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乙烯产业链概述 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和核心的综合类石化工业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乙烯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龙头产品,乙烯技术水平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和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乙烯产业链概述2007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和核心的综合类石化工业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乙烯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龙头产品,乙烯技术水平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和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上游原料主要是石脑油、加氢尾油和轻柴油等,下游产品数量较多,其中60%左右用于生产聚乙烯,其他重要的下游产品是乙二醇、聚氯乙烯、苯乙烯以及醋酸等。这些衍生物的主要下游产品是塑料、纤维、合成橡胶等合成材料以及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涂料等。其中塑料是占比例最大的终端产品,约占乙烯消费量的80%。这些产品最终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电子电器、机械和汽车等部门。乙烯产业链较长,分支产品较多,在石化行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产业链。 二、2007年我国乙烯生产分析 (一)乙烯生产的原料供给 国外乙烯的原料中轻烃和气体原料比例较高,尤其是中东原料质优且价廉。中东地区乙烯裂解装置以乙烷作为主要裂解原料,乙烯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公用工程费用和固定投资都比较低。我国的乙烯工业受资源限制,目前原料组成为石脑油67%、加氢尾油16%、轻柴油12%、轻烃5%。国内乙烯原料90%来自炼厂,原料偏重。这就使得我国乙烯裂解装置单位投资高,能耗高,原料成本较高。国内乙烯原料的构成在目前或将来都不占优势。 (二)2007年乙烯生产趋势分析 这几年我国乙烯产能迅速增加,我国的炼油加工能力无法满足乙烯原料的全部自给。预计2007年国际油价在50~65美元之间徘徊的可能性较大,高油价继续对我国乙烯生产的成本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我国的乙烯产量会是稳步增长,产量将达到1124万吨。 我国自产的乙烯无法完全满足乙烯下游衍生物生产的原料供给,这一状况在2007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国主要乙烯衍生物在2007年依然会大量依靠进口。乙烯市场尚有很大缺口,乙烯工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崛起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乙烯工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乙烯工业存在的问题有:乙烯工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体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但是乙烯装置规模小、能耗高、原料较差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使得乙烯生产成本较高。目前世界乙烯过剩的生产能力,特别是中东地区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乙烯衍生物产品大量涌入亚洲市场,必将改变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地区乙烯产业的供求和贸易格局,对我国相关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影响。中东地区的伊朗和沙特的乙烷价格基本上在37-50美元/吨,是国际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左右,这使得中东地区的乙烷成本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地区。随着近几年世界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这种优势更加突出。除此之外,中东国家纷纷凭借原料优势与世界跨国石化公司合资合作,利用高油价带来的高额利润,积极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建设世界级规模(乙烯能力在100万吨/年左右)的外向型石化装置。预计2010年中东地区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占全球石化市场的份额将提高到16.5%。预计从2009年开始,中东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产品出口基地,主要产品出口量将接近2000万吨/年,在填补欧洲400万吨的市场缺口后,其余1600万吨将出口到亚太地区,中国将是其最重要的目标市场,这将对中国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 (三)下游消费状况 由于乙烯运输条件苛刻(高压或冷冻),运输费用较高,乙烯单体的国际贸易量相当有限,大多数都是以衍生物的形式(聚乙烯、乙二醇以及聚氯乙烯)进行贸易。这些化学品呈液态或散装固态,便于运输且运输费用较低,贸易量是纯乙烯单体的10倍以上。2006年我国乙烯的消费领域及当量消耗情况详见表1。2007年和2010年我国乙烯的主要消费领域预计消耗情况详见表2、3。 从乙烯产品的下游生产结构来看,聚乙烯、乙二醇和聚氯乙烯仍是乙烯产品下游最重要的衍生物,它们在乙烯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就以聚乙烯、乙二醇和聚氯乙烯作为乙烯产业链衍生物来讨论乙烯产业以及乙烯产业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006年全球乙烯产量达到1.2亿吨,其中我国2006年乙烯产量达到941万吨,较2005年的755万吨增加24.5%。与此同时,截至2006年底中国乙烯产能已经达到967万吨//年,而2005年为778万吨/年。预测到2010年,全球乙烯产能会达到1.45亿吨,其中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784万吨/年。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近几年国际乙烯产量详见表4,我国乙烯供需情况详见表5。 从乙烯表观消费量来看,我国乙烯的自给率很高,但是从乙烯当量消费来看,自给率却相当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需求。尽管国内生产的乙烯基本上全都用于乙烯衍生物的生产,但是缺口依然很大。我国乙烯衍生物的产能不足,无法满足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乙烯衍生物。 (四)今后几年我国乙烯产业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我国乙烯产业发展趋势如下: 1.园区化、一体化模式发展 采取园区化模式发展乙烯工业,炼油化工一体化布局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建设的乙烯装置与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紧密结合。重视循环经济生产技术开发和实施,积极采用节能、节水、降耗等新技术、新装备,加强能源梯级利用,实现清洁、高效和安全生产。进口多种资源来弥补乙烯生产原料的不足,原料来源将会扩大。加强油气田伴生轻油等资源综合利用,整合炼油化工资源,实现区域优化配置;大力开发和实施化工轻油增产或节约替代技术。 2.技术创新 密切跟踪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自主创新研究,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国产化步伐,加强科研、设计、企业间以及与装备制造业的联合,提高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兼顾中西部地区乙烯工业布局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乙烯产业区,结合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启动中西部地区乙烯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打破地域分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和业务交换,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新技术、新品种的联合开发。调整产品结构,突出核心业务,推动乙烯工业向品牌化、高档次以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4.严格实行产业准入制度,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安全环保水平 为了保证国内石化产业安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防范和化解产业布局、资金筹措、原料供应以及安全环保可能出现的风险,国家对乙烯工业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一、乙烯项目建设要符合产业布局和“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要求。 二、新建项目原则上要依托现有大型炼油企业,实行炼油化工一体化。乙烯项目业主原料自给能力必须达到75%以上。 三、新建乙烯项目单线规模达到80万吨级以上。乙烯下游石化装置具有世界级经济规模。 四、乙烯以及下游石化装置必须选择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能耗物耗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能够适应出口要求,安全环境必须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建立有效的应急机制。 五、乙烯项目投资方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现有企业净资产必须超过乙烯项目出资额度,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 六、新建乙烯项目资本金必须达到1/3以上,现有乙烯企业改扩建项目资本金必须达到40%以上。 七、中外合资乙烯项目,外商必须拥有主要装置先进技术或原料供应能力,中方相对控股。 三、乙烯产业链主要衍生物市场分析 (一)聚乙烯、乙二醇、聚氯乙烯供需现状及预测 聚乙烯、乙二醇和聚氯乙烯作为乙烯下游最重要的衍生物产品,这几年全球和我国的产能和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世界和我国这三种产品的具体供需情况和预测详见表6~8。 (二)乙烯产业下游聚乙烯、乙二醇、聚氯乙烯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聚乙烯产业前景良好 2007年前期,我国聚乙烯产销和价格情况见表9和图1,图2所示
2007年一季度,我国聚乙烯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比2006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进口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乙烯、原油价格持续高位坚挺的支持,我国聚乙烯价格比2006年有所上涨。我国聚乙烯生产依然是产不足需,进口数量较大。预计2007年,我国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消费结构升级,需求加速,企业投资获利强劲,出口增势趋缓。借助经济高速增长趋势,我国聚乙烯市场继续繁荣,需求旺盛,企业效益明显趋好。我国聚乙烯对外依赖度高达40%以上,缺口很大,中国成为世界聚乙烯供应商角逐的主战场。除了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外,国外聚烯烃巨头还纷纷到中国投资扩产,使我国聚乙烯产能大幅提升。未来的几年内,我国乙烯产量将逐步提高,为聚乙烯的生产提供原料支持。2007年我国聚乙烯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 二、乙二醇产业稳步发展 2007年1-2月,我国乙二醇进口量为78.9万吨,比2006年同期增长20.4%。乙二醇产品2006年和2007年1-3月价格情况如图3所示。 2007年第一季度,乙二醇产品仍然需要大量进口。价格也比2006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预计在2007年,全球聚酯行业仍将高速发展,尤其是亚洲新建聚酯装置较多,将拉动世界乙二醇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合成纤维工业高速发展,尤其是聚酯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对乙二醇的需求增长迅速。我国在2002年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未来几年这种快速增长趋势还将继续。估计到2010年,中国乙二醇消费量将占世界的26%。近几年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也保持稳速增长,但由于增速明显滞后于下游聚酯的发展,使得国内自给率大幅度下降。乙二醇产业在我国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看,全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已经出现了过剩的态势。由于北美等地需求不旺,国外很多生产厂家转向亚洲,竭力抢占我国乙二醇市场份额,这将给我国乙二醇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3.聚氯乙烯产业存在隐患 2007年前期,我国聚氯乙烯产销和价格情况见表10和图4,图5所示 2007年一季度,我国聚氯乙烯产量和表观消费量比2006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进口量降低。我国自产的聚氯乙烯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聚氯乙烯价格也比2006年同期有所上升。我国聚氯乙烯原料路线一直是电石法和乙烯法并存。长期以来,由于乙烯资源短缺,乙烯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而电石法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聚氯乙烯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乙烯法产量占14%,电石法占61%。近几年我国聚氯乙烯产业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扩建项目纷纷上马,产能迅速扩大,产量大幅提高。2005年开始中国聚氯乙烯总产能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下游需求能力不足,市场明显回荡,装置开工率较低。目前,我国聚氯乙烯产业存在如下特点:国内聚氯乙烯增产主要依靠电石法原料路线,乙烯法原料路线由于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虽然产量略有上升,但在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反而出现了下降。由于国内聚氯乙烯产能与产量增长过快,导致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在成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乙烯法原料路线企业发展艰难。预计2007年,中国聚氯乙烯产业会进入供过于求局面。目前国内聚氯乙烯产业主要依靠的电石法对原料和电力能源需求巨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聚氯乙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聚氯乙烯产业将是稳步发展,逐步趋于饱和,同时市场竞争也将趋于激烈。 四、2007年乙烯产业链分析总结 乙烯产业链的上游成本传递效应和下游产品的需求拉动效应比较明显。在2007年中,我国乙烯工业原料依然是依靠石脑油和其他重油,其产量受到炼油工业很大的制约。目前我国炼油工业很大一部分原油需要依靠进口,乙烯生产的成本受国际油价影响很大。我国目前乙烯生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的特点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2007年我国乙烯生产目标还是面向国内乙烯下游衍生物生产提供原料。在未来乙烯装置建设中,大型化,园区化将是必然趋势。 在此背景下,努力做好乙烯下游衍生物的开发工作,在推进中国石化产业快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007年我国石化产业中乙烯产业链最重要的两个衍生物产品:聚乙烯和乙二醇生产能力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需要大量的进口。国际生产厂家的聚乙烯和乙二醇产品凭借其上游的原料成本优势对我国国内生产的聚乙烯和乙二醇产品将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聚氯乙烯产品由于这几年的产能快速增长,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建议在将来的一两年内不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应尽量减少聚氯乙烯项目上马。未来该产业的发展趋势将是乙烯法聚氯乙烯代替电石法聚氯乙烯,我国乙烯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应将产品定位于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端聚氯乙烯产品,从而减小自身的原料成本劣势。 2007年,合理优化我国的乙烯产业链,分配使用好乙烯产品作为原料,提高我国聚乙烯、乙二醇的生产能力,提高这两种产品的自给率,依然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我国应加大聚乙烯和乙二醇生产的技术改造力度,向着低能耗、低物耗的方向努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国外公司的产品竞争;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争取产品出口;同时努力提高上游乙烯产品的生产能力,打造一条资源合理利用的产业链。
聚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