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该份《意见》从基药的招标环节,直接纵深至配送环节、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在国家数次降价中一直岿然不动的独家药品,或将迎来价格松动的时代。
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该份《意见》从基药的招标环节,直接纵深至配送环节、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其中,对独家药品种的一条规定颇受关注。意见提出,对独家品种试行全国统一定价,或探索以省为单位,根据采购数量、区域配送条件等因素,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
在医药界人士看来,上述《意见》意味着基药目录中的独家品种或将告别形式化的招标程序,直接步入议价时代。
微调
基药制度实行三年有余,根据卫生部针对众多已开展集中采购的省份调研统计,基药的实际销售价格比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30%左右。
而对药品降价推动最大的,莫过于诞生于安徽省的药品招标双信封制,随着基药制度的推进,各地区也通过模仿、改良推进招标,通过市场的“检验”,双信封招投标制度最终被高层肯定,并于目前定调全国推行。
2012-2016年药品加工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根据上述国务院的《意见》,未来基本药物的招标,各地区将在省级层面进行网上集中采购,采用双信封制,实行招采合一、量价挂钩、集中支付等制度。对于基药目录中的部分药品,经过多次采购,价格基本稳定的基药试行国家统一定价。
对此,南京一家不愿具名的药企人士解读为,有关部门认为部分药品的价格空间已经比较合理。“有些常见药品,经过多年的使用,价格空间、利润已经很透明,所以没有必要再去竞标采购,否则是浪费人力物力。”该人士说。
然而,独家品种作为药品市场质量与安全的标杆,犹如被锦衣包裹的新娘备受娇宠。在全国各地招标环节“狠刀狂砍”的氛围中,其价格降幅仍是波澜不惊。
此次意见中对独家品种的诸多规定,尤其是“直接与生产企业议定采购数量和采购价格”,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有关部门已经决心对独家药品进行“杀价”。据了解,早在两年前,发改委就曾试图对基药中的独家品种进行降价,但未能成行。2012年,卫生部曾把独家品种推行统一定价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也未能实现。这也是2012年新版基药目录出台前,独家品种曾传出“遭缩水”的原因之一。
但据一位曾参与讨论新版基药的专家介绍,新版基药中独家品种仍然是扩容并达到40多个,且医保乙类药品入选数量也很多。“基药在基层使用时价格平均降幅30%左右,独家药品不降价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在有关部门看来,或许独家品种降价已是必然,但以何种方式降下来,却是问题。
议价
独家品种与其他普药的不同点是,无参照对象,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对此类药品的影响较弱,价格的掌控权一直握在企业手里,难以撼动。与此同时,特殊的定价政策,导致独家品种长期以来具有政策优势,也是其价格久高不下的原因。
在招标环节中,由于一个品类只有一家企业竞标,大部分情况下企业直接以发改委制定的价格中标。而对于独家品种的价格制定,企业一般考虑因素主要有生产成本、生产运营成本、研发成本等,发改委定价的依据也是企业提交的一系列药品的生产文件。“卫生厅、包括招标办的人,谁都无法通过各类文件去分辨出某个药品的真实价格,这个只有企业的人知道。”上述不愿具名的药企人士透露,这类药品的价格环节并不透明。
上海市的基药目录显示,成都地奥制药集团生产的100mg×20粒地奥心血康胶囊硬胶囊剂,中标价格是8.43元。金陵药业(000919)生产的10ml×10支脉络宁注射液,中标价格是89.57元。(泰国)大西洋(600558)制药厂生产的50mg/1ml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中标价格是19.30元。一些药企人士依据目前医药市场价格分析测算过,这些药品价格偏高于20%到50%之间。
由此看来,在药品生产成本看不清的前提下,直接谈判,或许是最奏效的方式之一。但在大部分药企人士看来,拥有独家品种的企业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政府事务能力,都比其他企业有优势,这将导致企业与政府展开一轮利益博弈战,最终降价效果如何很难预见。
比如,通常在招标环节中,针对于同一个化学名的同一个剂型的某种药品,招标办会给出最高限价。假如针对单独定价品种给出的最高限价是100元,针对普通药品给出的最高限价是50元,由于单独定价药品数量较少,很可能产生的局面是只有一到三家企业参与高端竞争,另外或许会有数家甚至数十家企业用残酷的价格战争夺50元之内的份额。
知情人士表示,参与高端竞争的少数药企,大部分情况下会心照不宣,互相照顾,价格维持高位;而另外的50元一组,由于竞争者较多,一些企业核算构成不且能小赚就报竞标价,因此下降的幅度较大。“在现行的招标规则中,对独家品种和单独定价的品种,如何引进一个合理的谈价机制,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才是必要的。”上述不愿具名的药企人士认为。
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