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油价是如何炼成的?   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我们似乎感到一点安慰,因为早在1870年代,油价就已经破百了。“石油危机”也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才有,因为1967年之前的世界能源结构都是多元的:石油、煤炭、柴禾。公认

高油价是如何炼成的?   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我们似乎感到一点安慰,因为早在1870年代,油价就已经破百了。“石油危机”也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才有,因为1967年之前的世界能源结构都是多元的:石油、煤炭、柴禾。公认的石油危机是1973年、1979年、1990年三次,但是明显的,石油价格危机在历史上已经有八次之多,此外的原油价格保持平稳的增长,均价在20美元左右。但每一次的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来说无疑都是灾难性的。   先来说,高油价是如何炼成的呢?被广泛接受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资源稀缺性、美元贬值、国际投机资本炒作、地缘政治等。我们确信美元贬值因素在其中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上甚至可以认为,美元贬值和油价高攀之间的绑架关系,是美国维护低油价追求高增长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进一步的,我们想要知道石油价格和新能源之间是如何关联。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石油牛市时,就是新能源热闹的时候,第一次能源危机开始以政府主导的光伏能源产业,但大多数国家随后偃旗息鼓。第二次能源危机再刺激了核能的开发,其余新能源也是昙花一现。第三次危机以后风能、太阳能、核能才得到广泛的发展,21世纪以来的石油大牛市更是让新能源遍地开花。这是何故呢?   油价长周期波动:新旧能源、劳动生产率与美元   上述因素都无法回答:油价是否超过承受极限?因为,历次石油危机峰值之间相差太大。1999年以来的石油价格从9.96美元/桶,上涨到目前的140美元/桶,是第一次危机的12倍,第二次危机的4倍多,第三次危机的3倍多,让人瞠目结舌,而这居然还没到临界点。   实际上,有学者已经指出自1859年现代石油工业在美国诞生,在149年国际油价变动的历史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长期高油价与长期低油价相互交替现象。若将一个高油价时期及其后的低油价时期定义为一个油价波动的长周期,则在144年国际油价变动中存在着五个完整的油价波动长周期,分别为1861-1891年、1892-1914年、1915-1945年、1946-1970年、1971-1999年2月,1999年至今正处于第六次长周期波动的上升阶段或高油价阶段。   各个油价波动长周期的时间大致相等,周期平均长度约28年,最短的长周期约25年,每个周期的高油价阶段和低油价阶段均在10年以上。从这个规律来推算的话,我们认为以100美元为中枢的高油价时代恐怕还要持续数年。   如何解释呢?从供给方面看,BP能源统计显示,近30年来标志原油长期供给指标的储采比并未出现回落,甚至比70年代初还略有提高,这说明,石油资源的耗竭性目前还不是影响油价长周期变动的因素。但EIA数据则显示,全球剩余产能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急剧下降,70年代初1200万桶/天,目前仅为300万桶/天,仅次于1990年第三次石油危机,的确令人担忧。   而我们认为这是世界生产力变化的结果,如果看每一轮“跌—涨”周期,也就是U形图,每一次油价走跌基本都是技术革新引起,而油价走高则是这一轮技术革命陷入困境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比如1870年代的电气化、1890年代现代科学技术诞生、一战时期的工业精细化、80年代集成电路及其后的网络科技,都导致了石油熊市,而10多年后,产业升级完成后走向规模化扩张,生产率重新走低,经济增速放缓后各国通常开始降息刺激经济发展,于是泛滥的流动性和滞涨的产业合力将油价再次推高。此后必须要来一场新的革命才能缓解能源危机,如是反复。那么,此轮石油超级牛市暗示什么革命呢?从全球看我们还未能发现新一轮纯技术革命的迹象,那么新能源革命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一宏观逻辑看,美元与能源的支配关系应该反过来,美元如何走向决定权在新能源手中,美元此轮长周期贬值,实际上是发达经济体近10年来劳动生产率持续低下的结果,而此前新能源雷声大雨点小,是因为生产方式的革新能够提供提高生产率的动能;那么,只要新能源革命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美元必将长期弱势,油价也就必然高位盘旋,实体经济就只能不断去试探承受的极限。
 油价承受极限与新能源的50美元门槛   那么如何去计算实体经济的需求极限呢?有效的参数是原油消费额/名义GDP,以反映全球和一国经济对原油的依存度。1990年顶峰期间的比值为5.9%,那么以此推算的结果是,此轮石油危机的临界点应该在150美元/桶。   但是考虑到欧美日经济的空心化和新能源尤其是核能风能既有能源占比约10%,我们大概推测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承受力应在170美元/桶,而中国、印度的实际压力线则应低于120美元/桶。可见,目前全球经济对油价的承受巅峰尚未到达,但是为时不远。对资源严重缺乏、结构单一的中国来说,更为紧迫。   接下来我们要计算新能源的比较优势。油价从2004年破40元后,新能源第三轮热潮开始全球汹涌。我们注意到,对新能源来说,50美元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节点,替代石油的煤制油、生物汽油和柴油的成本压力线,大体就在此处。   自1970年代开始,世界上兴起玉米深加工业热潮,美国一马当先。玉米乙醇工业最初的成本高达每加仑3美元之多,是石油的数十倍。21世纪初,美国生产一加仑玉米乙醇需要花费1.5美元,相当于石油每桶70美元,获取20美分补贴后成本可以压低到40美元。所以,只要石油价格稳定在50美元之上,业界普遍认为理论上是有利可图的,于是生物乙醇燃气一阵狂潮。但是此后石油价格果然飞奔,但是粮食类乙醇现在却只能保本。因为这种方法严重打破了粮食供需平衡,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爱股,行情,资讯)随之暴涨,平均上涨两倍有余,相当于粮食和原油互相绑架。其结果是,现在全球粮谷类乙醇无利可图,并强烈反思其不科学,转向纤维乙醇也就是非粮食作物燃料,但是其成本为谷物乙醇的8倍之多,其商业化运营估计要到2015年。   另一替代能源是煤制油,对一煤独大的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比较成本优势。目前,醇醚燃料是潜力巨大的替代能源,尤其是二甲醚是替代LPG的最佳选择。当油价高于40美元/桶的时候,煤液化和煤制醇醚燃料具有竞争优势;对煤头和气头醇醚燃料作经济分析的结果是,每立方米1元的天然气价格生产的醇醚燃料成本对应的约是400元/吨的煤炭价格;原油价格跌到45美元/桶,煤制烯烃仍有竞争优势。是大有前景的煤化工发展方向。   而风能已经日渐逼近电力成本。随着兆瓦级别的风能发电机的开发和投入,发电成本成倍的降低。80年代每千瓦时的成本为80美分。而20世纪初美国的风能发电平均每千瓦时的成本费用在强风区是4美分,弱风区为6美分,现在也稳定在5美分,大约是火电成本的1.7倍。   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太阳能,其成本下降速度非常惊人。8美分(也就是0.6毛)一度电,被认为是太阳能发电商业化应用的“门槛”。目前,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发电成本降至16美分也就是每度电人民币1元左右,已处于商业化应用前期,并有望在2010年将“太阳能电”降到8美分一度。中国目前的成本还在1.5元左右,不过进步相当快。至于核能,其成本大约为4美分左右,其风险是安全问题。   这里有两套参照标准:煤化工、生物燃料主要参考石油成本,而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则参考煤炭。而我们发现石油和煤炭价格联动性非常强,尤其是原油突破90美元时,走势剧升,强度比石油大得多。如果按照我们的设想,油价在100美元中枢上下波动,则煤炭价格可能将回落40%左右,那么火电成本可能将随之收敛30%,风能太阳能核能都将重新面临一段差距,但是煤化工仍然非常有营利性,生物燃料由于其物理原理决定其只能增加温室效应,我们认为前景并不很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新能源在未来10年可能仍是艰苦奋斗10年。   新能源产业突围中的双重机遇   新能源突围,美国和日本代表了两个方向。美国走互联网为代表的生产方式革命,日本则节能减排、咬牙发展新能源,这使得日本逃过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目前来看,全球都走回来了日本的路。我们也坚持认为新能源革命是最可能抓住并超越西方的机遇。   但是比之欧美十分完善的产业链,中国新能源产业才蹒跚起步。除了配套设备、各类认证机构、测试机构、咨询机构、研究机构、组织协会,到供应链商甚至配套的融资、保险机构,许多都还是空白。而汽车、建材、房地产等诸多行业的机遇在全球也只是尝试。   实体经济之外,资本市场也将来一次大换盘。借鉴日本1973-1974年高油价高通胀时期的股市,其跑过CPI的行业分别是:汽车、农业、电力、食品、机械,跑输的则是:采掘、证券、地产。   其背景是:价格临时干预、大力节能减排和主推新能源。目前日本的太阳能发电、蓄电池等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在世界居领先地位,其基础都是在70年代打下的。非常重要的是,能源依赖性强的汽车、钢铁行业通过精细化实现升级。在1980年代,日本在电器、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市场地位达到巅峰。中国目前的通胀处境与政策与日本70年代何其相似!
石油能源新能源世界经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