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以煤制油摆脱石油进口依赖的长期战略因煤价暴涨而搁浅   在两次发布限价令并上调了出口关税后,国家发改委对煤价的控制再次出手。近日,发改委下发文件,除神华集团两个项目外,其他煤制油项目均被叫停。事实上,最近两年多时间里,发改委已

  以煤制油摆脱石油进口依赖的长期战略因煤价暴涨而搁浅   在两次发布限价令并上调了出口关税后,国家发改委对煤价的控制再次出手。近日,发改委下发文件,除神华集团两个项目外,其他煤制油项目均被叫停。事实上,最近两年多时间里,发改委已先后三次对煤制油项目喊停。业内人士认为,此次与前两次不同,煤炭价格在上半年持续飙升后仍高位运行,此次发改委打压煤价的意图似乎更加明显。   “煤制油”遭遇紧急刹车   记者近日获悉,经国家发改委报请国务院批准,除继续开展神华集团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和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与南非萨索尔公司合作的宁东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这两个示范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据了解,该文件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其一是,由于煤制油项目对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都有很高要求,且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防止各地一哄而上;其二是,除继续开展神华集团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和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与南非萨索尔公司合作的宁东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两个示范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允许化整为零,不再审批。其三是,对已经批建但未落地的项目,需经过技术论证才可继续进行。   实际上,早在2006年前后,不少企业就已经纷纷筹建煤制油项目。当时,国际原油价格还不到50美元/桶。而根据诸多企业分析,油价在70美元/桶之上,煤制油就将有利可图。在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一度飙至近150美元/桶,更是诱使煤炭企业加速上马煤制油项目,除了神华集团外,潞安集团、兖矿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等多家煤炭企业也都高调宣布将尽快上马煤化工项目。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帅表示,在“煤制油”出现大跃进式的发展态势的情况下,此次发改委叫停煤制油显然无异于紧急刹车。但他也同时表示,上半年煤炭价格上涨过快,煤制油成本明显增加,加之油价在近期大幅滑落,并且市场看空油价的声音更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企业实施煤制油的利润空间,“即使发改委不出声,企业自身也会考虑放缓项目的开发进度。”   两年里三次被叫停   事实上,煤制油项目一直以来都因“高投入”、“高能耗”和“以一种能源替代另一种能源”等等问题而备受争议。这使得长期以来国家对煤制油项目也一直采取“积极支持、谨慎推进”的态度。   从2006年7月至现在,国家发改委已三次叫停煤制油项目,更不允许新上煤制油项目。2006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曾发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随后,2007年6月,虽然没有正式发文,但是业界再度传出国家发改委将暂停煤制油项目过度开发的消息。   然而,发改委的这些措施不仅没有管住“煤制油”,反而项目越上越多。国内众多的企业打着为国家能源战略考虑的旗号,试图让煤变油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业内估计目前拟建和在建煤转油项目的资金规模高达千亿元之巨。按照此前国家在煤制油项目上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煤变油项目上将完成4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投资,形成年产5000万吨煤转油生产能力,并希望借此彻底解决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但是在这种大跃进背后是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的争论:煤制油是否会有效改变中国能源战略结构?肯定者言之凿凿,否定者嗤之以鼻。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促使发改委在煤制油项目上表现出了既鼓励又有所限制的谨慎态度。   意在减少过度消耗   不过,相比前两次的禁令,排除对中国能源战略总体考量等因素外,发改委此次叫停煤制油项目的背景则更为特殊。渤海证券分析师张帅指出,今年上半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坑口煤价已经从去年的200-300元/吨足足翻了近一倍,而港口煤价一度达到了1000元/吨以上,市场的供需矛盾持续呈现紧张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叫停煤制油,体现了发改委对于煤炭过度消耗的担忧。”   东方证券分析师王帅表示,生成1吨成品油往往需要消耗掉4至5吨的煤,即便是转化效率最高的神华集团的煤制油项目也要消耗3吨优质煤炭才能转变成1吨成品油。他同时指出,中国神华煤制油项目将于近期投产,但目前还没有正式投产的消息发布,而其他准备投产的煤制油项目也不会在近期立即投产。“如果仅仅从中国神华一家来看,按照其未来产能大约100万吨计算,一年消耗的煤炭大约是400万吨左右,这并不算多。”   但是,王帅指出,假如其他煤制油项目纷纷上马,煤炭的消耗量将十分可观,这将给煤炭供应带来巨大压力,从而进一步推高煤炭价格。反过来,推高了煤炭价格又对煤制油项目本身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使利润大大缩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虽然中国煤炭总体储量不小,但人均煤炭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然而,对于中国煤炭的稀缺性,许多企业或业界人士目前认识还不充分。在过去5年内,中国煤炭消费已经翻了一番,今年将达到22亿/吨。而且,中国煤炭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相对较少,依照目前的煤炭产能和利用方式,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30年。大规模地把煤转成油,势必对中国煤价产生影响。如果加上其他行业煤炭需求的较快增长,上半年煤价增长过快的情形将有可能继续重演。   “压价”的又一记重拳   发改委从煤制油项目上控制煤炭需求的最根本目的,其实仍然是进一步压制煤价。加之此前的一系列限价令和上调出口关税,发改委显然在控制煤价上涨问题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上半年,凶猛上涨的煤价拖累了钢铁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更吞噬了电力企业的绝大部分利润,使除了华能集团外的其他国内四大电力集团上半年均首次出现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由于通胀压力较大,发改委没能如期实行第三次煤电联动,但是发改委于今年6月份和7月份连续两次对坑口即出矿煤价格和港口即流通环节中的煤炭价格进行了限制。随后,财政部又宣布自8月20日起,煤炭出口关税上调抑制煤炭外流以保证国内供应,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至40%;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其他烟煤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0%。   压价之举使近期煤炭价格出现了回稳迹象。在第二次限价(7月24日)之后的几周内,各主要港口的动力煤价格均相对保持平稳,没有上涨但也未出现下跌,上周各港口报价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秦皇岛大同优混(6000大卡)报价1010元/吨,较上期下降10元/吨;唐山港动力煤(5800大卡)价格较上期下降50元/吨。
煤炭能源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