部分玉米库存需要泄库,出口是一条重要途径。
下半年国家政府仍有望出台有利于玉米出口的政策。目前有利于玉米出口的因素主要是:
1、出口配额增加。今年玉米出口配额将由原计划的400万吨提高到800万吨。现已公布了上半年的玉米出口配额为300万吨,今后还将根据出口执行进度而随时追加出口额度。
2、出口退税金额提高。退税金额由2003/2004年度的111;8元/吨提高到143元/吨,这就相当于把玉米最低收购价由上年度的860元/吨提高到1100元/吨。后期伴随国际、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变化,出口退税金额有望再次调整。
3、免征出口玉米的铁路建设基金(23元/吨)。
4、东北2004年产新玉米质量较好,有利于增加出口供货数量,提高出口价格。
尽管如此,但也有一些因素制约着2005年我国玉米的出口:
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玉米出口。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发布公告称,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竞8.11元人民币,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我国玉米出口价格提升,与国际玉米价格差价缩小,不利于玉米出口活动进行。
二、全球玉米供给明显大于需求。2004年全球玉米丰收,根据美国农业部粮油供需预测报告:预计2004/2005年度,世界玉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7206亿吨,比上年增加8306万吨,期初结转库存量为9812万吨,贸易量7444万吨,玉米库存1.2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392万吨,而玉米需求总量则为6.82亿吨,明显呈供大于求局面:这决定了今年玉米价格不会形成强市。
三、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我国玉米出口报价为(FOB)135美元/吨,相当于1094.8元/吨,加上出口退税143元/吨,出口成本为1237.8.3元/吨,比前期增加40元/吨。同期,美国海湾到日本CNF价为138美元/吨,很明显我国玉米出口竞争力明显不足。
四、如果我国玉米出口力度加大,可能会导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下跌,反过来影响我国的玉米出口。
综上分析,我国政府对玉米出口政策的调整,基本上是由产量增减为出发点,由于2004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1.32亿吨,国内玉米供应较为充足,出口有利于减轻国内负担,并有利于国内价格上涨,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目地,因此,在经过短期的调整和市场观察后,国家政府仍会出台行之有效的补贴措施促进出口,下半年我国玉米出口利好因素较多,且有出口必要,国际市场价格有反弹意愿,因此,2005年出口量将大于2004年,总量约在600万-800万吨,而进口仍是难以实现的预期。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