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五)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效益始终保持了增长势头,其中重要因素应归功于高油价。1-6月份,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801家,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5273.02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工业增加值4109.2亿元,同比增长30.4%;

(五)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效益始终保持了增长势头,其中重要因素应归功于高油价。1-6月份,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801家,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5273.02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工业增加值4109.2亿元,同比增长30.4%;实现销售收入14816.8亿元,同比增长35.4%;实现利润1714.7亿元,增长37.3%。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相比,分别高出8.7%、14.0%、7.9%和18.2%。

在行业发展的背后,受到资源、能源涨价和产品价格下滑的困扰。1-6月份,全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增长了38.0%,高于产品销售收入增幅2.6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6.5%,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反映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产成品资金达1176.9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4.1个百分点;应收帐款1850.3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上升4.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13.97亿元,同比增长365.9%。说明行业经济效益开始下滑,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危机。

分行业来看,原油和天然气开采受益于高油价而效益继续大增,1-6月实现利润1331.9亿元,同比增长了73.4%;炼油则受制于居高不下的原油成本和国家对成品油价格的管制,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前6个月炼油亏损60.9亿元,同比转盈为亏197.5亿元。化学工业也受到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内部各行业因承受能力不同效益各异, 6月份利润增幅已大为下降,增长21.3%,增幅同比下降31.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整体良好,但行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除煤、电、盐、运等老问题外,以下情况也值得大家注意:

(一)价格呈现出向下的趋势
6月份以来,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加剧,向下趋势逐渐显现。5月份,协会重点跟踪的146种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较上月下降的超过一半,达到78种,占53.4%。6月份,尽管油价再攀新高,但产品价格继续保持下降势头,下降的产品达70种,占47.9%。

在煤炭、电力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全行业生产成本增加,价格却呈下滑之势,应引起我们关注。其原因,主要是房地产、汽车、建材、轻纺等下游相关行业发展放慢,需求增长减缓,部分化工产品产量已经供大于求。

在成本上升、价格下滑两头挤压下,消化承受能力比较弱的部分中小企业,会趋于亏损,行业效益有下滑的危险。

(二)高耗能产品发展过快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化工产品市场升温,使得一些高耗能产品投资大幅增加,尤其是煤炭、盐等资源集中的中西部地区,纯碱、烧碱、电石、聚氯乙烯、甲醇、黄磷等产品产能增长过快。

以甲醇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甲醇生产能力约1500万吨/年,加上现有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到2010年将达到2000万吨/年左右。如果再加上处于前期规划阶段的项目,则生产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年以上。而专家预测,到2010年,包括作燃料及建成1至2套甲醇制烯烃装置,我国甲醇总的需求量约1500万吨,显然这些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将大大超过市场容纳能力,过热的苗头十分明显。

氯碱行业也是如此。据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统计,国内176家主要氯碱企业产能合计达1322万吨/年。至今年底,国内将有206万吨/年的氯碱装置投产;明年,国内将迎来新建、扩建装置的投产高潮,预计新增产能261万吨/年;到2007年,还会有99万吨/年的装置投产,若规划中的几个大氯碱项目现在开始建设,2007年投产规模将超过2006年,仅内蒙古就有超过200万吨/年的烧碱能力在建或即将建设。 目前,国内电石、纯碱、烧碱等产品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开始走低,一旦新产能集中投产,形势不容乐观。

(三)产品出口遇到新的困难
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不少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主要依靠价格低廉取胜。加入WTO以后,这些产品的低价大量出口,容易引起贸易保护主义反措施,造成贸易摩擦,从而导致被反倾销。企业被反倾销后,多数不积极应对,造成课以高额倾销税,被迫退出市场。此外,不少国家以安全、环保等为由对我国出口的产品设置障碍,通过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阻碍这些产品的出口。如无机盐、胶鞋、农药、有机中间体等产品的出口就受到欧盟、美国的抵制。现在需要企业尽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竞争力,并进一步规范出口秩序。

三、下半年市场趋势预测及建议
(一)下半年市场预测
下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引导下,将继续保持增长的局面,但增速将趋缓,化工行业利润增幅也可能降低,速度效益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市场发生了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逐步到位,房地产、电子电器、汽车、建材等下游行业增速放慢,为这些行业配套的化工产品需求下降,加上某行业产能增长太快,造成如:聚氯乙烯、涂料、纯碱、化学建材、胶粘剂等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化工增长速度将有所放慢。另外,能源、原材料瓶颈的制约,特别是电力供应紧张,使生产成本趋高,效益不够理想,石化产品产量增长也将放慢。

二是对外贸易受阻产生不利影响。美、欧纺织品贸易设限,使我国纺织品出口受阻,使合成纤维单体、合成纤维聚合物、染料、烧碱、印染助剂、织物整理剂等产品受到牵连,需求下降;国外发达国家采取“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保护主义措施,对我国出口产品提出种种限制,使无机盐、生化制品、有机中间体、胶鞋、橡胶制品等被反倾销,出口受到影响。

三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坚挺,企业生产成本升高。预计下半年原油价格将保持在55-60美元上下的水平,原油加工因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和油品价格控制而亏损。以油为原料的有机产品、合成材料等保持高价位,化学工业继续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调整,增幅会放慢。分行业来看,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行业在国家优惠政策扶持下,效益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合成纤维、涂料、染料等行业效益则不容乐观;基础化工原料行业在原材料、能源涨价压力下,效益将逐步下滑。

纵上所述,我们预计下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增长速度将回落到30%以内,考虑到一年半来的高速运行,按宏观调控的要求,增速回归到30%以内是比较正常、合理的。

(二)几点建议
一是加快结构调整。加快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开发,加快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发展,增加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的供应,满足市场的需求。

加快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发展,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品种及数量,尤其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材料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结构调整的重点。化肥、农药行业在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注意抓好高浓度化肥的生产工作,加快化肥产品由低浓度向高浓度、由单一肥向复合肥的结构性调整。通过氮肥的原料路线改造、节能改造,努力降低消耗,提高尿素的产量及在氮肥中的比重;增加磷、硫两矿的资金投入,增加产量,促进高浓度磷肥发展。对于钾肥,应加快青海、新疆钾资源的开发。对于农药行业,积极开发新的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品种;根据农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增加杀菌剂、除草剂的生产和供应;加快农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向工业化转化的过程,提高农药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对国内供不应求、进口量较大的产品,主要是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如:苯乙烯、对苯二甲酸、己内酰胺、乙二醇、丙烯腈、丙烯酸、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进口占表观消费量的比重高达50%以上。由于国内石化产品存在着总量供给不足和品种、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双重矛盾,进口比例逐年增加。对于这些产品,我们应重点加快发展,降低对国外产品的依存度。要做好调查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做好“十一.五”规划,防止一哄而起现象出现。

二是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和资源。石油和化学工业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能源在石油和化学工业中不仅作为燃料、动力,而且作为原料。在化学工业中目前用作原料的能源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其中化肥行业能源费用占总成本的60%至70%。烧碱、黄磷能源成本占60%以上,电石能源成本占75%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高能耗产品,其快速发展,将加剧我国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只能是降低生产消耗,节约能源使用。加上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链较长,适合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加强环境治理,实现清洁生产。化学工业是“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大户。据统计,其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6%,居第一位;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6.5%,居第四位;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5%,居第五位。尽管化学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年来已有所下降,但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要加大对废水、废物、废气的治理力度,推行清洁生产,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并严肃查处污染事故。要尽快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装置,减少污染排放,加强规范管理。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由于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严重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事故的频繁发生,暴露出一些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工作人员对安全重视不够,生产过程中违规操作,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要进一步加强全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石油和化工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化学危险品安全措施各项整治工作,加强重点危险品的监控和应急救援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科技研究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素质。
行业分析行业展望上半年产品我国增长石化下半年